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没有当丞相?

南渡唐后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伯温就是个恰当的宰相人选。

比如,足智多谋的姜太公,就当了文王武王的宰相。足智多谋的管仲,就当了齐桓公的宰相。同样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就当了刘备的宰相。还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聪明人,都当了李世民的宰相。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很聪明,因此就算只懂得“半部论语”,他也依然能当赵匡胤兄弟的宰相。

刘伯温自然也是足智多谋的人。不但是足智多谋的人,而且是神机妙算的人。民间更是把他和姜太公、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他们三人是古往今来能够“窥破天机”的人。

(刘伯温剧照)

那么,姜太公、诸葛亮都当了宰相,为什么刘伯温偏偏没有当成宰相呢?

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说起来,朱元璋不是不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两次提出让刘伯温当宰相。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最主要的宰相是李善长。但是很快,朱元璋就不满意李善长了。所以就对刘伯温说,他想把李善长给换掉,问刘伯温行不行。刘伯温当时回答的是,宰相相当于房屋的栋梁,如果把房屋的栋梁给换掉了,房屋就有垮塌的危险。因此他反对朱元璋撤换李善长。朱元璋说,你可以来干啊,我想让你当宰相。刘伯温说,不行啊,我这个人有点嫉恶如仇,说话直来直去,我这样的人,不适合当宰相。

第二次是朱元璋把李善长拿下来以后,他又找刘伯温去商量,谁适合当宰相?朱元璋给刘伯温列举了胡惟庸、杨宪、汪广洋三个人。问这三个人适不适合?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三个人都有毛病,都不适合。要是当了宰相,将来一定会犯错误,说不定还会把国家这条大船给掀翻。

朱元璋又说,说来说去,也就你最适合了,你来当宰相吧!刘伯温还是那句话,说我真的不适合,我的这种性格,真的不是当宰相的料。

(朱元璋剧照)

那么,我们就想问一句,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都推脱。是不是刘伯温真的不想当宰相啊。

不是的。对于古代的士人来说,拜将封侯,出将入相,封妻荫子,是他们的梦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否则的话,当初他也不会出山,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了。

那么,刘伯温没有接受宰相职位,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他直来直去,说话不拐弯呢?

显然并不是。

刘伯温是谁?他是古今少有的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肯定都是会说话的。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聪明人不会说话的。显然,刘伯温这样说话,只是一个托词,一个借口而已。就像我们在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谈到自己的缺点,都会说一句“性格不好,比较急躁,容易得罪人”一样,都是一种托词的话,委婉的话。

那么,刘伯温并不是性格急躁,他为什么却说自己性格急躁呢?

我认为,刘伯温之所以不答应当宰相,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什么。

(李善长剧照)

他发现了什么呢?

虽然那时候朱元璋才建国不久,刘伯温其实已经发现了,朱元璋这个人的权力欲望极强。他就算当了皇帝,他也希望把所有的权力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不放给别人。

而宰相这个职位,正是一个和皇帝分权的部门。

当朱元璋第一次和刘伯温说起,对李善长不满的时候,刘伯温可能只有隐隐感觉朱元璋有这个心思,但并不确定。他并不觉得李善长有什么不对,何以朱元璋要把他拿下来呢?所以当时他极力劝阻朱元璋,不要撤换李善长。同时,当朱元璋说要把宰相给他的时候,他肯定是不可能答应的。

不过,当朱元璋第二次和刘伯温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刘伯温已经完全明白了,朱元璋并非不满意那些当宰相的人,而是根本就不满意宰相这个职位。因此,虽然朱元璋连说了三个人,他都说这三个人不合适。他明白,说这三个人合适,不是让他们当宰相,而是让他们送死,他自然不会这样做了。

后来朱元璋说让他当,他自己也是不愿意的。他还想多活几年,怎么可能就去当宰相,白白送死呢?

由此可见。并不是刘伯温不想当宰相,而是朱元璋的宰相,根本就是一个坑。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中国几年的历史上,智慧和谋略最受后人推崇的,当属汉之张良、三国之诸葛亮和明之刘伯温三人。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辅佐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平定天下,功勋卓著,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多次被朱元璋称赞为“吾之子房也”,将其比喻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民间的神秘和高深,甚至超越了前人张良和诸葛亮。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却只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这些没有实权的闲散之职,爵位也仅仅是诚意伯,连侯爵都没封上。那么如此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谋之士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当上丞相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及丞相的职权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官职架构和体制的设计,基本上沿袭元朝的旧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中书省门下设六部,中书省总揽国家行政大权。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由丞相总摄,权力居百官之首。中书省丞相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参知政事为从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侍郎为正四品。由此可以,六部的最高长官尚书,与丞相的品衔,相差好几个等次。由此可见,丞相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力仅次于皇帝一人之下,居所有群臣之上。

关于丞相的职能,汉初丞相陈平,与汉文帝的对话中,有一段精准的描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

丞相的职责,对上是辅佐皇帝,理顺各种关系;对下是协调各级官员,使其各司其职 ;对外则是镇抚诸侯和外邦;对内则要规划各项大政方针,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丞相这个职位,虽然历经了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但总体职权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到明朝初期,丞相的职权甚至超过了汉代的丞相。

从明朝中央官职体系的设置和丞相职能职权来分析,担任明朝丞相的人选,一定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要皇帝绝对信任。丞相总领百官,权力集中,必须是皇帝绝对信任和放心的人,否则一旦与领兵的将领暗中勾结,天下就危险了。

二是要资历绝对老道。明朝建立时间不长,一大帮打天下的骄兵悍将、功臣元勋,都正处在各个关键的位置上,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定是资历比这一帮开国元勋都要老,只有如此才能镇得住。只有镇得住这些元勋宿将,新生国家的一切政策方针,才能顺利实施下去。

三是要协调能力一流。丞相有一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沟通好各个利益集团,保持帝国正常运转。所以,丞相不但要资历老威望高,还必须要为人灵活,善于协调,长袖善舞才能胜任。

如此来看,一个新兴帝国的开国丞相,其实不需要选择,是在帝国建立的过程,自然形成的人选,就如同汉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萧何,不会是张良,也不会是陈平;明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李善长,绝不会是刘伯温。

明朝初期的朝廷政治形势分析

大明帝国开国之初,除了一大帮开国元勋,自恃与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勋,并占据着朝廷的各个重要职位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政治形势,就是淮西集团的存在。

淮西集团,都是一帮从起事之初,就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又与朱元璋是老乡,都来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乡音、共同的习俗,以及在战斗中凝结成的生死情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些人,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占据了明朝开国功臣的大多数。与此同时,处在高层的淮西元勋宿将的下面,还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布整个朝堂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和职位,盘根错节、利益攸关,自成体系。

这些人与皇帝朱元璋关系亲近,深得宠信,同时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建立之后,他们成为了朝廷的新贵,被称为淮西集团,像李善长、徐达、汤和、蓝玉等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团的人。这些人,绝大部分自认为与朱元璋的感情深厚,开国功勋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团中公认的领袖人物李善长、徐达等,其他人谁都指挥不动、协调不了。刘伯温对此,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当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生出不满之意后,几次打算换相时,刘伯温都极力劝阻。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明史—刘基传》

所以,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从帝国的正常运转的要求来选,必须是也只能是淮西集团中的领袖人物,而刘伯温恰恰不是淮西集团中的人,他来自另一个与淮西集团相对立的浙东集团,这也决定了刘伯温无缘丞相之位。

刘伯温自身的缺陷分析

刘伯温虽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关的战略方针,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绩。但,人无完人,刘伯温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一是书生意气。刘伯温十四岁入府学读书,十七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二十三岁高考元朝的进士。他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智谋大臣,同时也是明初的文化鸿儒,他融会理学诸派而又以儒道互补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所以,刘伯温原本是一书生,书生的清高、寡欲,不食人间烟火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成为他不可能成为丞相的一大缺陷。

二是性格耿直。刘伯温性格过于耿直,刚正不阿,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主管御史台时,对待像李善长这样的帝国第二号人物,也毫不留情。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各种利益的丞相,这样的性格将成为致命的缺陷。

三是不善交际。由于书生的清高和耿直的性格,使得刘伯温不愿意与朝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不善于与各种性情各异的人士交际往来,只能是独自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门前冷落鞍马稀。而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群打交待,也是做好丞相工作的必要条件。

刘伯温没有当丞相的志向

以刘伯温的超人智慧和卓识远见,早已洞察了朝堂的种种危机,功臣宿将骄横跋扈,皇帝朱元璋的薄情寡恩,也早已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做丞相实则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大火坑。在刘伯温的心中,早就有了归隐山林的打算,他要学越国的范蠡和汉代的张良,功成身退,悠然南山。

所以,朱元璋数次打算让刘伯温为相时,他都非常清醒而又坚决地拒绝了。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明史—刘基传》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明史—刘基传》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洪武四年,刘伯温便主动向朱元璋辞官,得到了批准,被赐归老于乡,在老家乡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闲云野鹤。

综上所述,刘伯温没能当上丞相,着实与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无关。


晨风晓月趣历史


导语:

刘伯温堪称帮助朱元璋建国的第一军师,也是公认的聪明人,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可是为什么刘伯温偏偏做不成大明王朝的宰相呢?

不管宰相做不成,就连爵位,刘伯温都是比较低的,连个侯爵都混不到,朱元璋只给了他一个诚意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名,刘伯温的档次的确不高。

功劳如此大的刘伯温,是不是也忒不受待见了?难道说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的关系不好?如果不好的话,以朱元璋的尿性,我看直接杀了比较快。

01朱元璋集团的人才,都是淮西将领居多。

我们看历史上创业的皇帝,基本上都有一帮老乡帮忙。比如说刘邦起义的时候,功臣大多数都是沛县的老乡,有些还是他的发小。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身边除了几个要好的发小以外,还有一帮出色的老乡。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明史》

所以说朱元璋集团内部的淮西将领是比较多的,他们占据了开国功臣的大多数。而这些人手底下还有淮西子弟,一层层下来,整个朝堂有一大半都是淮西人在做官。

淮西人自然不服气其他地方来的人管理他们,除了朱元璋能管得住他们外,还必须要选出一位能够管理淮西将领们的丞相来。

  1. 刘伯温是哪里人呢?他是浙江青田人,俗称浙东人。虽然跟淮西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可是却有着本质区别,至少身边的朋友都不是一类人。
  2. 他一个浙东人,还就真的没办法管理这些淮西将领。这帮人嚣张跋扈惯了,又有一个庞大的家乡群体作为保护伞,所以他们压根就不可能鸟刘伯温。
  3. 淮西人只能让淮西人来管理,所以德高望重的淮西老臣李善长就出现了。他作为淮西人中,少数执掌文职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称之为自己的萧何。

可见李善长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李善长充任这个丞相,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李善长之后的丞相汪广洋是江苏高邮人,胡惟庸是安徽濠州人,这些人基本就在一个团体里活动,那就是淮西团体。

这就好比一个村的村长,只能由村民们从自己村子里选出来,而不能由镇上空降一个外地人下来,即使空降下来,也很难做工作。

02朱元璋要废掉宰相制度,不让刘伯温上是为了保护他。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40岁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了一统天下的帝王。所以他的精力非常丰富,完全具备自己一个人处理朝政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丞相的存在就成为了掣肘朱元璋行使皇权的重要障碍。所以朱元璋必须要想一个彻底消灭丞相制度的办法。

  1. 这个时候如果让老实人刘伯温去做丞相,岂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朱元璋看人非常准,所以他安排李善长做丞相,希望李善长会犯错误,从而使得朱元璋有理由把他拿下,顺带着消灭丞相制度。
  2. 可惜李善长也是个老谋深算的主,他伪装起来,谁也发现不了。所以暂时李善长逃过一劫,而胡惟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3. 胡惟庸成为丞相以后,朱元璋立刻意识到,这小子肯定会放炮。所以朱元璋对胡惟庸几乎采取了不管不问的态度,让他随意治理大明朝。

没想到胡惟庸还真就嘚瑟了起来,开始胡作非为起来。胡惟庸也就是胡作非为的庸才罢了,他想不到自己跳进了朱元璋设下的圈套。

在他胡作非为的时候,朱元璋正在暗处悄悄盯着他。等到时机成熟以后,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一把拿下,胡惟庸连同相关等人一共三万多人被诛杀。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明史》

而宰相制度,也被朱元璋成功废除。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宰相,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可怜的是,刘伯温就是在胡惟庸胡作非为的时候,被他给毒死的。

03朱元璋了解刘伯温的清高,不适合处理群臣关系。

朱元璋看人非常准,他明白刘伯温是一个读书人,而且是前朝的进士,有一种清高的气质在身上。因为刘伯温的学问比李善长高,所以李善长非常嫉妒刘伯温。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明史》

这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臣子之间的斗争,完全有利于主公本人。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刘伯温却不愿意接招。

  • 不管李善长怎么挑衅,刘伯温都跟个没事儿人一样,这就让人有些不能理解了。后来朱元璋才明白了过来,原来刘伯温是不屑跟李善长斗,这没什么意思。
  • 因为刘伯温清高的性格,使得他压根就没办法管理好文武百官。试想一下,一个清高之人,但凡遇到一些他瞧不上的人,理都不理,这种性格能管理好鱼龙混杂的文武官员吗?

当然是不能的,能够成为宰相的人,一定要是一个脸皮厚,手段狠,人缘好的人。李善长的确是不二人选,李善长选出来的淮西后起之秀胡惟庸也当仁不让。结果这两个人都被朱元璋给杀了。

总结:朱元璋对刘伯温属于又爱又恨。

刘伯温清高的样子,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有时候朱元璋甚至认为,刘伯温连朱元璋本人都瞧不起。这就有点严重了,毕竟瞧不起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瞧不起朱元璋。

好在朱元璋足够聪明,他看出了刘伯温身上的清高,纯粹是一种精神气质,跟瞧不起朱元璋是完全不沾边的。

不过别的大臣见到朱元璋都要拍马屁,可是刘伯温什么话都不说,到底还是有点不自在。所以朱元璋不喜欢用刘伯温这个人。

他知道自己不喜欢刘伯温,那其他人就更加不会喜欢了。所以朱元璋让刘伯温管理御史台,天下言官都归刘伯温管理,骂人的差事交给了他这么一个没什么人缘的人,的确是一件好事。

很显然刘伯温没什么人缘,而且比较清高,自然可以不用顾及任何人的颜面,做御史看来是他最合适的工作。


江湖小晓生


朱元璋询问刘伯温宰相人选之事,刘伯温前后推荐了三个人,李善长,杨宪,汪广洋,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来,刘伯温对这三个人的看法是极为准确的。因为朱元璋这一次固执的坚持己见,先后任命了这三个人做宰相,结果证明他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不长都被撤换掉了。朱元璋听到刘伯温对这些候补人选都不满意,就说到:“我也知道满朝的大臣才学没有一个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们都不合适,那这个宰相还是由先生你来做好了。”

刘伯温一听,心里就是一颤,他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国前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但是在建国之后,这种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所以他不敢显露丝毫的治国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满而招来杀身之祸。

这时,他听出朱元璋话语中的试探意味,连忙回答说:“陛下有所不知,当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处事冷静,我的个性却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国家。而且我的身体不好,也怕不能承担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负陛下的嘱托。”他婉转拒绝了朱元璋让他当宰相的要求,并且劝皇帝不要急于一时,应该去细心寻访人才,天下之大,总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刘伯温终于如愿回到家乡隐居,不见世人,过了几年太平逍遥的日子。朱元璋还是时常写信给他,问一些问题,他也仔细的逐条解答回报。因为刘伯温始终不肯接受皇帝的赏赐,朱元璋就命令减免刘伯温家乡青田的税收,说是让当地的百姓都记住这是因刘伯温而得到的恩惠。在朱元璋的众多功臣中能得善终而不连累亲族的人,刘伯温是极少数中的一个,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神机妙算之功了。


拓土开疆


刘伯温是朱元璋开创大明江山的奠基人物,尤其是其足智多谋的个人形象与西汉的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后人亦时常将他们三人并列而津津乐道。但是为什么如此才华横溢的刘伯温在明朝建国之后并没有能够成为朱元璋的丞相呢?

一、丞相的职责

既然要谈当不当丞相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弄清楚丞相这个官位的职责。实际上丞相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职责任务是不同的,但是这里我们单以明朝的丞相来加以分析。在明朝,丞相总摄朝政,是行政官员中唯一的正一品,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其地位仅次于当朝皇帝!

那么在具体任务上,“总摄朝政”实际上也就是辅佐皇帝处理所有的政务。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关键就在这个“辅佐”之上!

所谓“辅佐”可不是单纯出出主意那么简单,而是要在既定方针确定之后,帮助皇帝把事情顺利的落实下去。那么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了:

首先要协调各方的关系,对内使文武百官政令畅通,国家机器才能够正常的运转;对外要把控国家整体的外交,从而使自己的国家时刻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

其次要善于谋划,在辅佐皇帝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思路,事情出来了应该怎么办,谁来办,办到什么程度?这些环节都要想清楚。

最后还要承担繁重的日常事务。既然是总摄朝政,那么必然就需要处理日常方方面面的事务,事无巨细、劳心劳力是一种常态。

好,实际上说到这里,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丞相这个职务与刘伯温那般“道骨仙风”的形象有些格格不入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政治层面,刘伯温不适合为群臣之领袖

这里就要说一说朱元璋阵营内部的派系问题了。朱元璋创业之初依靠的是“淮西将领”,实际上这是朱元璋所依靠的根本力量。随着朱元璋的实力逐渐壮大,后来浙东集团投入到了朱元璋的阵营,于是浙东集团便成为了朱元璋阵营内部唯一能够与淮西集团抗衡的实力,于是双方开始了针尖对麦芒的斗争。

而非常不巧的是,刘伯温本人恰恰是浙东集团的领袖!如果刘伯温当了丞相,也就是百官之首,那么首先不服气的就是淮西集团!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注定了朱元璋不会选择刘伯温:

一是淮西集团毕竟是朱元璋的老班底。无论怎么说,淮西集团终究还是朱元璋的“本家”,也就是朱元璋执政的基础。如果自己的执政基础崩塌了,那么皇帝的位置坐不坐得稳就是个问题了!所以,做为一个统治者,他首先一定会优先考虑照顾好自己的执政基础,至于能力、资历等问题都是退居第二位的。

二是淮西集团存在着领袖级的人物。若果说淮西集团没有可与刘伯温匹敌的人物,那么朱元璋让刘伯温出来镇场面原本也是一种选择。但是非常不巧的是,淮系集团不仅有领袖级的人物,而且是完全可以与刘伯温匹敌的领袖人物——李善长!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比刘伯温早,创业过程中几番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尤其是朱元璋在前方作战而他在后方负责各方保障,其功劳可以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当初刘邦可是选了萧何当丞相,而不是张良,所以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吧!

三、性格层面,刘伯温不是左右逢源之人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刘伯温个人层面的问题。刘伯温为人有着中国知识分子典型的“傲骨”,为人清高,不屑于与他人沆瀣一气。这一点在刘伯温主管御史台与李善长交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性格层面讲,刘伯温不适合当丞相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容易制造矛盾。这样一个人如果主管的是监督部门,自然可以做到“眼里不揉沙子”,不打折扣的完成上级的领导意志。但是,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让他去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恐怕不仅不能够让关系更融洽,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大家矛盾更尖锐。

二是造成效率低下。那么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的丞相对于方方面面的政务都必然会有所涉及。如果让刘伯温这样的人来统领群臣的话,大家干起事情来必然处处是门槛、事事必较真,制造部门间的矛盾还在其次,更可怕的是会让国家的整个行政效率低下!

三是会被架空。刘伯温的性格特征导致其难以与大多数官员打成一片,这样的人统领全局时间一长,往往会导致大多数人都站到其对立面。一旦这些负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会造成激烈的反弹,极有可能是下边六部尚书合起伙儿来自行其是,而刘伯温的政令反而成为了一纸空文。

四、为政层面,刘伯温不是事无巨细之辈

接下来我们再从刘伯温的为政风格来分析。刘伯温为政与西汉时期的张良极为相似,两个人一方面擅长于宏观层面的战略谋划,一方面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屡屡出奇计解决关键性问题。这是两人的突出特点,是常人难以企及之处,但这同样是两个人的缺点。

也就是说刘伯温与张良在统筹兼顾和具体执行层面能力并非一流。简单的讲,张良的战略规划出来了,具体实施要靠韩信一刀一枪的打出来,后勤保障的钱粮要靠萧何一分一毫的凑出来;同样,刘伯温出主意可以,规划宏观政策可以,但是在环节把控、细节处理以及具体执行层面就不行了。

做为国家的丞相,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于常态化的政务处理,这是一种琐碎、繁重又讲求执行力的工作,往往需要的是事无巨细的耐心琢磨,而非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所以刘伯温在为政层面同样不适合当丞相。

五、附加一项,刘伯温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思

最后,小编还要说一点,那就是不当丞相实际上也是刘伯温自身的考量。这一点在《明史》当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那么为什么刘伯温自己会推辞丞相呢?这当中一方面其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当丞相,而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刘伯温看透了朱元璋的想法。

朱元璋在想什么呢?大家可以去看看后面发生的“胡惟庸案”!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之人,他从一开始便极为反感华夏历届王朝所逐渐形成的“王权”与“相权”的二元政治。这一点从其后来将“胡惟庸案”扩大化,大肆诛杀朝廷官员,并最终废除丞相制度的做法可以基本确定。

那么既然朱元璋从根子上就不喜欢丞相,那么谁要去当这个丞相,那岂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吗?所以当上丞相的李善长和胡惟庸个个都没有好下场!刘伯温正是因为其“神机妙算”,所以一眼便看准了朱元璋的心思,他当然不会自己往枪口上去撞。所以他自己也是不会去当这个丞相的。只是刘伯温没有想到,他虽然没有撞上朱元璋的枪口,但是却最终死在了当上丞相的李善长手中,一切都是定数!

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我是华夏问长安,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喜欢我,就关注我!


华夏问长安


前言: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通晓经史、天文、兵法,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朱元璋听说他的才能之后,便多次请他出山作自己的谋士。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次建言献策,先后帮助朱元璋平定了张士诚、陈友谅等割据势力,推翻了元朝,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明朝开国的“第一军师”。因此后世常常将他比作诸葛亮,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功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却没有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职位,只是封他做了御史中丞,而且爵位也只是给了他一个“诚意伯”。相比于李善长、徐达等人的韩国公、魏国公来说,档次低了很多。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封“第一军师”刘伯温做宰相呢?

一、李善长比刘伯温更早追随朱元璋

李善长追随朱元璋的时间比较早,早在刘伯温出山之前,李善长就已经追随朱元璋了,那时候的刘伯温还赋闲在家。此时正值朱元璋刚离开濠州独自发展,还没有什么名气,可以说李善长与朱元璋是一起白手起家,共同创业于危急。

而且,李善长本人也是机智过人,富有谋略,才能也是一流的。朱元璋在前线南征北战的时候,李善长就负责整个后方的所有事情,把后勤工作干得非常出色。早在朱元璋自封为吴王的时候,就让李善长做了相国。

所以,相比于刘伯温来说,李善长更早追随朱元璋,是朱元璋集团的后方总指挥。正是因为李善长将整个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才能在前线专心打战,扩大地盘。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让李善长做了宰相,在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时候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他做了韩国公。

二、刘伯温不属于“淮西集团”

汉高祖刘邦有沛县的功臣集团,比如樊哙等都是刘邦一个县的老乡。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淮西老乡集团,这些人和朱元璋都是老乡,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劳。明朝建之后,他们成了朝廷的新贵,被称为淮西集团,像徐达、汤和、蓝玉等将领都是淮西集团的人,而李善长更是淮西集团的领袖人物。

这些淮西集团的人很早就追随了朱元璋,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小股东。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朝廷上一大半的官员都是淮西人,特别是军中将领,基本上都是淮西人。而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跟淮西人不是一个集团的。因此,如果让刘伯温做了宰相,下面这些淮西集团的功臣和将领们肯定不干,刘伯温根本没法管理这些人。而李善长不一样,他是淮西集团的领袖,大家都听他的,所以李善长更适合担任宰相这个职位。

三、刘伯温不适合做宰相

刘伯温的长处是能掐会算,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是一个军师的角色。而李善长除了谋略过人之外,还有超高的协调统筹能力,在朱元璋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他就负责朱元璋集团的整个后方事务,是一个管家的角色。

而且,刘伯温是文人,是个读书人,非常的正直,说话做事不太会绕弯子。这样的性格注定他很难跟朝廷的文武百官处理好关系。而宰相做为百官之首,是一定要处理好朝廷各级官员的关系的。刘伯温这样的性格,更适合做监察一类的职务,所以,朱元璋让他做了御史中丞,监察百官。

四、刘伯温自己不想做宰相

朱元璋曾经两次想用刘伯温做宰相,但是刘伯温都拒绝了。

第一次是明朝建立不久,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不满,想要撤掉他的宰相职务,让刘伯温做宰相,但是刘伯温拒绝了。并且跟朱元璋说李善长功劳很大,又可以协调各级官员的关系,他是做宰相的最适合人选。

第二次是李善长辞官回老家之后,朱元璋又来找刘伯温商量宰相的人选,希望刘伯温来做宰相,并对刘伯温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但是刘伯温又拒绝了他。

刘伯温是个聪明人,他之所以拒绝做宰相是有原因的。刘伯温和李善长的关系并不好,他们发生过矛盾。如果刘伯温做了宰相,势必会遭到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打击报复,所以朱元璋第一次想换掉李善长,让刘伯温来做宰相,刘伯温拒绝了。

李善长辞官回乡后,朱元璋又第二次找到刘伯温商量宰相人选的问题。其实这一次,朱元璋已经有了取消宰相这个职位的想法,但没有说出来,而刘伯温其实已经察觉到了,所以他又拒绝了。后来胡惟庸做了宰相,但没过几年就被朱元璋给株了九族,朱元璋至此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

总结:刘伯温之所以没有当宰相是有很多原因的,当时有李善长和淮西集团的存在,宰相的职务自然落不到刘伯温的头上。再加上刘伯温的性格不适合当宰相,而且因为时局关系他本人也不想做宰相,所以,即使后来李善长没做宰相了,他也没有当上宰相的职位。


李小新吖


说起神机妙算,中国有两个人最厉害,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刘伯温。

有人还会把他们比较一番,比比谁的智商更胜一筹?通常的结果是诸葛亮胜,刘伯温惜败。

诸葛亮是军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有人认为,刘伯温是军师,也是丞相,其实这是错误的,是被电视剧误导了。

真实的刘伯温,连军师都算不上,只能算个谋士,更不是丞相,朱元璋的丞相另有其人,他是李善长。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连个侯爵都没封上,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个“诚意伯”,所任职务只是个御史中丞,相当于副部长,连正的都没干上,可以说是凄惨、可怜、悲哀。

公爵有6人,侯爵有28个,这些人一个一张免死铁劵,还有一人两张的,而刘伯温既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而是一个伯爵,而且连个免死铁劵都没混上,虽然免死铁劵没啥用,但至少是个名誉吧!

可以说,刘伯温这个“诚意伯”,根本没有什么诚意啊!

李善长是丞相,刘伯温是副部长,差的老远老远了,从这可以看出,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心中,根本算不得什么。


况且,丞相不是谁都能干的,首先必须有能力,有情商,有人脉,最重要的一条是自己人,而刘伯温能力不错,情商一般,人脉一般,最为欠缺的是“不是自己人”。

刘伯温是浙江人,李善长是安徽人,而朱元璋也是安徽人,而且李善长追随朱元璋比较早,当刘伯温还在元朝当地方官的时候,李善长已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

谁是自己人呢?当然是李善长了!

而且刘伯温这人情商极其一般,从下面这件事可以看出,刘伯温是个书呆子,政治觉悟很低。

有一天,刘伯温夜观天象,发现火星位移到了心宿位,大叫一声不好,连夜找到了朱元璋,对朱元璋说:“皇上,不好啦,火星移位了,似乎天要降灾了,现在兵荒马乱的,您要不是搞个罪己诏啊?”

当时,朱元璋脸都绿了,气急败坏地说:“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有病啊,我发罪己诏!”。


刘伯温干的是御史中丞,是个言官,专给官员挑刺的,容易得罪人,像刘伯温这样口无遮拦的人,更是把朝中大臣得罪了遍,要不是朱元璋护着他,估计他早就完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刘伯温就是个酸酸的文人,没有大本事,但还算忠诚,所以朱元璋让他干了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也算是人尽其才吧!

至于丞相之位,刘伯温想都别想!


一半秋色


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辅佐朱元璋创建明朝。

刘伯温多谋善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多有贡献。人们比他为诸葛亮。朱元璋也多次称赞他为“我的子房。”

明朝建国以后,封了几十名名公、侯。刘伯温封的是诚意伯。职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来朱元璋要为他晋爵,他坚辞不受。

刘伯温为官清正,执法严而公平。丞相李善长的亲戚李彬犯法,按律当斩。李善长为之求情。刘伯温不予理采,依法斩杀了李彬。因此,李善长恕恨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

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有些不满意,想更換丞相,便找刘伯温谈话。

刘伯温说:"李善长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很高,能调合诸将。”

朱元璋说:"他三番五次说你坏话,你还为他说好话。我想改任你为丞相。"

刘基说:"这怎么行呢?盖房梁柱须用大材,如用细木,房屋就会倒塌。"

朱元璋问:"那杨宪呢?"

刘基说:“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气量。丞相应心平如水,秉公办事。杨宪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那汪广洋呢?”

刘基说:"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狹窄。"

朱元璋再问:“胡惟庸怎么样?"

刘基说:"丞相如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车弄翻。”

朱元璋点点头,说:“确实,只有先生你当丞相最合适了。”

刘伯温说:"我也不行。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这些烦杂事物。如果勉强,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不乏人才,只要皇上留心查找,必有适合的。"

朱元璋没有勉强让刘伯温做丞相,而是依次用了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做丞相,后来这几个人果然都犯了罪,被朱元璋杀掉了。

这就是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当丞相的故事。从他与朱元璋的谈话中,我们了解了,他不仅有知人之明,也有自知之明。他所以未答应朱元璋做丞相,除其他原因外,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习惯,不适合丞相这个职务。他是智慧的,也是诚实的。他在后世赢得极高的名声,不是偶然的。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看刘伯温的爵位‘诚意伯’就知道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了,朱元璋称帝时让刘伯温(元朝旧臣)起草一份告天玺文结果刘伯温把‘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法理变成了继承元朝的法理。朱元璋红巾军出身经过一翻努力打下了一片江山,虽然也曾火并过义军但总体上还是和红巾军军歌唱的一样(有兴趣的人可以搜索一下红巾军军歌)。朱元璋觉得刘伯温在抗元的大是大非上缺乏诚意,所以刘伯温才被封为‘诚意伯’连侯都封不上。


秦牧5


在很多影视剧当中,刘伯温的形象,历来都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当中,刘伯温更是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似乎没有刘伯温,朱元璋就不可能顺利夺取天下一样。

而在正史上,刘伯温虽然不如演义小说里讲的那么离谱,但其自身,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在朱元璋逐鹿天下的过程当中,确实是立下了悍马功劳。

但是,很多人或许会因此而产生一个疑惑。

既然刘伯温这么大本事,为什么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没有做丞相,而是让李善长做了丞相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是一个出身问题

李善长作为开国六公爵之首,是最早就开始追随朱元璋的人。在朱元璋讨平天下的过程中,同样是功不可没。和刘伯温相比,李善长功劳更大,而且更像是汉朝的萧何。

而刘伯温,则是汉朝的张良了。

最早跟随朱元璋,自身功劳又极大,所以李善长理所当然就成为了朱元璋手下,很多出身淮西的官员将领的头目,也既所谓淮西党的领袖。

让李善长做丞相,可以更大程度上安抚人心。若是换做刘伯温的话,那些出身淮西的将领,说不定就要闹情绪了。

其次,是刘伯温的背景问题。

实际上,刘伯温在进入朱元璋麾下之前,还曾经在元朝做过官。当年刘伯温是实打实的元朝进士,凭借科举出道,做了江西高安县的县丞。后来因为得罪了县内的豪强,才被迫辞官而去。直到又过了几年之后,才进入朱元璋帐下,为朱元璋效力。

这个经历,也是他无法做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明朝开国年间,和刘伯温一样,出身元朝旧有官吏的,其实大有人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都是出自浙东,所以也被称之为浙东派。

如果刘伯温做了丞相,就等于是浙东派掌了权。让前朝遗老们,主掌国家的主要权利,这显然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

最后,还有一个资历问题。

和最早就跟随朱元璋的李善长相比,刘伯温是半路出家,半路加入朱元璋麾下。单凭资历的话,刘伯温是远远比不过李善长的。要论资历,也该是李善长做丞相。

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就算刘伯温本人智慧极高,谋略超过所有人,想要做丞相,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