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文|和佛赏花去

久视,不是长久地注视的意思,在古代是指长生不老的意思。它是武则天称帝后的第11个年号。久视元年,也就是公元700 年,武则天设置了一个神秘的机构——奉宸府。这个机构是干什么的呢?其实之前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控鹤府。看起来是一个研究学问的地方,实则就是武则天的后宫。如武则天著名的两个面首张氏兄弟——张易之、张昌宗都在这里。为什么改奉宸府呢?是因为大臣狄仁杰上书,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玷污皇上您的​盛名。武则天无奈只得撤销了控鹤府,这就在这一年,狄仁杰过世。武则天马上改名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就是这样一个乌七八糟名声不好的地方,居然有一位唐朝大诗人主动向武则天自荐自己要去奉宸府。这位大诗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他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与我们熟知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由此可见他的诗文水平之高。都说文人清高,但此人在政治上却是一个趋炎附势的投机分子,其人品更是低劣到遭人唾弃。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也是初唐诗人,他有一首诗叫《代悲白头翁》,其中有个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朝以后不少著作,都引用这两句。即便现在,我们写文章还借用此句。相传,这首诗是宋之问第一个看到的,赞不绝口,心生妒意。当时宋之问的名气远比刘希夷大,便要求刘希夷,把这两句让给自己。刘希夷碍于亲属关系,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毕竟是自己心血,实在难以割爱。谁知,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伙同家丁,趁刘希夷不注意之时将他抓住,用土袋压死刘希夷。可怜才华横溢的诗人去世时还不到30岁。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宋之问有才学,长相俊美,口才好,是有名的辩士。但他一心想着当官。为了讨好奉宸令张易之,不仅为他代笔写文章给武则天,甚至为张易之“奉溺器”(端尿盆)。后来,二张被杀,武则天去世,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偏远之地。他难以忍受蛮荒之地的生活,偷偷逃回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一天,他偷听到张仲之与人密谋要除掉朝廷重臣武三思,宋之问马上告诉了武三思,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反受提拔。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武则天大权在握时,宋之问不仅向武则天自荐到奉宸院,还写了很多赞美武则天的诗,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有一次,武则天、上官婉儿等游览洛阳的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由上官婉儿负责裁定。结果左史东方虬最先写成,被武则天赐予锦袍。而宋之问的诗第二个写完,上官婉儿和大家都认宋之问这个更好,于是,武则天龙门夺袍赐给宋之问。之后,武则天还真的让宋之问进入奉宸院,担任供奉的小官。宋之问当然渴望像二张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一飞冲天。但是,尴尬的是,武则天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才子,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这是宋之问的隐疾,就连他本人也没想到女皇是因为这点没看上他。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上再次站错队的宋之问被赐死于桂林。


武则天的奉宸院名声不好,唐朝大诗人为何自荐,一身体隐疾被嫌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