​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文/本報記者 記者 劉青 通訊員 趙鳳叢 部分根據常彩花日記補充 圖/常彩花供

她,本是新娘,雖然領了證,卻因為疫情來了,沒能舉辦婚禮,成為穿上婚紗的新娘子。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肆虐,她主動請纓到前線武漢支援,變成了抗擊疫情的“白衣戰士”。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常彩花婚紗藝術照

她叫常彩花,90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年輕醫生。2019年7月研究生畢業,成為自治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當年8月5日,常彩花與相識一年多的王川領了證,卻因為工作繁忙,沒找到合適的時間舉辦婚禮。

“春節過後,科室的同事大多都在崗,我和我老公就計劃2月9日辦婚禮,然後去海南三亞度蜜月。”起初,常彩花和王川就這麼規劃著。

可偏偏天公不作美,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並迅速在全國各地蔓延,全國各省市派出醫療隊前往湖北支援,自治區人民醫院作為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月27日在全院發出徵集消息,一天內1600餘名醫護人員報名請纓。

瘦小的常彩花平時工作認真負責,早早就扛起了科室一線值班的重任,看到武漢疫情嚴重,醫務人員不堪重負,她的心也按耐不住了:“不行,前線需要醫生,作為一名專科大夫,我要報名,我要上前線!”常彩花幾乎忘了自己就要結婚了,想都不想就報了名。

下班後,常彩花才告訴王川自己要去湖北支援的消息,原以為老公會很生氣,卻不想,身為IT男的王川竟一聲不吭。“後來,他說盡管他有一百個不同意,但這是國家大事,得舍小家為大家。”常彩花特別感謝老公王川的理解與支持。

2月6日 告別不說話,不合影,不淚別

10時許,正在醫院上班的我,打開手機一看,收到了支援湖北醫療隊今日出發的消息,內心頓時緊張起來了。

我給老公打了電話,告訴他我要去武漢了,這一次,不善言辭的他還是什麼也沒說。不到30分鐘,他就趕到了家附近的大超市,買了滿滿一購物車東西,有壓縮餅乾、麵包、零食、飲品、乾果等吃的,還有一次性床單被套等生活用品,他能想到的都買了。等我下班回家,他都已經打包好了,行李箱塞得滿滿當當。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牽掛的心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收拾好行囊,我老公以及我公婆都來醫院送我,可老公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有說。送別時,科室同事們跟我們一家人合影,但我和我老公卻沒有合影。

後來,老公才告訴我:“怕自己忍不住,這樣會好一些。”

我也不敢跟家裡人打電話,擔心他們一個個與我淚別。

可是在出發的那一刻,為了讓爸媽弟妹安心,我打了一個視頻,果然老爸還是很堅強的,他說:“別怕,放心去吧,保護好自己,平安回來。”這些話對於一個平時很嚴厲的父親來說,我有一些不適應,但更多的是感動。

2月7日 叮囑別挑食,注意保暖

今日是我們到達武漢的第一天。習慣了新疆室內有暖氣的生活,這裡室外的溫度雖然沒有新疆低,但這裡的天氣還是有那麼一絲絲寒冷。

不過,醫療隊後勤部考慮周全,為我們準備好了電熱毯和暖暖的羽絨服,突然感覺到,即便相距3000多公里,但醫院作我們的堅實後盾,心裡暖暖的。

我平時喜好口味偏重的飯菜,無辣不歡。這裡的飯菜口味清淡,我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我們科的副主任楊曉筠經驗豐富,對隊員們也格外照顧,多次叮囑我:“小常,不要挑食,吃好喝好注意保暖。”我心想,有老師罩著,真的好溫暖。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隨後,醫療隊領隊、醫療隊黨總支書記戈小虎為我們請來了奮鬥在一線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感科成於珈教授和國家衛健委院感防控專家組李六億教授,親臨現場進行防護培訓,告訴我們“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2月8日 過節,酒店給我們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

在武漢第二天,我們主要還是強化防護培訓。

說實在的,這一天理論上是我準備結婚的前一天,本應該是最忙碌的一天,要為婚禮做最後的準備。

可疫情的到來,我不得不推遲婚期,取消婚假,前往疫情前線。雖然,此刻自己一個人在賓館,內心深處不免有些冷清,但是酒店管理人員給我們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如在家裡一般溫暖,也度過了有生以來第一個別樣的元宵節。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我和我老公每天都會視頻或電話聯繫一兩次,一有空就給他和家人發我在武漢的照片和短視頻,不要讓他們擔心。

原本要到海南三亞度蜜月,現在這種情況,我老公退了機票,取消了酒店,一切都在等待中。這次,我真的要對他說聲:老公,對不起!我是一名醫生,在疫情防治形勢嚴峻的時刻,我就該衝在前面,與病魔鬥爭到底。

2月9日 上陣 離開病區前洗澡至少30分鐘

這一天,本是我和老公的良辰吉日,卻成了我首次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日子,心情難以描述。

但看著同事們都毫不畏懼,奮勇向前,戈小虎書記在我們進入病區前也給我們鼓勁兒,“我們在打一場攻堅戰,讓我們做好觀賞武漢櫻花的準備。”頓時給緊張的氣氛增添了很多色彩。

今天,我們組上夜班。下午6:45,我和我們組隊員乘公交車從賓館出發到醫院,半小時後達到醫院,晚上8點與上一班醫生準時交接班,全副武裝之後,準備進入病區。

在當地醫院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起查房,瞭解一些新進來的病人情況,有些時候病人病情加重,就需要有大夫守在病區,每次交接班是最忙的。

我們醫生有醫生辦公室,在病區外,但護士站以及治療室都在病區,護士要在病區裡待4個小時,這4個小時中,護士不但要給病人治療,還要給他們打針,有的重症患者是老年人,行動不便,還要給他們餵飯。有些病人無法自理的時候,護士還要給他們幫助大小便,所以護士是最辛苦的。

我們一個班有4名醫生在值班,其中兩個醫生是住院醫師或者主治醫師,年紀比較小,主要操作電腦,在外面完成病例的書寫,以及紙質文書等工作。剩下的兩個是醫生是主任或者副主任,他們經常要去病區搶救病人,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

在我們組裡,無論是工作年限還是年齡,我都是最小的一個,所以我就在外主要負責文書及各種報表工作,協調各種瑣事。因為是第一次進病區,主要是適應工作環境、操作流程等內容,主任和副主任就更忙一些,他們每天在病區,12小時都穿著那個厚厚的防護服,但基本上呆上兩三個小時就已經啥都看不清楚了。

第二天早晨8點,又一班醫護人員開始交接工作。離開病區前,我們必須要洗澡,並且每次洗澡的時間必須大於30分鐘,必須進行全方位地清洗,尤其是耳廓、鼻孔等會與外界接觸的部位,要反覆沖洗。都說,洗完澡一身輕鬆,但我們每次洗完澡出來,都累得不行。

2月12日 齊心 希望武漢早日“痊癒”

連著休息了兩日,這一天,我們組又排到了白班。

早上6:45,我們乘坐公交車從駐地出發,半小時的車程,8點準時交班。

科主任是相當辛苦的。他每天都是長白班兒,也就是他每天跟我們一起坐車到醫院,交班。然後,帶著我們一起在病區查房,看病人,還要監督指導我們各組的治療,然後到晚上8點鐘,我們交班兒結束,晚上9:30,他坐車跟我們一起回來。

雖然大家都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誰也辨別不出是誰,但我們通過電話,隔空建立了很好的協作關係。

當地醫院的一個主任、護士長還有當地醫院科室的兩個博士生,電話24小時都開通,在工作中都會協助我們,給我們指導各種流程。有一次,我們護士長深夜11時許給科主任打電話,他都還沒休息,耐心解答問題,我挺感動的。

醫生辦公區擺放著礦泉水、麵包和水果,這些水和食物都是全國各地捐贈的。

很多病人因為病情加重,焦慮、恐懼,會無故向醫護人員發火。但是,看到我們醫護人員耐心地給他們治療,耐心安慰過後,他們會平靜很多。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心裡觸動也挺大的,我們醫護人員這麼團結,真希望能早日戰勝這個病毒,讓我們能早點回家,讓武漢趕緊“痊癒”。

2月13日 感動:等了20天才有了病床,他依然感謝我們

今天,我夜班。病區收了一位新病人。因為特殊時期,病人沒有家屬陪伴,很多信息都不瞭解,所以需要打電話跟家屬溝通。

我跟家屬瞭解後才知道,這個病人早在1月23日確診,並有發熱等症狀,但是,因為床位非常緊張,從1月23日到現在,近20天內一直在等床位,這名患者雖然病情較重,但是狀態還可以。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給這位患者家屬打電話的時候,家屬最後說:辛苦你們了,一切都靠你們了。這個時候,我就感覺我肩上的擔子變重了,但同時也讓我感覺到暖暖的,因為我能幫助他們一點點。

在醫生辦公室,我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醫師苟安栓,給我們講呼吸機的使用方法。他特別耐心、仔細,像我這樣的年輕大夫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雖然大家來武漢已經有幾天了,各方面照顧得都周到,但我還是有些想家。

大家都說武漢是個火爐,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怕高溫,等武漢熱起來了,就是這場戰役勝利號角吹響的時候。

我和我老公也商量了,若疫情儘快結束,武漢的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辦婚禮,度蜜月。

我希望,各路醫護人員能夠凱旋,也希望自己能夠快速成長,成為一名有擔當,有責任心的醫生。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抗疫日記|“新娘”變“抗疫戰士”:待3月櫻花盛開,我們再舉行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