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關於小米與華為之間的糾葛都是老生常談就不贅述了,近日小米10的發佈搞得熱火朝天。於是出現了一批唱衰小米的群體,這也是歷代小米產品發佈常有的事。而小米最好的反擊則是今天早上小米10首賣,支付金額一分鐘超過2億元,用戶用真金白銀投票說明了一切。確實小米10可以說是小米跨時代的產品,質量自然不用說。但是在業內專業人士眼裡卻對小米10的未來的市場表示擔憂。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有人會說是那時因為華為P40馬上就來了,加上之前爆料的信息來看他們所支持的華為有那個實力。但是根據小編仔細分析之後,小米10未來的市場很有可能收到阻擊,但是不會是華為P40,而是號稱性能小鋼炮的iPhone9!可能有人看到是iPhone9之後會哈哈大笑,因為對比了同價位的安卓手機,很多人對iPhone9的性能配置不屑一顧。確實同樣的價位安卓手機可以實現AMOLED顯示屏、超級快充、多攝像頭等各種更高端配置。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但是在小編看來,iPhone9除了配置之外雖然在如今時代毫無亮點,但是依然有很廣闊的前景。如果有關注小編的可以看我之前的分析,蘋果作為全世界做大的手機經銷商其對市場變化的觀察可以說是細緻入微的。iPhone11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沒有5G,設計沒創新甚至很多評測機構列舉了iPhone11的種種“罪狀”,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其真香定律。由此可見作為精明的商人蘋果是不會做賠本的生意的。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根據小編調查歷往的數據顯示,在如今全面屏氾濫的年代依舊有超過一億的用戶在使用iPhone 6系列,如果加上iPhone7系列那麼這個數字更加龐大。這也曾經被稱為庫克最為頭疼的事,而事實也證明在促使用戶換機上蘋果也是煞費苦心。而這些人遲遲不換機的原因始終都是哪怕是好幾年前的iPhone6依然能滿足他們的日常所需。在小編通過貼吧發佈調查貼總結之後,這類人大多數是二三線城市企業的中層或以上的高管,遊戲娛樂往往他們不追求,所以即使落後好幾代了但是使用卻絲毫不耽誤。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倘若實在是影響使用了那麼在他們眼裡iPhone7或者iPhone8依然是首選。除此之外,iPhone歷代產品的指紋識別帶來的方便也大大超越了面容識別,且三段式設計讓整機更牢固堅強。最後是因為熟悉且習慣了iPhone的生態體系致使他們也不願意轉向安卓陣營中去。而iPhone9的到來,本意就是為這些固定的用戶群體提供換機。強勁的A13芯片熟悉的IOS系統,在外觀上也符合這些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iPhone9的售價僅3000不到,甚至低於全新的iPhone8,所以不僅僅是性能還是價格都足夠吸引人了。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之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給出的報告顯示,蘋果供應商也在儘量減少疫情影響。 但是據外媒報道稱,富士康已經恢復了鄭州工廠生產,預計2月底恢復中國地區50%的產能,並計劃在3月份繼續恢復至80%,這對蘋果來講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於小米10以及即將發佈的華為P40來講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個產業鏈中的區塊企業都還未復工,產能成了困擾各大廠商的難題。前期小米10雖然風頭無兩,但是因為產能的關係也會出現搶不到的情景,雖然在華為的粉絲群體眼中看來是小米搞的飢餓營銷,但是產能是擺在那裡的。對於參與搶購的消費者雖然不會造成輿論上的引導,但是也會消耗消費者的耐心。而華為P40的情況同樣不樂觀,作為群眾捧起來的企業如果不能及時供貨小編估計也說不過去吧。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再加上iPhone11首次降價的策略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很好的證明在購機選擇上iPhone依然是客戶心中的首選。2019年第四季度的手機銷售,憑藉iPhone 11的降價策略蘋果實現了反超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其次無疑說明iPhone銷量下滑的最大阻礙並不是國產搞的那些花裡胡哨的所謂的“黑科技”,而是價格!遙想去年9月10日之前,大家各種看衰 iPhone 11系列,缺少5G、沒有創新,媒體羅列了各種缺點。但低價的iPhone 11一經上市就成了“真香機”。完美的解釋了這個問題。

小米10或將遇強敵,不是華為P40,而是人稱小鋼炮的iPhone9

最後就是蘋果嘔心瀝血打造的生態在消費者心中無法被取代,甚至很多人表示iPhone的每代產品雖然沒有國產那般花裡胡哨,但是每代產品都是十分的成熟。在iPhone產品面前國產就好比是一個偏科的特長生一樣,雖然在某一方面成績斐然,但是最終也會嚐到其他方面不足帶來的後果。而國產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最終走向蘋果,雖然單比某個功能不是最好的,但是綜合起來發現他的成績卻是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