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文/本报记者 记者 刘青 通讯员 赵凤丛 部分根据常彩花日记补充 图/常彩花供

她,本是新娘,虽然领了证,却因为疫情来了,没能举办婚礼,成为穿上婚纱的新娘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她主动请缨到前线武汉支援,变成了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常彩花婚纱艺术照

她叫常彩花,90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年轻医生。2019年7月研究生毕业,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当年8月5日,常彩花与相识一年多的王川领了证,却因为工作繁忙,没找到合适的时间举办婚礼。

“春节过后,科室的同事大多都在岗,我和我老公就计划2月9日办婚礼,然后去海南三亚度蜜月。”起初,常彩花和王川就这么规划着。

可偏偏天公不作美,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并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全国各省市派出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月27日在全院发出征集消息,一天内1600余名医护人员报名请缨。

瘦小的常彩花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早早就扛起了科室一线值班的重任,看到武汉疫情严重,医务人员不堪重负,她的心也按耐不住了:“不行,前线需要医生,作为一名专科大夫,我要报名,我要上前线!”常彩花几乎忘了自己就要结婚了,想都不想就报了名。

下班后,常彩花才告诉王川自己要去湖北支援的消息,原以为老公会很生气,却不想,身为IT男的王川竟一声不吭。“后来,他说尽管他有一百个不同意,但这是国家大事,得舍小家为大家。”常彩花特别感谢老公王川的理解与支持。

2月6日 告别不说话,不合影,不泪别

10时许,正在医院上班的我,打开手机一看,收到了支援湖北医疗队今日出发的消息,内心顿时紧张起来了。

我给老公打了电话,告诉他我要去武汉了,这一次,不善言辞的他还是什么也没说。不到30分钟,他就赶到了家附近的大超市,买了满满一购物车东西,有压缩饼干、面包、零食、饮品、干果等吃的,还有一次性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他能想到的都买了。等我下班回家,他都已经打包好了,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牵挂的心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收拾好行囊,我老公以及我公婆都来医院送我,可老公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有说。送别时,科室同事们跟我们一家人合影,但我和我老公却没有合影。

后来,老公才告诉我:“怕自己忍不住,这样会好一些。”

我也不敢跟家里人打电话,担心他们一个个与我泪别。

可是在出发的那一刻,为了让爸妈弟妹安心,我打了一个视频,果然老爸还是很坚强的,他说:“别怕,放心去吧,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这些话对于一个平时很严厉的父亲来说,我有一些不适应,但更多的是感动。

2月7日 叮嘱别挑食,注意保暖

今日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一天。习惯了新疆室内有暖气的生活,这里室外的温度虽然没有新疆低,但这里的天气还是有那么一丝丝寒冷。

不过,医疗队后勤部考虑周全,为我们准备好了电热毯和暖暖的羽绒服,突然感觉到,即便相距3000多公里,但医院作我们的坚实后盾,心里暖暖的。

我平时喜好口味偏重的饭菜,无辣不欢。这里的饭菜口味清淡,我有些不太适应。但是我们科的副主任杨晓筠经验丰富,对队员们也格外照顾,多次叮嘱我:“小常,不要挑食,吃好喝好注意保暖。”我心想,有老师罩着,真的好温暖。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随后,医疗队领队、医疗队党总支书记戈小虎为我们请来了奋斗在一线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感科成于珈教授和国家卫健委院感防控专家组李六亿教授,亲临现场进行防护培训,告诉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2月8日 过节,酒店给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汤圆

在武汉第二天,我们主要还是强化防护培训。

说实在的,这一天理论上是我准备结婚的前一天,本应该是最忙碌的一天,要为婚礼做最后的准备。

可疫情的到来,我不得不推迟婚期,取消婚假,前往疫情前线。虽然,此刻自己一个人在宾馆,内心深处不免有些冷清,但是酒店管理人员给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汤圆,如在家里一般温暖,也度过了有生以来第一个别样的元宵节。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我和我老公每天都会视频或电话联系一两次,一有空就给他和家人发我在武汉的照片和短视频,不要让他们担心。

原本要到海南三亚度蜜月,现在这种情况,我老公退了机票,取消了酒店,一切都在等待中。这次,我真的要对他说声:老公,对不起!我是一名医生,在疫情防治形势严峻的时刻,我就该冲在前面,与病魔斗争到底。

2月9日 上阵 离开病区前洗澡至少30分钟

这一天,本是我和老公的良辰吉日,却成了我首次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日子,心情难以描述。

但看着同事们都毫不畏惧,奋勇向前,戈小虎书记在我们进入病区前也给我们鼓劲儿,“我们在打一场攻坚战,让我们做好观赏武汉樱花的准备。”顿时给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很多色彩。

今天,我们组上夜班。下午6:45,我和我们组队员乘公交车从宾馆出发到医院,半小时后达到医院,晚上8点与上一班医生准时交接班,全副武装之后,准备进入病区。

在当地医院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查房,了解一些新进来的病人情况,有些时候病人病情加重,就需要有大夫守在病区,每次交接班是最忙的。

我们医生有医生办公室,在病区外,但护士站以及治疗室都在病区,护士要在病区里待4个小时,这4个小时中,护士不但要给病人治疗,还要给他们打针,有的重症患者是老年人,行动不便,还要给他们喂饭。有些病人无法自理的时候,护士还要给他们帮助大小便,所以护士是最辛苦的。

我们一个班有4名医生在值班,其中两个医生是住院医师或者主治医师,年纪比较小,主要操作电脑,在外面完成病例的书写,以及纸质文书等工作。剩下的两个是医生是主任或者副主任,他们经常要去病区抢救病人,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在我们组里,无论是工作年限还是年龄,我都是最小的一个,所以我就在外主要负责文书及各种报表工作,协调各种琐事。因为是第一次进病区,主要是适应工作环境、操作流程等内容,主任和副主任就更忙一些,他们每天在病区,12小时都穿着那个厚厚的防护服,但基本上呆上两三个小时就已经啥都看不清楚了。

第二天早晨8点,又一班医护人员开始交接工作。离开病区前,我们必须要洗澡,并且每次洗澡的时间必须大于30分钟,必须进行全方位地清洗,尤其是耳廓、鼻孔等会与外界接触的部位,要反复冲洗。都说,洗完澡一身轻松,但我们每次洗完澡出来,都累得不行。

2月12日 齐心 希望武汉早日“痊愈”

连着休息了两日,这一天,我们组又排到了白班。

早上6:45,我们乘坐公交车从驻地出发,半小时的车程,8点准时交班。

科主任是相当辛苦的。他每天都是长白班儿,也就是他每天跟我们一起坐车到医院,交班。然后,带着我们一起在病区查房,看病人,还要监督指导我们各组的治疗,然后到晚上8点钟,我们交班儿结束,晚上9:30,他坐车跟我们一起回来。

虽然大家都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谁也辨别不出是谁,但我们通过电话,隔空建立了很好的协作关系。

当地医院的一个主任、护士长还有当地医院科室的两个博士生,电话24小时都开通,在工作中都会协助我们,给我们指导各种流程。有一次,我们护士长深夜11时许给科主任打电话,他都还没休息,耐心解答问题,我挺感动的。

医生办公区摆放着矿泉水、面包和水果,这些水和食物都是全国各地捐赠的。

很多病人因为病情加重,焦虑、恐惧,会无故向医护人员发火。但是,看到我们医护人员耐心地给他们治疗,耐心安慰过后,他们会平静很多。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触动也挺大的,我们医护人员这么团结,真希望能早日战胜这个病毒,让我们能早点回家,让武汉赶紧“痊愈”。

2月13日 感动:等了20天才有了病床,他依然感谢我们

今天,我夜班。病区收了一位新病人。因为特殊时期,病人没有家属陪伴,很多信息都不了解,所以需要打电话跟家属沟通。

我跟家属了解后才知道,这个病人早在1月23日确诊,并有发热等症状,但是,因为床位非常紧张,从1月23日到现在,近20天内一直在等床位,这名患者虽然病情较重,但是状态还可以。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给这位患者家属打电话的时候,家属最后说:辛苦你们了,一切都靠你们了。这个时候,我就感觉我肩上的担子变重了,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暖暖的,因为我能帮助他们一点点。

在医生办公室,我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苟安栓,给我们讲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他特别耐心、仔细,像我这样的年轻大夫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虽然大家来武汉已经有几天了,各方面照顾得都周到,但我还是有些想家。

大家都说武汉是个火炉,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怕高温,等武汉热起来了,就是这场战役胜利号角吹响的时候。

我和我老公也商量了,若疫情尽快结束,武汉的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办婚礼,度蜜月。

我希望,各路医护人员能够凯旋,也希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医生。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抗疫日记|“新娘”变“抗疫战士”:待3月樱花盛开,我们再举行婚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