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崗、父子兵、婆媳檔一家六口齊心戰疫

一個普通黨員家庭,究竟可以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多少?

這個春節,婁星區杉山鎮田坪村“80後”退役軍人彭詩韜一家用行動作出了響亮回答,那就是——全部!

最佳夫妻崗

彭詩韜,漣鋼大市場職工,2014年借調到杉山鎮城建辦。疫情來襲,他已近20天連續作戰,奔忙在杉山抗疫一線。

“我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軍人,關鍵時刻應當衝鋒在前、勇敢擔當,這沒什麼可說的。”但其實,這次疫情阻擊行動名單裡,起初並沒有彭詩韜的名字。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彭詩韜在工作中)

杉山鎮黨委書記童文泉告訴記者,考慮到其父親、妻子都上了前線,家中還有老老小小需要照顧,鎮裡並沒安排彭詩韜參加,“沒想到他第一個在群裡報名請戰,還偷偷和同事換班,去了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石底村檢疫點值班。”

勸導取消宴請和聚眾打牌活動,在微信、朋友圈轉發防控知識,走訪排查“三類人員”,發放、張貼各類宣傳資料……“他從來沒有因為借調身份而懈怠工作,甚至比別人更認真、更拼命。”對彭詩韜在抗疫中的表現,杉山鎮副主任科員劉湘交亦稱讚有加。

“這是她頭回在外面單獨過夜,這麼超負荷的工作,不知道她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彭詩韜的妻子彭晶是婁底市中心醫院門診的護師,也是這次疫情防控中主動請戰的年輕戰士。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右一為彭晶)

“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全副武裝工作這麼長時間,真的很挑戰人體生理極限。”因長時間穿戴防護用具,彭晶面容有些浮腫,深深淺淺的勒痕讓人倍感心疼。

一頭是工作,一頭是家庭。每到飯點與丈夫的5分鐘視頻連線,她都特別珍惜,除了噓寒問暖,就是彼此的鼓勵。“我還好,就是很想抱抱兩個小孩,一歲的小寶還不會走路,不知道他晚上哭不哭、聽不聽奶奶的話……”由於近距離接觸疑似感染的肺炎患者,彭晶只能在賓館自我隔離。1月24日以來,她全身心投入緊張的護理工作中,半個多月來沒有休息過一天。

上陣父子兵

彭詩韜父親彭南軍是杉山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大年三十以來,彭南軍一直堅守防疫一線,負責全鎮疫情監測工作,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以上。

夫妻岗、父子兵、婆媳档一家六口齐心战疫

(彭南軍堅守一線)

為滿足婁底市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的需要,1月31日凌晨,婁底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將婁星區杉山鎮中心衛生院改建為市中心醫院第二醫療區,要求3天內完成任務。彭南軍臨危受命,負責牽頭保障項目實施,確保按時間節點交付使用。

“這肺炎傳染性這麼強,把醫院建到這裡會不會傳染給我們。”杉山鎮中心衛生院改建項目與原恩口煤礦的一片家屬區相鄰,周圍居民住戶較多,對這個改建項目村民有擔憂。在輿論面前,彭南軍挨家挨戶上門做細緻的群眾思想工作,連夜安全撤離了住戶11戶33人。改建工作在3天時間內“極速”完成一期建設,實現“零阻工”。

彭詩韜的爺爺是一名步入耄耋之年的老黨員,每晚7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是老爺子雷打不動的習慣。從電視上了解到疫情的嚴重性後,看著兒子、孫兒、孫媳接連上了戰場,他也坐不住了,在村裡義務“上崗”當起了防疫“宣傳員”,“這個時候我應該和大家並肩作戰,站好最後一班崗!”

於是,在杉山鎮田坪村路口,大家總能看到一個老爺爺堅毅的背影,他耐心規勸村民戴好口罩少外出走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發光發熱。

貼心婆媳檔

在防疫工作中,讓彭詩韜放心不下的是他50多歲的母親曾永紅。年前,湘雅醫院的醫生曾反覆叮囑他,“你媽媽的心臟2個瓣膜已經‘罷工’,必須做手術更換,再拖下去要出大問題!”

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原本的手術計劃“泡湯”了。善解人意的曾永紅不等丈夫和兒子開口,就先安慰他們,“你們安心工作,放心,我頂得住!”為徹底消除兒子兒媳的後顧之憂,曾永紅與80多歲的婆婆主動在家當起“後勤兵”,除了打點好家裡的瑣事,還負責看管好兩個年幼的孫兒,“不要有任何顧慮,我們會照顧好自己。”“上班一定要戴好防護用具,保護好自己。”“後方”的理解與支持,激勵著戰“疫”前線的勇士們。

夫妻崗、父子兵、婆媳檔……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們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主動請纓走在“戰疫”最前列,用行動兌現“疫情不滅、我們不退”的鄭重承諾。(曾鳴、周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