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抗疫一線的青春力量

這場疫情來的突然。面對嚴峻複雜的防控形勢,阜陽市廣大青年群體衝鋒在前,戰鬥在抗疫第一線,用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近這些青春面孔,傾聽他們的抗“疫”故事。

95後護士:

奮戰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2月10日上午7點多,潁泉區行流衛生院95後護士李雪婷、潘雪穿上防護服,拿著早餐,進入行流鎮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為27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送早餐、測體溫,並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

為做好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月6日起,行流衛生院承擔起密切接觸者醫療防護、健康觀察的重任。接到通知後,工作積極、責任心強的李雪婷和潘雪經過相關培訓,立即參與到集中隔離點的工作。

除了送去一日三餐、測量兩次體溫等工作,李雪婷、潘雪還要重點注意密切接觸者的思想變化,做好心理疏導。對於一些老年人,兩名姑娘耐心地教他們使用溫度計、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洗手消毒、日常防護事項、搜索電視節目等,並留下手機號碼,接聽健康諮詢。

“我們是醫護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守護大家的健康。只要我們攜手同心,就一定能打贏這場阻擊戰。”李雪婷、潘雪堅定地說。

90後輔警:

築牢高速道口安全線

“您好,請出示通行證和身份證配合檢查。”連日來,臨泉縣公安局交管大隊楊小街中隊輔警陶仁斌,一直在S12滁新高速臨泉道口忙碌。看到本地車牌,攔下檢查證件;看到外地車牌,耐心勸返。

26歲的陶仁斌自農曆臘月二十八接到值班通知後,第一時間到崗。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工作時不停勸導和解釋,他的嗓子變得沙啞。

“勸導過程中,儘管有些人情緒激動,說話不好聽,但我和同事都能理解,絕大多數人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陶仁斌告訴記者,之前曾遇到一名發熱司乘人員,他很配合留觀檢查,經過確認,該司乘人員只是普通感冒。

在高速道口執勤以來,平均每天要接觸3000多輛車,陶仁斌輪班休息時就在執勤車上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麵應付。

“20多天沒見2歲的兒子了,跟兒子視頻他都不理我。”說到兒子,陶仁斌眼圈有些紅,“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好好陪家人,補償對兒子的愛。”

85後記者:

向著新聞現場逆行

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黨員幹部、志願者等無畏前行,報道新聞事實、挖掘感人瞬間的新聞工作者也是逆行者。

疫情來襲,聞令而動。大年三十下午,全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工作調度會,接到採訪任務後,《阜陽日報》青年記者楊靜文把孩子交給母親,立即趕赴新聞現場。正月初一,跟隨市領導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報道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正月初二,報道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奔赴企業、社區、阜城各交通站點等地現場採訪,當晚形成稿件通過報社新媒體推送,起到了穩定人心、消除恐慌、維護生產生活秩序的作用。

為減少傳染風險,最先進入市二院採訪的楊靜文包攬了到市二院、市疾控中心採訪的任務,採寫了《我在阻擊疫情第一線》《七伉儷真情奉獻戰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等多篇來自戰“疫”一線、動人鮮活的故事,展現了醫護人員、黨員先鋒、基層幹部的風采,堅定了全民同心戰“疫”的信心。

“作為一名記者,在這個特殊時期做好本職工作是義務更是責任。”楊靜文說,通過深入一線採訪報道,她更加清晰地看到全市各條戰線在抗擊疫情中無私奉獻、眾志成城,也更加堅定了堅守崗位、共克時艱的決心。

00後大學生:

交出一份最美“寒假作業”

這段時間,在阜南縣經開區六里廉租房小區,經常能看到一個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的單薄身影。有時他在卡口勸返出行居民,有時往返於各單元給行動不便的老人送生活必需品,還會利用專業知識配合社區做好統計工作。這個身影屬於安徽大學學生劉浩然。

疫情發生以來,19歲的劉浩然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在家人的支持下,到所居住小區做了一名防疫志願者。

“我們人手有限,小區居住著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劉浩然等青年志願者的加入,減輕了我們的工作負擔。”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張玉平說。

“這個小夥對待工作很認真,服務很周到,承擔起我們生活用品的配送工作,很感謝他的奉獻。”社區居民翟崔華感激地說。

在阜南縣經開區,像劉浩然這樣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的大學生志願者共有20多名。在不能出門的假期裡,他們用責任和擔當交出了一份最美“寒假作業”。

記者 楊燕 通訊員 邵光君 海祥 楊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