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年級的孩子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哪些?

T哥孃親


從事教育工作很久了長期接觸幼兒和小學階段孩子,自己兒子二年級了,學習基本不用家長操心太多並能展現出優良的學習品質。那麼就來談談一年級孩子需要注重培養的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集中注意力聽或看的習慣

一年級孩子剛剛進入小學的階段,無論從課堂、夥伴、學習行為、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來所都還沒有完全定型,或者養成習慣。孩子在課堂或者在家沒有集中注意力的習慣的話,會造成課堂知識吸收效率有問題,並且在家做功課的效率極低,磨磨蹭蹭。在這裡筆者想給出兩個方面:聽覺注意、視覺注意。

聽覺注意:其實孩子注意力時常是有限的,一直緊繃的注意力會造成腦疲勞,那麼聽覺注意就是至孩子經常要接受訓練,聽別人說活和相互交流時的關鍵是要看著對方眼睛,去聽對方的言語,這樣可以經常鍛鍊聽覺不走神。那麼離開傾聽或者對話的場景,就可以放鬆一下,不用一直緊繃。

視覺注意:孩子除了聽力上能夠經常集中注意力,視覺上也是必要的。比如看著桌上的圖形,他是否能看的很仔細,又或者過了幾秒就看別的地方了?所以家長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可以嘗試走迷宮、舒爾特方格、數字連線等遊戲(具體可以私信細說)。

第二,獨立思考或解決問題的習慣

注意力是必須的,但也要有緊有松。但是獨立思考是家長需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的,不要急於任何事情所有題目都想好好手把手給孩子解析清楚,應該給予孩子一點時間去思考,讓他自己首先去了解、去研究、去實踐得出自己的結論;給一些獨立的空間,比如你寫完了媽媽再過來檢查,中間都靠你自己哦。再比如在孩子做某一件學習任務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家長,獨立思考並輸出,獨立解決某些問題,大不了我們做一個糾正的角色即可。

第三,及時糾錯的習慣

這裡說的及時糾錯,我們先說一個狹義的定義:對學習上的糾正。題目做錯了,及時摘錄下來,現在的軟件已經比較發達,可以手抄,可以拍照,蒐集在一起成為錯題本,可以用來回顧自己的錯誤。再來說一個廣義的定義:對生活上的糾正。無論什麼行為習慣,一旦出現了錯誤,立即、當時、馬上糾正。適時糾正錯誤,比事後糾正100遍都要有用。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中也潛移默化的養成及時改成錯誤思路和題目的習慣。

第四,自主閱讀的習慣

主持人樊登說過一個故事:一位家長怎麼才能教會孩子好好去看書,去養成閱讀的習慣?不是你每天跟他說100次你要好好看書,你以後不看書沒有出息;也不是你每天逼著他今天必須看我那這10頁......而是可以這麼做:陪著孩子,坐在邊上或附近一起看書,他看他的書你看你的書。筆者補充一些想法:這麼做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比如每天的幾點到幾點是閱讀時刻,營造一個儀式感和氛圍。並且這個過程中,所有成員不可以做其他事情,不可以看手機,聽音樂,聊天。最後將股子閱讀後的感想、感悟或者重要內容做簡單的交流會。這樣久而久之,你不用盯著孩子,他會慢慢養成閱讀習慣的。

第五,一定程度自我管理的習慣

學習習慣,跟生活習慣是緊密聯繫的。孩子是否會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桌面、是本和練習冊是否分類?等等一些跟自我管理相關的方面,家長都需要引起注意。這是對孩子很好的教育契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自己的書本自己愛護好,自己的問題儘量自己解決。

另外一點,教會孩子誠實守信,管理還自己的想法,有什麼真心話可以和爸爸媽媽互相溝通,傾訴,切不可形成表裡不一的言行習慣。

第六,複習和預習的習慣

一年級所學的知識點不是非常難,很大一部分孩子打基礎的過程中。那麼家長應該培養好孩子自覺複習和預習的習慣,起初可能需要家長做一些監督和指導,慢慢的形成一個模式和習慣以後孩子就會繼續下去。那麼在這過程中需要讓孩子體會到複習和預習的作用、效果,回來複習知識點或習題,會讓她的功課變得正確率更高;預習知識和文章會讓孩子熟悉當課的重難點、知識框架等,對上課時的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好處。只要孩子嚐到甜頭,並且一開始家長是一起協助他複習和預習的,那麼孩子會慢慢養成並喜歡上這樣的習慣。

結束語: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是一個非常可塑的狀態,就像我們去玩陶泥,你怎麼捏對成品之後的形態往往會有很大的影響或作用。這六點學習習慣是學習上的學習習慣,也是生活中的生活習慣,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妙視界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帶過好幾屆一年級,下學期沒有特殊情況會再接手一年級。

剛剛送走六年級的孩子,深深知道好習慣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同樣,壞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我們班有幾個孩子一直就有不良習慣,這幾年我一直在糾正,卻改變不多,讓人十分頭疼。而這些不良習慣,大多帶有原生家庭的影子,比如丟三落四、書桌凌亂、做事拖沓、懶惰……老師的激勵,同學的監督,班規的約束否只能短時間改變孩子。要聲明的是教育孩子,督促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必須要有家長朋友的配合。那麼一年級應該養成那些好習慣呢?

1.規範整理東西。

教這麼多年書,早就發現整理東西規範的孩子做事比較有條理性,也不容易丟三落四,而那些書桌、書包零亂的孩子容易丟東西,容易找不到書本,剛發下來的本子可能很快就找不到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規範整理東西,形成條理性,從整理書包和書桌開始。每天晚上家長要指導孩子整理書包,到學校來,老師要指導孩子整理書桌。

2.做事專注的習慣。

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詞語認真,孩子從一開始學習時養成專注的習慣更為重要。家長個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比如,看電視半小時不能東跑西跑,看書半小時不能開小差,寫作業半小時不能說話,甚至靜坐半小時都是很好的訓練方法。在訓練之前,讓孩子做好準備工作,上好廁所,削好鉛筆,喝好水,吃好水果,拿好東西,開始訓練時,切記中斷。

只有養成專注的習慣,上課時才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與老師互動,思考、回答、朗讀……

3.良好的書寫習慣。

書寫習慣包括正確的握筆姿勢、書寫姿勢和書寫質量。家長和老師從一開始就要讓孩子以正確的姿勢握筆,書寫,做到“三個一”,寫字之前可以讓孩子背誦書寫姿勢,書寫時隨時提醒孩子注意。

從開始學寫字時,就應該讓孩子寫好每個筆畫,注意間架結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示範、教寫、檢查、規範、評價一系列活動都是不可缺少的。

4.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一年級以朗讀為主。我們要訓練孩子捧著書本朗讀的習慣,做到“頭正、肩松、腳平”,做到不指讀、不唱讀,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字正腔圓。每天一定要有大聲朗讀的時間。

在課外,老師和家長要指導孩子看課外書。老師和孩子要有晨讀、午讀,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與孩子有親子閱讀。

5.做事不拖沓的習慣。

拖延症是非常麻煩的,從一開始,確切地說從孩子一兩歲時就應該訓練孩子做事迅速,想好了就做。

孩子上小學後,家長朋友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很小,讓孩子自由發展。儘管孩子沒有書面作業,也會有朗讀、手工等作業。放學路上,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交流,回到家孩子洗手、吃水果以後,家長應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個習慣主要依靠家長朋友完成。孩子上小學了,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收拾書包,自己背書包,自己刷牙洗臉,自己穿衣服鞋襪,還可以訓練孩子自己洗襪子……

家長朋友愛孩子,這都可以理解,千萬不要因為你的愛而毀了孩子。

總之,一年級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要,家長個老師萬萬不可忽視。只有孩子在短時間裡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孩子的教育才會得心應手。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是小學老師,現在教的二年級。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最近我正在為班裡的一個女孩子發愁!這女孩子真的沒有好的習慣。

具體表現:

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歪著個脖子,東看西看,搞小動作!別人都開始投入到做題狀態,她連書都找不出來。手裡的小玩意不斷,不是摸這就是摸那!反正就是不跟老師同步,我有時候發現她又開始神遊,叫她起來後,一陣慌亂,一陣茫然,都不知道老師講到了哪裡!

做測驗時,也不抓緊做題,別人都要完成時,她還沒開始寫,孩子們都要交卷了,她還沒有做多少,按著自己的試卷,賴著不交試卷,然後可憐巴巴的大哭,說自己還沒有完成,我給過她幾次機會,後來發現,給了機會她還會有下一次,我也就不在給她機會,現在每次她的試卷都不會完成,考試屢屢不及格。

還有個叫老師最不能容忍的臭毛病,就是丟三落四,不是今天不帶書,就是明天不帶本,或者文具盒都不帶來,作業也屢屢不帶,不知道是沒有做還是真的沒有帶,別人在

看書、學習,她不是缺這,就是缺那,每每都是我給她向其他孩子借了,給她用,但是她光借不還,後來沒有孩子願意借給她。她就在那裡歇著不寫!

看著她我就頭疼,這孩子在一年級沒有養成好習慣,雖然那時候她的學習成績還算可以,數學和語文也能達到90多分,甚至還達到過滿分的好成績!也算馬馬虎虎也能跟上課!可是現在她的數學是班裡倒數第二,語文稍好點,也是中下游水平!

一年級的考多少分數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一年級孩子具備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給孩子明確,現在孩子的身份已經由小朋友轉為了小學生!

孩子剛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身份由幼兒園小朋友轉化為小學生。轉化的不僅僅是身份,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少!不管幼兒園時家長多麼的重視,孩子在幼兒園畢竟還是以玩為主!但是到了一年級還是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孩子明確,這些是你一定要完成的,不能打折扣。

孩子上學最為關鍵的學習習慣是上課認真聽講,跟老師良性互動!

想要孩子在學業上走的長遠,就必須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課上認真聽老師講課,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回答!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會了,這和孩子站起來有條理地表述出來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如果孩子上課對於老師新教的知識點,沒有學會,一定要孩子向老師或者家長表述出來。如果孩子小不能表述,家長在回家輔導孩子時,一定要輔導孩子把每天新學的知識點完全消化,融會貫通!

要培養孩子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學會總結的好習慣。

有句古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於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也會停滯不前,毫無收穫。

我們不管什麼學科,都有它學科的特點。所學的知識都系統的,要學會思考,勤於動腦,善於總結,這樣學會過的東西才可以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有的孩子在學習時,不用心,不思考,同樣的題型練習過很多次,稍有一點變化就會出現錯誤。就是孩子只會埋頭做題根本不會思考、總結。而那些學習優秀的孩子這點就做的很好,什麼樣的題型練過幾遍後,就會總結規律方法,下次再出現,分分鐘就可以搞定。

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要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作業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可能在幼兒園開始,家長就過度地幫助孩子,就連幼兒園老師留的小製作等等要求孩子動手操作的,都是家長親自動手給孩子完成作業,獲得老師的好評,然後皆大歡喜。可是這就會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到了一年級後,家長一定要謹記,可以幫助孩子,但是一定把握個度,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他樹立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孩子認真細心地對待一切事情,切不可馬虎大意。

世界上做任何事就怕認真二字,只要你認真對待,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很多孩子不管是寫作業還是測試,都會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就是因為孩子的馬虎大意造成的。讀題不認真,都沒有仔細看,就開始下筆寫,要求沒看清。數字看不對,造成最後答題錯誤,出現失分現象。所以一年級開始培養孩子認真讀題,仔細對待每道題的好習慣,切記馬虎大意。也學你的一個小馬虎,將來就可能令你的命運改寫。

要培養孩子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

有的孩子回家寫作業,然後第二天該帶的作業沒帶,該帶的書沒帶,你說說這樣還能好好的學習嗎?所以一定要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把書包裡的文具書本和作業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不要隨意堆放,找起來也費勁。

要培養孩子的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整理好自己的錯題集。

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後,教孩子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加以總結複述,這就是個梳理複習的過程。也可以把第二天孩子要學的內容進行預習,不會的地方要做上記號,第二天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取自己不會的知識點,做到有的放矢,會事半功倍。尤其是孩子到了高年級,隨著所學的學科越來越多,預習和複習的好習慣一定會對孩子的學習大有裨益。

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難題,然後會出現錯誤,把這樣的題積累起來,經常翻看,溫故而知新,也是一種對於學習極有好處的好習慣。

要培養孩子多多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的好處,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但是強調一點,孩子開始閱讀時,不要給孩子限定讀什麼書,完成什麼樣的讀書筆記,達到什麼目的,這樣你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沒有趣味,反而是負擔。就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真正的讀進去,是有效閱讀就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然後和孩子交流溝通,叫孩子談談感受,不管孩子的觀點是否正確,家長都要給予鼓勵表揚,然後不動聲色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叫孩子去比較鑑別,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值得學習的,什麼是應該摒棄的。

只要孩子進行的是有效閱讀就好。慢慢地隨著孩子的知識的增長,閱歷的增長,他自會鑑別,也會去挑選自己喜歡的一些書籍來看的。

除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會孩子合理的安排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切記做什麼都在那裡磨磨蹭蹭。回到家簡單的整理後,就抓緊時間完成作業,不要拖拖拉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自己的臥室的內務,洗自己的一些小東西,包括整理自己的書包。一個生活上啦咯邋遢,窩窩囊囊,沒有好生活習慣的孩子誰會相信他能夠把自己的學習治理的井井有條。

教會孩子制定計劃,並且制定後一定督促孩子根據計劃去執行,使計劃得以完成。

這個計劃可以是學習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面的,還可以是閱讀方面的,馬上要放暑假了,可以叫孩子對自己的暑假做出計劃,切記制定的計劃沒有可行性,也切記制定計劃後沒有得以實行,家長一定起到監督的作用。

結語:

一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低不可怕,但是在一年級沒有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那麼隨著孩子學業的加深,遲早有一天,他會敗於自己的壞習慣,就像我班裡那個女孩子,在一年級,她的媽媽只注重一點點知識的傳授,覺得自己的孩子考試得90多分,甚至是滿分,就覺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其實你在看看這孩子的現在,如果家長不重視起來,那麼這孩子的將來是可以預見的。



聰明的友友們,你難道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前途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孩子學會多少不重要,就會孩子怎麼學很重要,在一年級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才是重中之重。

這是我的一點小看法,不知道手機前的友友有啥好的認知,期待友友們踴躍留言!


淺淺的教育


我小孩剛上一年級。昨天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了兩則表揚的通知,恰好都是關於習慣的,一則是表揚“上課能做到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有9個小孩獲得表揚;一則是表揚“文明午餐,能做到吃飯不說話,說話不吃飯,午休紀律做得比較好的孩子”,有27個小孩獲得表揚。全班一共48個小孩。

這兩則表揚通知中,都有我小孩的名字。

我希望小孩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對這方面也特別注意引導。

針對您的具體問題,我認為對小學低年級小孩來說,好的學習習慣包括:1、早睡早起,上課不遲到;2、見到老師同學主動打招呼;3、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勇於提出問題;4、友愛同學,積極參加勞動;5、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6、回家後,家長孩子互相分享今天的事情;7、站如松、坐如鐘,注意閱讀、寫字姿勢;8、每天閱讀或者聽讀;9、自己收拾書桌、書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咋一看,上面說的好像有些和學習不直接相關,但是以我的經驗,上面任何一點做的太差的話,學習都會受到影響。或者說,我更在意小孩形成一個良好的品格。

養成好的習慣要趁早,從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可以逐步的立規矩了。

最後分享一句我小孩班主任在開學第一天給家長們的一個警告,我很認同:“只要孩子低年級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中年級才可以放手。(家長們)現在偷的懶,遲早要還的哦,說不定代價更高。”

最後再講一句,尊師重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因為現在孩子畢竟還小,有些事情需要家長協助,家校聯合才能產生更高質量的教育。同時,要在孩子面前講老師的好話,切忌在孩子面前貶低老師!!!


蕭笙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有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而且我自己家的孩子也剛小學畢業不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年級的孩子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那麼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哪些呢?

我覺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第一重要的習慣就是要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我們知道,現在學生作業問題是最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如果孩子在一年級時養成了好的寫作業習慣,就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省心又省力。相反,如果一年級時養成了學習上的壞毛病,那麼今後糾正起來就特別困難。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吧,那時他在我所在的小學校入的一年級,那時我們老師需要坐班,學生放學後,老師還要再等半個小時才能放學。所以老師的孩子放學後都去辦公室找家長。我兒子剛上一年級時挺認真的,老師佈置的作業他放學後到我辦公室就開始寫。學的拼音也是認真地拼讀,還一邊讀一邊用手勢來比畫聲調,惹得當時辦公室裡的其他老師們都哈哈笑,覺得這孩子將來學習上不用操心。

可是同辦公室裡還有兩個其他老師家的孩子也是在上一年級,他們倆回到辦公室把書包一扔,就跑出去玩了,作業的事不等到回家之後家長催了又催絕不想去寫。當然,他們這種習慣養成了,整個小學階段學習上都需要家長操心,每天的作業都需要家長催著去寫,有時還會因此捱揍。兩位同事每每提到孩子寫作業的事就覺得頭疼,後來一位同事從孩子上三年級時花大力氣糾正孩子的作業問題,終於在孩子上五年級以後養成了自覺寫作業的習慣。由此可見,一年級的習慣抓好了,後面就省心了。否則今後還要花大力氣去糾正。

第二個重要的好習慣就是用眼衛生。現在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逐年攀升,已經達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很多人都認為是現在小學生學習負擔重造成的。其實,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電子產品,說白了就是玩手機、看電視造成的。所以,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就要讓孩子遠離那些容易導致近視的電子產品。比如現在的小學生喜歡玩手機遊戲,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纏人,也想用一部手機打發孩子省事。這樣大人是省事了,可是孩子的眼睛往往就不好了 。

班裡有一個女生,聰明伶俐,剛上四年級也就十歲左右吧,前一段請假去治療眼睛,因為近視程度已超過四百度了,而且是一年內形成的。問其原因,家長說是因為最近一年父母忙著生意,疏忽了對孩子的管理,孩子經常趁父母不注意把手機拿過去玩。而且父母為了自己清靜也沒怎麼去管,暑假裡玩得更甚。一開學孩子就說坐在前排看黑板都不清楚,這引起了家長的注意,於是帶她去眼科檢查,發現問題很嚴重。除了近視還有其他眼疾。醫生說主要就是玩手機引起的,並讓她以後不要再玩手機了,電視也儘量少看。

當然,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家長只要留心,就能發現問題。上面兩個好習慣是最緊迫而且最重要的,無論多忙都不能對這兩個問題疏忽,養成這兩個好習慣,今後無論在學習還是身體都有了保障。


大敏說教育


對於剛上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確實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孩子好習慣養成了,以後讀書就不用再操心了,否則的話,可能父母一輩子跟著操不完的心。

第一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很多孩子因為從小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幫他們張羅和操持,以至於他們覺得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的事情,沒有積極去主動去做,甚至連讀書這樣的事情都覺得是父母的事情,你讓我去讀的,所以我遇到什麼問題我都要找父母,哪怕我自己能解決的我要先找你,能依靠一下就依靠一下。

第二點,主動學習的習慣。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爸媽的事情,爸媽的事情是工作掙錢,所以學習一定要有主動性,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心裡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任務沒有完成就不去玩,養成這樣的意識非常重要。

第三點,快速高效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些孩子雖然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但是卻非常的磨蹭,動作特別慢,這一點也絕對不行。要知道考場上是限時的,尤其是現在語文閱讀量的要求越來越大,各科的考試內容也越來越多,不能有任何拖拉的習慣。那些在考場上經常考卷寫不完、作文寫不完的學生,多數在生活中有拖拉的習慣。所以我在平時要求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而不是說我想寫多久寫多久,你只有平常適應了,你到考場上才適應。

第四點,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正所謂打有準備之仗,提前瞭解上課內容好應對,課後複習是把學過的內容鞏固,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今日學的今日掌握,上課認真聽講,是向課堂要效率,在那個45分鐘的時間裡效率要獲得最大化。

第五點,喜歡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增加你的詞彙量,豐富你的素材,提升你的理解能力,不但有利於學語文寫作文,也有利於你學習其他的科目的理解和判斷,對於一個人來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終身受益。


蘇小妮


很重要的一個習慣:廣泛涉獵多個領域,接觸更多的信息,不要侷限在某一方面。
我們人類不像其他動物一樣,一生下來就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世界的準備。比如說斑馬幼崽在生下來的45分鐘就能夠奔跑,長頸鹿幼崽就幾個小時內就學會站立。可是這些動物在其他生態環境中卻不容易生存下來。相比之下,人類剛下來時,幾乎不具備任何生存能力,除了睡覺,就是享受外界送到嘴邊的食物。但是,通過學習成長,人類在後期卻能夠適應多種環境,比如說極寒的北極、乾旱的沙漠。溼潤的熱帶雨林。
這要歸功於我們人類的大腦,正因為大腦持續的發育,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冒冒失失前進,不斷碰壁,從而積累經驗,才能具備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那這跟我們的孩子要注重培養的學習習慣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來看一項研究:
1989年羅馬尼亞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政權垮臺時,羅馬尼亞孤兒院有17萬名兒童。
孩子們常年擔心受怕,在缺乏人類交往的環境中放聲哭泣。當你走向房間,一群素未蒙面的小孩就會擁上前來,他們想要坐在你的腿上,牽住你的手。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查爾斯·納爾遜開始研究:在這種環境下的兒童,其大腦發育的狀況如何?
結果發現,在收容機構裡,孩子們的智商只有60-80。他們的語言非常落後,還有嚴重的依戀情節。大腦發育存在不健全的跡象,他們的頭部較小,腦電波活動微弱,神經活動明顯比正常的兒童低。
納爾遜認為,當兒童缺乏接觸、刺激時,他們的發育就會遲緩。這是因為發育中的大腦時刻在探求信息和經驗,如果他們無從獲取的話,大腦就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連接和構建。因此,他們在智商測試與適應外界的能力上就要比正常的兒童差。
所以,在孩子一年級,或者說在兒童時期,孩子們應當注重的學習習慣是:廣泛涉獵多個領域,接觸更多的信息,不要侷限在某一方面。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1、幫助大腦更好的發育,鍛鍊他們將來適應變化多樣的外部環境的能力
2、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擅長和喜歡的領域,提前訓練,以便在未來具備競爭優勢。

有個思享


1. 閱讀,一年級正是需要識字,增加理解能力的階段,這時候需要在閱讀中認字。

同時也是通過閱讀提升理解能力,後期的學習能力。

理解能力好了,後面老師講的課才容易領會才容易變成自己的知識。這樣到了初中高中才不會越學越累。

一年級相對後面來說學業很輕了,這時候才有時間多閱讀。這個一定要重視,不能錯過。


2. 課前預習,課上專心聽講。

課前預習瞭解主要講什麼知識,大概有些瞭解。

上課專心聽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不浪費時間,這樣可以節省課後學習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其他方面。


3. 課後複習

我們都知道記憶曲線的道理,剛課堂上學習的東西當天複習忘記得少,不然越往後記住得越少了。


4. 寫作業方面的良好習慣:寫字認真,寫作業專注,自己檢查

低年級壓力小作業少好好練習寫字,認真寫,後面高年級作業多再認真寫字就靜不下心來了。見字如見人,字的工整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作文。


寫作業的時候要一直寫作業,不能一會吃東西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這樣培養不了專注的習慣。工作以後都知道專注的重要性,從小養起。


作業要自己檢查,養成對自己負責,不依賴父母的習慣。小時是寫作業,長大就是工作了,可沒有人在外面幫他們檢查了,所以也要從小從寫作業開始養成自己檢查的好習慣。


5. 準備錯題本,把作業做錯的,考試做錯的整理在一本“錯題本”上面。

這樣可以對自己的知識點查漏補缺,針對性補習。


6. 正確看待考試分數,認清考試是檢查階段學習情況,注重學習過程,不能只追求分數。

為長遠發展奠定正確的學習動機。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一年級的孩子處於學習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家長和老師能慢慢規範孩子的學習習慣,以後的學習將省很多心,那麼一年級的好學習習慣包括哪些呢?

小徐老師深知各年級的學生的學情狀況,現盤點一下一年級孩子要集中養成的好習慣有哪些以及如何養成這些好習慣。

一、一年級孩子首先要養成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上學時比較隨意自由,但是來到學校則要遵守課堂紀律,養成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的習慣。

小徐老師多年在一線教書,發現無論是低年級學生還是高年級學生,凡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必然是不會聽課的學生,一年級學生不會聽課的現象尤其嚴重,如果不訓練孩子有意識的認真聽課的好習慣,那麼學生一定會因脫離課堂而造成對課堂學習失去興趣。

  • 養成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課的好習慣的方法:

1、靠老師的激勵和有效管制。

老師在教一年級學生的入門課時,有必要單獨拿出上課時間來專門對學生進行紀律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對遵守紀律的孩子進行獎勵,對無法遵守課堂紀律的進行鼓勵和教育。

老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堂專注力訓練,每講一個重點知識,或者每說一句話,都讓學生重複自己的話,並對專心聽講的孩子進行表揚,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專心聽講了。

2、靠家長對孩子課堂表現的關注

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定一個小任務,就是將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記下來,如果能夠告訴家長課上所學的內容,就表明孩子在課堂能夠專心聽講,如果孩子一句話也講不下來,就表明孩子並沒有將全部精力用於學習上。

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複述課上所學內容的質量,來給孩子一些獎勵,引導孩子上課認真專心的聽講思考等。

二、養成獨立完整讀題、並思考題意的好習慣

小學一年級很多孩子做錯題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不理解題意,而培養認真讀題,思考題意的好習慣則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關鍵能力之一。

  • 培養孩子讀題能力的方法:

1、讓孩子養成獨立讀題的習慣,一年級的題目都有拼音,無論孩子有多抗拒,都要鼓勵孩子用小手指著讀,反覆讀,直到讀順句子,讀懂題意為止。

俗話說:“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讀題也是這樣,當孩子不理解題意明,要鼓勵孩子多次讀題,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讓孩子養成找“題眼”的能力。

所謂“題眼”就是準確找出題目要求的關鍵字,比如數學中出現的“一共”“還剩”,“比XX大(小)”等關鍵字,還有語文中的“畫出文中的植物”中的“植物”,“文中小山羊是怎樣做的?”中的“小山羊”等,家長在孩子弄不清題意是什麼時,要引導孩子準確的找“題眼”,思考題面中的答案提示語。

3、培養學生先整體讀題,再分步讀題的好習慣

很多一年級孩子經常在沒有讀完整題的情況下,就開始做題,往往會做錯題,因此一定在養成孩子完整讀完題,再分步思考答案的好習慣。

三、培養孩子坐姿正確,握筆姿勢正確,養成規範書寫的好習慣

寫一手好字是從小要培養的習慣,不然一旦養成字跡潦草的壞習慣,再想改就難了,因此一年級孩子寫字(包括數字、字母)時,可以慢一點,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橫平豎直”寫規範字的好習慣。

  • 寫規範字好習慣的方法:

要寫規範字,把字寫好,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臨貼,後脫貼,一筆筆的練習,直到把每個字書寫規範為止。

臨貼,要從楷書開始學起,到三年級的時候也可讓孩子接觸隸書。到初中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臨寫行楷,大幅度提高書寫速度了。

四、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不但可以積累詞彙、拓寬視野、培養書面語言的語感,還可以為寫作文積累大量的素材,一年級作為孩提時代最關鍵也是最後一個閱讀敏感期如果抓不住,則可能讓孩子一生錯過愛上讀書的好習慣的養成。


  • 培養閱讀的好習慣的方法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要注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而不要帶功利性。

1、選書要讓孩子選自己喜歡的書來讀,不要對孩子要讀什麼樣的書橫加干涉。

2、要為孩子讀書提供安靜的環境,良好的讀書氛圍,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愛上閱讀不錯的方法。

小徐老師前面的文章裡,有專門針對如何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翻看。

五、培養孩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小孩子無論做什麼事總愛拖拖拉拉,那麼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方法如下:

1、制定詳細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嚴格按時間表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一年級的孩子起碼要規定好做作業的時間,每天睡覺的時間和起床的時間,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好時間表,然後讓孩子自己遵守時間,培養時間觀念。

2、家長要勇於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時間,並讓孩子承擔後果。

比如讓孩子決定多長時間寫完作業,提前完成作業後讓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提高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慢慢養成對自己負責的習慣。

最怕的是家長對孩子的一切都大操大辦,不斷的催促孩子該幹這個了,該幹那個了,這樣就會養成孩子依賴他人,沒有自我管理意識和責任心的習慣。

3、經常做一些需要定時完成的小任務,比如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套試卷或者一定時間內背過一篇課文等,來提高孩子的時間意識。

六、培養孩子認真檢查作業,並整理個人物品的好習慣。做事有頭有尾,認真負責,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好習慣之一。

七、培養孩子記日記,培養留心生活,思考生活的好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對每天發生的事處於無意識狀態,而記日記則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回憶今天發生的有意思、有意義的事,在一年級下學期就可以讓孩子動筆寫一寫每天留在記憶時的事了,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畫一幅畫,培養留心生活,思考生活的好習慣。


總之,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習慣規範培養期,需要家長和老師用心陪伴並教育孩子,但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因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有愛心,多鼓勵,多表揚,多用好方法來引導孩子,而不要一味地強迫孩子,否則孩子不但不會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反而會更加逆反。所以好習慣的形成,應該是一個讓孩子發現自我,支配掌控自我,培養自信心的快樂過程,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讓孩子事半功倍。


指尖教育帝國


一年級是小學的起始年級,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習慣受益終生。其中學習習慣的養成,的確值得一年級學生的老師和家長重點關注和督促。作為一名執教20多年的教師,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家長,我在培養學習習慣方面,主要是藉助經典《弟子規》中的一些警句,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和評價。

《弟子規》這本書,本就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其中與學習有關的教誨,完全適用於現代的教育教學要求。例如:

讓孩子主動學習:“老易至 惜此時,寬為限 緊用功”;

讓孩子懂得選擇學習的內容:“非聖書 屏勿視”;

讓孩子知道整理學習用品:“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心有疑 隨札記”;

讓孩子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凡道字 重且舒,就人問 求確義”

再比如,家長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為了讓孩子做出一本符合要求的作業,甚至流傳出“希望奉上彩禮、買車買房,只求把孩子趕快領走”的段子。其實,《弟子規》裡關於寫作業的教育很多:“凡出言 信為先”告訴孩子,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兌現,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過能改 歸於無”則教育孩子作業出現了錯誤沒關係,只要及時更正、弄懂了就行;“字不敬 心先病”告訴孩子書寫的重要;“有缺壞 就補之”教育孩子愛惜書本,有破損馬上粘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善於運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更要堅持踐行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我想,也許有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