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言論:各國央行態度相較基本面更為鴿派

全球經濟增長轉向復甦已經是老生常談。自去年秋季經濟增長企穩以來,市場顯然已對經濟背景改善有所消化,並且對風險事件保持了彈性 (截至目前,點擊 )。另一方面,全球各大央行並沒有那麼快轉向對經濟增長更加樂觀的看法。這種根深蒂固的鴿派態度一直是風險資產的順風車,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完全意想不到的風險之際。

我們評估了央行在週期內三個不同時間點關於經濟增長的言論:全球經濟增長局部高峰時 (2017年12月),全球經濟增長在長期下滑後跌破趨勢值的時間(2019年5月)以及最新讀數(2020年2月),這是全球經濟增長觸底大約四個月後。圖1顯示了這三個時間點的全球,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歐元區、日本和美國的經濟增長因子。

圖1: 深數宏觀(DeepMacro)全球、澳大利亞、加拿大、歐元區、日本以及美國的經濟增長因子,2017年1月-2020年2月(十年平均值標準差)

央行言論:各國央行態度相較基本面更為鴿派

來源:深數宏觀(DeepMacro)

圖2顯示了在週期中這三個時間點的深數宏觀(DeepMacro)央行鷹鴿偏好指數-經濟增長(CBBI-G)。央行鷹鴿偏好指數-經濟增長(CBBI-G)是我們機器驅動分析的對央行在經濟增長方面的言論(包括政策會議聲明、新聞發佈會、政策會議紀要或演講)是積極還是消極的觀點。

代表2017年12月週期峰值CBBI-G水平的紫色圓點是各個國家的最高點(最積極)。這和我們預料的一致。在那時,全球經濟經歷了持續高於趨勢的增長。當全球經濟增長跌至趨勢值以下時(紅色圓點),各國央行的言論也開始下降。這也符合直覺。當時,很多央行都在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或是轉向更為寬鬆的政策。

然而,去年秋季開始的全球經濟增長企穩並沒有促使央行普遍轉向更為積極的言論,大多數主要央行(日本央行除外)的CBBI-G 仍相當接近於經濟增長下滑時的水平。儘管日本在整個組別中的經濟增長最弱,但日本的該指數仍有所提高。這可能與日本央行試圖通過積極的言論來平衡銷售稅上調的影響,以維持市場消費情緒有關。

圖2. 深數宏觀(DeepMacro)央行鷹鴿偏好指數-經濟增長,2017年12月,2019年5月和2020年2月6日(積極偏好淨百分比)

央行言論:各國央行態度相較基本面更為鴿派

來源:深數宏觀(DeepMacro)

注: 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央行鷹鴿偏好指數(CBBI-G/I)表明央行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的淨積極或淨消極鷹鴿偏好。指數表明央行表達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積極”(是在數量含義上的,即上升、增加、穩固等,而不是在規範意義上的“積極”)觀點的信息聲明的淨百分比。該指數取每類信息的淨百分比鷹鴿偏好的平均數,然後取其總和。政策聲明、新聞發佈會和政策會議紀要保持不變,直到下一次發佈同類信息;對於聲明來說,指數有42天的移動平均數,這接近政策委員會的會議間隔

央行滯後於週期並不罕見。然而,我們確實認為最近的謹慎態度是值得注意的。即使在美國,經濟自去年秋季以來一直穩步增長,美聯儲對經濟的態度還是較為鴿派。儘管美國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但美聯儲更有可能讓通脹維持在略高的水平,而不是轉向緊縮。在全球其它央行的言論中也存在類似的偏見。

各國央行謹慎的基本態度與評估有關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 查看深數宏觀(DeepMacro)關於該病毒對經濟影響的每日追蹤)風險升級的潛在反應相關。鑑於各國央行都在評估維持剛剛開始的復甦所面臨的風險,如果形勢惡化,我們預計各國央行都會迅速做出反應。


<code>深數宏觀(DeepMacro)由華爾街資深經濟學家和IT界著名數據科學家創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量經濟數據,將其量化為經濟增長因子、通貨膨脹因子、全球投資風險因子等指標,預測全球宏觀經濟趨勢。全自動的算法系統利用“大數據”在官方數據發佈之前,分析經濟狀況並獲取對市場重要但官方數據未能很好覆蓋的數據。基於這些指標,深數宏觀(DeepMacro)構建了各種資產類別的中期投資組合,包括短期利率、外匯和全球資產配置,都取得了很好的業績。深數宏觀(DeepMacro)與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包括主要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全球對沖基金等密切合作,提供付費內容、專有指標和諮詢服務。有關更深入的數據分析和專業解釋,請聯繫[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