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第三章 秦汉


前提概要:秦汉美术包括了秦朝、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

以下内容有:1.绘画艺术。2.画像石与画像砖。3.雕塑艺术。4.建筑、工艺美术。


一、绘画艺术。

宫殿寺观壁画:秦——秦宫车马仪仗壁画遗址

东汉——云台山二十八将

墓室壁画:西汉前期——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巨龙升天图》

——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

西汉后期——洛阳市米粉厂内--卜千秋墓《墓主升仙图》

——烧沟61号《二桃杀三士》


汉代帛画:湖南长沙马王堆帛画和山东临沂(yi)金雀山帛画。

(1.湖南长沙马王堆帛画 2.人物御龙帛画 3.人物龙凤帛画。这三幅帛画是中国美术史这本书上仅仅讲到的重点帛画,考试的三幅重点帛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帛画

汉代绘画遗址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T字形“帛画”,系驮候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

上段: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象征天上境界。

中段:描绘墓主人出行等人间生活

下段:描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的生物。

<strong>主题思想:引魂升天

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色:

1、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连成一体,又通过扬的龙首与迎接在天门的司间,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三部分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2、墓主画在旌幡中心部分,并通过仆人的村托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责身份,墓主人形象画成正倒面或半倒面,形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

3、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矯健活波,夸张的造型中体现了严谨细腻的写实技巧。

4、画法:先以淡墨起稿,设色,最后再用墨轮廊线。设色以平涂为主,辅以渲染,颜料为石色为主,宣言华丽厚重。展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湖南长沙马王堆T型帛画


临沂金雀山9号西汉墓帛画

上部画日、月以及仙山琼阁:中部画宴乐迎宾、校武等人间生活。下部画龙虎等神怪形象。此画用“没骨”与勾勒结合的方法绘制而成。


二、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石开始于西汉晚期、盛行于东汉,消失于南北朝。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strong>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

在汉代陵墓地面建筑的石阙、石享桐的壁面上,地下建筑的墓室石构件上,往往雕刻出各种人物形象,人们一向称之为“画像石”。这类画像石不论是阴线刻,还是形象平面突起再以阴线刻画出细部,其中多数是属于绘画性质的作品,少数属于浮雕形式在过去没有发现帛画和璧画之前,美术史上谈论的汉画指的就是画像石。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目前国内汉代画像石遺迹时代最早的是山东沂水县鲍宅山的风凰画像

在山东,又以山东嘉祥市武氏祠画像石最为完整集中并富有代表性。


东汉后期——山东嘉祥武氏石祠

1、位于<strong>山东省嘉样县的武梁祠是我国<strong>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武氏石祠画像皆用<strong>减低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其内部装饰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画像遺存。它从宋代起就受到赵明诚、欧阳修等金石学家的重视。

2、武梁祠确切指的是五块画像石,他们构搭成石祠的左、右、后三面,画面内容连续。


武梁祠西壁画像・东汉・石・186×136cm

共分五层:

1、第一层为山墙锐顶部分刻西王母和奇禽异兽,西王母作蓬发戴胜状,画面右方有玉兔捣药场面

2、第二层,自右至左刻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桀等古代传说中的始祖及帝王图像。

3、第三层,自右起刻曾母投杼、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丁兰刻木等孝子故事。

4、第四层,自右起刻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荆轲刺秦王等义士故事。

5、第五层,刻车骑人物。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武梁祠西壁画像


武梁祠东壁画

分五层:

第一层山墙锐顶部分,刻东王公、仙人及奇禽异兽。

第二层刻赵夫人、齐义继母、京师节女等列女故事。

第三层刻三州孝子、义浆羊公、魏汤、孝孙等孝子故事。

第四层刻离刺庆忌、豫让刺襄子、聂政刺秦王等义士、列女故事。

第五层刻包厨及县功曹迎处士场面。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武梁祠东壁画


武梁祠南后壁画

1、此壁分四层,第一层接东西两壁的第二层。

2、第一层由左至右刻楚昭贞姜、鲁义姑姐、鲁秋胡及戏妻、梁高行拒聘等列女故事。

3、第二层由左至右刻忠善李善、朱明友悌、董永佣作侍父、邢渠哺父及伯榆受笞等孝子故事。

4、第三、四层中间画面为祠主受祭图。楼阙左边为射侯射爵图。楼阙左编上层(第三层)二人执便面向右,中间三人冠服拱手,二人执笏向左跪;下层(第四层)为车马出行。楼阙右边上层(第三层)为范雎辱魏須贾、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故事;下层(第四层)为车马出行图。


秦汉画像砖

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怖构件,与画像石类似

1、制作流程: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木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千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策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案,大型图案用几个印模多次压印,部分图像用利器刻划而成。

2、类型: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

3、时间: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东汉时鼎盛,三国两晋仍然流行。

4、分布:以河南和四川两地出土最多

5、制作方法:分模印和刻划两种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弋射收获画像砖

《弋射收获画像砖》东汉、纵39.6cm、横46.6cm。1972年

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此画像砖画面上部是弋射图,下为收获图,人物动态有同有异,起伏分明,画面富有韵律感


三、雕塑艺术:

秦始皇兵马俑、东汉陶俑、霍去病墓石刻、青铜铸像


秦始皇兵马俑:

俑一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者木质做成人的形象。兵马俑1974年在陕西秦始皇陵被蘭,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

秦始皇陵的规模:三座大型陶塑兵马俑从葬坑;<strong>一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strong>二号坑为兵、战车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strong>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的军事指挥部。

秦始皇陵的艺术风格;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主要是绘塑结合,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形式和内容统一,既富真实性也富装饰性。姿态除少数立射、跪射俑和驭手外,大部分都呈立势,右手握武器,左手下垂,身体多为模制。作为塑个体,形象的具体化千人千面,千姿百态。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手法细腻、明快,手势、俑的脸型、神情多种多样,脸部表情神态各异,须发的样式也别具一格,发型也奇异多变,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了泥塑艺术的顶峰。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的艺术特色:在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变化和谐中,完成了巨大的艺术构想,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所要的军威,总体布局上,造成的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正因为如此,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完全可以与希腊、罗马的雕塑媲美。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艺术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列为“世界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军队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后吏服饰、雕塑艺术等,有着重要意义。


东汉陶俑:

东汉陶俑:圆雕一一击鼓说唱俑 左手抱鼓,右足高跷,眉飞眼笑,塑造了一位兴高采烈地一边拍鼓一边说唱民间艺人形象。手法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神态之活泼,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汉代人物雕塑之代表)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击鼓说唱俑

立式说唱俑:耸肩吐舌,作扭身行走状,其滑稽之态令人捧腹。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的惟妙惟肖,令人过目难忘,堪称东汉陶塑之杰作。


青铜铸像一马踏飞燕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霍去病墓石刻

霍去病墓石雕的重要特点,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匠稍事雕凿,就完美地体现了创作意图。造人物情态方面细致入微,并且在写实中已寓有夸张手法。堪称”汉人石刻,气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strong>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票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马踏匈奴


四、建筑、工艺美术

建筑装饰:秦汉时代的建筑怖主要包括壁画、画像砖、画像石、和瓦当四个门类

瓦当:是指屋顶头简瓦前面的陶质园形遮挡物,俗称“瓦头”。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瓦当主要有图案纹和文字纹两种,瓦当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工艺美术——长信宫灯:

影子的《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考研笔记

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通体鎏金,作宫女跟坐持灯状,中空。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單六部分组成,各部均可拆卸。宫女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座,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烟道。灯單由两片孤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座似豆形。器身共刻有铭文九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据长久以来,长信官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治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