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一个普通党员家庭,究竟可以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多少?

这个春节,娄星区杉山镇田坪村“80后”退役军人彭诗韬一家用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那就是——全部!

最佳夫妻岗

彭诗韬,涟钢大市场职工,2014年借调到杉山镇城建办。疫情来袭,他已近20天连续作战,奔忙在杉山抗疫一线。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军人,关键时刻应当冲锋在前、勇敢担当,这没什么可说的。”但其实,这次疫情阻击行动名单里,起初并没有彭诗韬的名字。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彭诗韬在工作中)

杉山镇党委书记童文泉告诉记者,考虑到其父亲、妻子都上了前线,家中还有老老小小需要照顾,镇里并没安排彭诗韬参加,“没想到他第一个在群里报名请战,还偷偷和同事换班,去了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石底村检疫点值班。”

劝导取消宴请和聚众打牌活动,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防控知识,走访排查“三类人员”,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他从来没有因为借调身份而懈怠工作,甚至比别人更认真、更拼命。”对彭诗韬在抗疫中的表现,杉山镇副主任科员刘湘交亦称赞有加。

“这是她头回在外面单独过夜,这么超负荷的工作,不知道她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彭诗韬的妻子彭晶是娄底市中心医院门诊的护师,也是这次疫情防控中主动请战的年轻战士。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右一为彭晶)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全副武装工作这么长时间,真的很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因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彭晶面容有些浮肿,深深浅浅的勒痕让人倍感心疼。

一头是工作,一头是家庭。每到饭点与丈夫的5分钟视频连线,她都特别珍惜,除了嘘寒问暖,就是彼此的鼓励。“我还好,就是很想抱抱两个小孩,一岁的小宝还不会走路,不知道他晚上哭不哭、听不听奶奶的话……”由于近距离接触疑似感染的肺炎患者,彭晶只能在宾馆自我隔离。1月24日以来,她全身心投入紧张的护理工作中,半个多月来没有休息过一天。

上阵父子兵

彭诗韬父亲彭南军是杉山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大年三十以来,彭南军一直坚守防疫一线,负责全镇疫情监测工作,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彭南军坚守一线)

为满足娄底市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集中救治的需要,1月31日凌晨,娄底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将娄星区杉山镇中心卫生院改建为市中心医院第二医疗区,要求3天内完成任务。彭南军临危受命,负责牵头保障项目实施,确保按时间节点交付使用。

“这肺炎传染性这么强,把医院建到这里会不会传染给我们。”杉山镇中心卫生院改建项目与原恩口煤矿的一片家属区相邻,周围居民住户较多,对这个改建项目村民有担忧。在舆论面前,彭南军挨家挨户上门做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连夜安全撤离了住户11户33人。改建工作在3天时间内“极速”完成一期建设,实现“零阻工”。

彭诗韬的爷爷是一名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党员,每晚7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是老爷子雷打不动的习惯。从电视上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后,看着儿子、孙儿、孙媳接连上了战场,他也坐不住了,在村里义务“上岗”当起了防疫“宣传员”,“这个时候我应该和大家并肩作战,站好最后一班岗!”

于是,在杉山镇田坪村路口,大家总能看到一个老爷爷坚毅的背影,他耐心规劝村民戴好口罩少外出走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光发热。

贴心婆媳档

在防疫工作中,让彭诗韬放心不下的是他50多岁的母亲曾永红。年前,湘雅医院的医生曾反复叮嘱他,“你妈妈的心脏2个瓣膜已经‘罢工’,必须做手术更换,再拖下去要出大问题!”

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原本的手术计划“泡汤”了。善解人意的曾永红不等丈夫和儿子开口,就先安慰他们,“你们安心工作,放心,我顶得住!”为彻底消除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曾永红与80多岁的婆婆主动在家当起“后勤兵”,除了打点好家里的琐事,还负责看管好两个年幼的孙儿,“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上班一定要戴好防护用具,保护好自己。”“后方”的理解与支持,激励着战“疫”前线的勇士们。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主动请缨走在“战疫”最前列,用行动兑现“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的郑重承诺。(曾鸣、周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