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美的古诗是什么?

同仁堂王芳芳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


朝阳71318313


七夕散文〉夜睌我独自走到离家不远的小桥边,微微的清风吹拂了岸边的杨柳,天上的明月倒影在流淌的小溪散发着灿灿的银光,我抬起双眼望着天的那一边,仿佛看到了一群群喜鹊在往银河边飞翔,啊!原来今晚又是一年七夕夜,多少年来今夜的牛郎织女都在这喜鹊桥上诉说着苦苦的相思,这是多么坚定的爱情啊!我久久的坐着,沉醉在这千年的故事中,怱闻黎明的鸡啼声响起,一年一夜的七夕又将过去了,我还是留恋着不愿离去……


落雨爱上班


很多很有意境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若有诗词藏于胸 岁月从不败美人。


石头启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对亡妻痛彻心肺的悲情。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亲人,父母、夫妻、儿女,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清净心999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此诗延用乐府旧题,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诗人用梦幻迷离的笔触,描汇一个春天的夜晚,倚着江边的芳甸,月亮从初升到降落的全景及诗人的所思所想。诗人构建了一个恢宏、清幽的宇宙,江、花、海、月、天、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在一起,意境空明,画面感极强。读此诗有天地之大,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智勇传媒665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他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黄金大雾


特喜欢,苏东坡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2] [3]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4] [5]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2] [6] [7]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1] [7] [8]

名家点评

郑文焯评此词:“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9]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10]


小镇宣纸


你听过最美的古诗词是什么?

1、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2、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3、三生有幸遇见你,纵然悲凉也是情。

4、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

5、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7、半身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

8、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9、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0、寒灯纸上梨花雨凉,我等风雪又一年。

1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13、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14、此生固短,无你何欢。

15、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16、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7、情如风雪无常,却是一动即殇。

18、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19、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20、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

21、与君相向转向卿,与君双栖共一生。

22、我愿提笔画尽天下,许你一世繁华。

23、以你之名,冠我之姓。

24、入目无别人,四下皆是你。

2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26、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27、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28、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29、风追落叶叶追尘,彩云追月月自明。

30、纵我心红如铁,也难融你千尺寒冰。


同仁堂王芳芳


我个人认为最美的故事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必是其一,因为疫情孩子二年级线上上课有幸重温一遍,当年自己学时是学,27年后换了一种角色来理解,那时识其字,这时懂其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简单美丽的画面随着诗词自然的出现在脑海,不像波澜壮阔的大海,不像风景独特的山涧,

因为每个人都见过柳树,它简单而又代表着一种人们向往的季节,向往的生活到来。



品上石国强


我听过的最美一首古诗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

这首诗的名字是《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是不是很简单?但却有着我最美好的记忆。

学这首诗的时候,我还没上学。

那时,妈妈把这首诗念给我听,还亲手在本子上画了一幅画。

妈妈逐句讲给我。

妈妈:看看山有没有颜色啊?

我:有啊!

妈妈:有没有小河?

我:有啊!

妈妈:河里有没有水呢?

我:有啊!

妈妈:岸边有没有花呢?

我:有啊!

妈妈:现在什么季节?

我:冬天。

妈妈:画里面的春天还在不在呢?

我:这个,......在呢。

妈妈:鸟儿在不在?

我:还在啊。

妈妈:你用手赶它,它飞了没?

我:没……

妈妈:这就是画啊……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

每当想起这首诗,就仿佛看见我们母子在书桌前亲切的场景,那种感觉难以名状。

一首诗,四句话,勾勒出美丽的图卷。

一首诗,一段情,记叙着难忘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