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冠肺炎診斷標準變了,上海會變嗎?市衛健委迴應來了

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陸敏,聯影集團聯席總裁張強,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處長尹欣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


湖北新冠肺炎診斷標準變了,上海會變嗎?市衛健委回應來了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上海新冠肺炎診斷標準不變


今天,湖北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新增數據,市民關心,上海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有沒有變化?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表示,根據國家衛建委印發的診療方案,湖北以外地區的診斷標準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上海的診斷標準沒有變化。


上海“捐”了這些“黑科技”給火神山、雷神山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醫院對醫療技術也在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民晚報記者從今天的發佈會上了解到,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上海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已得到率先使用。聯影集團聯席總裁張強介紹,針對病毒傳染性強的問題,聯影為醫院提供了兩類設備。


一是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天眼CT,醫生無需進入掃描間,設備通過智能識別患者身體部位,就可以自動完成患者擺位和掃描等流程。


二是搭載“可視化曝光”技術的X光設備,醫生在安全範圍內可實現隔室遙控曝光,在減輕醫生承受輻射劑量的同時,減少醫患接觸。


目前,武漢火神山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都在使用這些影像設備。


此外,聯影第一時間啟動並迅速完成了“方艙CT”的研發與生產發貨。“方艙CT”具有獨立於醫院的“箱體式”設計,佔地面積小,快速拆裝,插上電就能用。目前,聯影已經向武漢捐贈了價值5000萬元的方艙CT。


與此同時,聯影搭建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第七醫院影像雲平臺”運行十來天,已經完成3200多例遠程診斷,為快速檢查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黃岡市大別山醫院,遠程系統正在逐步部署上線。


疫苗研發已取得進展,還需一步步驗證


疫情當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受到關注。中科院院士陳凱先表示,疫苗的研發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圍繞著疫苗的研究和開發,上海也正在積極推進,有些已經取得了進展。當然,最後能不能成功,還需要一步步的研究結果的驗證。”


陳凱先具體介紹了疫苗研發的過程和週期。疫苗通常可以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重組疫苗、核酸疫苗等。疫苗研發的大體流程和週期,包括兩個階段:


其一是疫苗前期研發過程,包括:獲得免疫原(獲得活病毒、分離相關亞單位、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獲得重組蛋白或者合成相關的DNA(RNA)、免疫反應測試、動物保護測試、免疫原生產工藝(放大)優化、臨床前毒理研究等環節。


其二是疫苗研發及註冊過程,包括:臨床前研究、申報臨床、開展臨床試驗。所有這些環節都成功完成以後,才能實現疫苗的最終上市。


上海積極推進新適應症藥物和新藥研發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介紹,在還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上海市也在積極推進一批已上市藥物、或者至少已經具備一定臨床研究基礎的藥物,包括羥氯喹等,開展抗新冠病毒肺炎新適應症藥物研發。其中,氯喹在體外研究中已經展示出了很好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已被國家科技部、衛健委作為臨床試驗藥物。

日前,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藥集團聯合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啟動了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


在治療新冠肺炎新藥的研究方面,上海正在組織優勢力量,加快新藥發現和研究的速度。上海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測定新型冠狀病毒3CL水解酶高分率晶體結構,可以提供給藥物研發的科技人員開展新藥研究。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攻關團隊圍繞建立新冠病毒蛋白水解酶抑制劑高通量篩選模型等開展研究,以期快速發現活性化合物,突破新藥發現速度的瓶頸。日前已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體外評價模型的微量化,建立及優化了自動化篩選體系,並完成了4萬樣次化合物初步篩選,發佈了30個潛在抗新型冠狀病毒化合物清單,將有力地推動抗新冠病毒肺炎藥物的研發。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和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兩個P3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了共計4株新冠病毒毒株,為抗病毒藥物的篩選和活性評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郜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