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 車企在行動|復工篇|硬核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口罩已批量發貨 從計劃到下線僅3天

戰疫 車企在行動|復工篇|硬核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口罩已批量發貨 從計劃到下線僅3天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瑞斌 北京報道

車企開工最短缺的零部件是什麼?是口罩。

如今口罩等防護物資已成為企業復工的必要條件。一度被網友冠以“神車”的五菱宏光,對,就是這家車企上汽通用五菱,決心不等了。“沒有槍,沒有炮,我們自己造”,硬核的上汽通用五菱2月13日第一批口罩已經批量出貨。

“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印在口罩包裝盒上這行字也被網友怒贊。

上汽通用五菱的速度

從宣佈做口罩到現在,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有兩處生產基地,一處是自建生產線,另一處是聯合下游供應商搭建生產線,如果兩處生產線同時開工,單日生產量為370萬隻。

這樣的日生產量,即使放在專業口罩生產商裡,也是一個很大的量級,按照2019年國內的口罩日生產量為2000萬隻來計算,上汽通用五菱可以達到七分之一。

對於上汽通用五菱為何自建生產線,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口罩已經成為了各家企業復工的必需品,需求量極大,如果只是聯合下游生產商一起生產口罩,不能夠滿足需求。第二個原因是,上汽通用五菱供應商目前正處於廠房改建和人員調配當中,而生產設備也要月底才能抵達,這種遠水近渴的現狀,並不能解決上汽通用五菱的當下之急,不若開工生產目前最急需的口罩。

《華夏時報》記者 從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渠道瞭解到,企業從轉產口罩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線,僅用時3天。

當外界驚歎上汽通用五菱的效率同時,其實這家公司早已經做了不少準備。2月初,上汽通用五菱立即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進行場地考察、討論制定生產線改造方案,落實人員及技術支持,並協助廣西德福特科技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項目資金申請、生產資質認證等方面的工作。

而在一些具體的執行細節,上汽通用五菱也做好了十足的準備。例如,生產口罩是由上汽通用五菱牽頭提出,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項目資金扶持,廣西建工集團負責將上汽通用五菱供應商廣西德福特的原有生產車間改建為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而上汽通用五菱在這其中扮演牽線的作用,而這也為其自己搭建生產線打下基礎。

由於上汽通用五菱與德福特的產能幾乎一樣,所以兩家生產線規模相差不大。按照德福特項目建設計劃,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將能快速緩解廣西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據悉,德福特今後生產出來的口罩一部分是無償給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支柱企業,用於員工發放。另外一部分流入社會的,包裝箱也會印有醫用物資。而對於上汽通用五菱自建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分配問題,工作人員並沒有告訴記者具體分配計劃,只是明確口罩暫不會對外出售。

口罩成車企復工掣肘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均出臺了延遲復工的通知。據中汽協會對超過300家整車、零部件企業的調查統計表明,延遲復工導致企業較往年平均少開工7-11天(湖北地區更久),多數地區還要求人員返回工作地後居家觀察,進一步推遲復工節奏,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影響產品製造。

而就目前態勢來看,復工復產的車企狀態,根據中汽協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月12號,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

當口罩成為稀缺資源的情況下,復工對於車企們是一大考驗。汽車是產業鏈共同協作的產物,對工業依賴很重。目前,汽車門類所有工廠的口罩缺口比較大。

以各大汽車集團為例,廣汽共11萬工作人員,每天需要20萬個口罩;比亞迪集團有22萬人復工生產,需要將近50萬個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共有2.5萬員工,按照每人每天兩個計算,也需要約5萬個口罩。

業內人士表示,工廠開工有傳染的可能性,因此必須要戴口罩,這在2020年的上半年甚至到前三季度都會是一個問題,只有可能等病毒慢慢消失之後,口罩的需求量才會逐步降下來。

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集團均參與到了口罩生產當中。三家企業的日產能超過1千萬只,這將大大緩解目前的“口罩荒”。車企轉戰生產口罩不單單是不浪費產能的行為,更是一場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