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同行是否有做教育培训的,面临生存压力很大,大家如何做?

慢慢走进心灵世界


面临压力,当务之急就八个字,只看生存,不谈发展。如何去做?就四个字,减员增效!

教培行业一直是个很纠结的行业,从业者既要有教书育人之初心,又要有唯利是图之本质,保持初心是因为,这个行业毕竟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从业者应以学高德范为本,唯利是图是因为,挣钱是企业的使命,不挣钱的企业,浪费的不仅是员工的时间,还有宝贵的社会资源,同样是一种犯罪。

2020年,注定是个灾难性的年份。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造成4万5千人感染,1100多人死亡。除了疾病本身,病毒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影响显然更为长远。别的不说,最起码很长时间内,人与人之间要隔着口罩问好!

虽然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疫情得到了很好的管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严重的甚至是企业的生命。大家一定看到过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通知:假期延长至2.2

        通知:假期延长至2.10

        通知:假期延长至2.17

        通知: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显然,很多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尤其是教育培训行业。每年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春季招生的黄金时间,一年的收成很大程度上依靠一到三月,有很多机构,熬过了2019年下半年,甚至不惜贷款,就为了在2020年初能够打个翻身仗,可是疫情的爆发,让这一切都成为泡影。教育部门下达严令,2月底前不允许开展线下教学,招生招生出不了门,教学教学不行,见不到人,病毒就像最后一片雪花,压垮了久久支持的中小机构。

我想题主应该也是这样。

不管怎么说,安全重于泰山,作为同样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培行业,还是应当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员工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面临生死之际,当务之急,减免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必要的时候辞退部分员工,一是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让其他员工有危机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核心员工的安抚工作,避免出现人心动荡。不要心存顾虑或者不舍,活不下去一切都是白搭,只是让更多的员工受到牵连而已。其次,尽可能收缩规模,关闭一切不盈利或者亏损的校区,及时止损,一切的发展等活过这个春天再说。再次,通过减员和收缩规模,集中优秀员工,群策群力,调动大家干劲,做好线上招生和教学,做好准备,一旦禁令解除,第一时间抢占市场,获取生源。

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考验,希望题主能够经受住,活下去。

 




尹先森说


我以前自己和姐妹干了个学前+托管,收入还可以吧,我们俩都上课,和音乐学校合作,房租是每月给学校人数乘以学费的一半。干了三年,可是我那姐妹不走心后来我就退出来了,她也干不下去了。不论是什么教学机构,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在于有好的老师才能留住孩子。


姣姣juice


我就是做教育培训行业的,有托管机构和小学至高中的K12教育。这次疫情确实给我们这种只有线下教育的机构带来了措手不及的打击。

资金链断裂是当前最担忧的问题,可能疫情还没有过,我们只是对少部分家长进行了退费,其他都要等疫情之后再处理,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应对。资金链的压力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是退费。因为疫情,我们的寒假班上到一半就不上了,但是无法用线上课程替代,于是只能是两种选择,一是课程与疫情后的学期班或者暑假班合并。这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避免大量退费造成资金链提前断裂,可以多撑一会。二是退费了,对于一些就只是想上假期班的家长多是选择这个,这个会造成一个困难局面,但为了维护好家长,保持良好口碑必须是有要求退费的一定要退费。

其次就是老师工资支出。虽然老师们都不能上岗,但毕竟都是平时的“战友”,这个时候即是再难,也不能打老师的主意,这关系到人品和以后你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

再就是各种成本支出。大头就是房租。这个只能是疫情过后跟房东谈了,如果实在谈不妥就只能作为损失了。

最后就是不营业的损失。本来是能赚多少钱的,现在赚不到了,这也是损失,也是资金链可能断裂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都可以通过后期一些排课等减小,因为相对的,长时间的不上学也会让家长对补课的需求增加了。

家长维护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能就放下一句,教育局不让开,道个歉就不管了,光等着开学再弄,这样势必会让有些家长逐渐的就忘记了我们,甚至不再选择我们,更甚着会被其他教育机构吸引。所以这个时候谁做好了服务动员,与家长沟通好了,才能实现疫情之后爆发期能多吸引学员,实现增长,弥补前面的损失。我们都是分年级建群,然后进行一些视频的录制推送给家长,并提供免费解疑答惑。

我们机构刚刚起步才两年多一点,资金储备本身就很困难,现金储备也就能支撑三个月。但是我相信不用三个月疫情一定会被控制,教育培训的春天可能会比想象的明媚。

线下教育培训行业的新手,有些不全面,有更好的办法一起讨论下,希望共同学习学习。


桥上的小河


我现在做学生的教育培训。不管干什么,一定要轻资产。

咱们算一笔帐,老师工资5000元,每年6万。招一个英语学生5000元/年,12个学生才是6万。

也就是说,10个学生养活一个老师,这里,还没算房租、老板、税收等费用,压力当然大了。

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底之前,线下课,就别想了。

提2个建议,一是做自媒体,一部手机就可创业,零成本,或是投入很少。讲授您擅长的课程,比如英语。

另外就是,引进快速阅读项目,收益高,时间短。

具体就是,2个周末,也就是4天时间,四年级~高一学生,可以达到1万~10万字的阅读速度,答题正确率为60~100%。

快速阅读,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是可以改变一生的。收费在几千元到几万元。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每分钟1万字速读


我做教培行业8年了。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人做得好,有人做不好。做机构的生存压力在于你课程产品的品质。和做流量和成交的能力。首先要先分析自己机构的现实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一点点改进。课程品质最为关键。要有自己的教研团队。结合营销团队。加上好的运营管理。其实培训机构是可以稳定发展。前提是你的课程产品是可以令家长满意的。


招生达人


作为一个教培机构的从业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教培机构在当下这种形式下,生存应该摆在首位,那么确保生存的必要条件,我认为有两个:

1.保留优质教师团队,教培机构的核心是教师团队,如果因为这次疫情而削减人员配备,那么真正需要用人的时候,你一时半会去哪招?这次的正好诠释了什么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机构没有减薪,因为领导坚信,我们一线老师才是机构的根本和核心资产。

2.现金流,对于教培机构,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如果平时一家机构,现金流总是绷得无比紧张,那么碰到了今年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会被现金流拖垮,房租,工资都是大头,如果一家机构在这种情形下采取的方法是减薪减员,那么它的风险抵御力是偏弱的,因为再亏不能亏教师。

小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团结,那么团结的根本在于相互理解,各有各的难处,这种时候,更考量一个机构领导者的胸怀和心态,我很幸运,在职于这家好机构[微笑][微笑][微笑]


舊街惊鸿


做的k12,刚半年,10个老师,房租3万/月,预计这段时间纯亏25万左右。没办法,账上没多少现金,家里拿出来撑住。希望快点好吧……


石头老师1989


做教育培训10年,K12,艺考培训,目前艺考招生的黄金时间都给耽搁了,疫情之前已经报名上课的学生现在线上教学,招生工作招生老师在家办公,效果差,再加上各种免费直播课我们很难收费,场地成本一个月8万,人员陆续裁员,留下核心员工,缩减团队,刚发完上个月工资,现在想办法赚下个月的,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2020年的目标活下去,考虑做其他教育类产品代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老城古巷4


我是一名在校就创业的大学生,做的时间还不够长久,但是更加贴近一线!

比如学生的心态、家长的顾虑!面对产品的选择以及各种都去进行市场研究和咨询!

当目前情况来看,我觉得教育更多更好的方式为转化为轻资产运营或者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模式去开发一个产品,在家即可学习!而且线上比重要比线下更重要!

更多的我觉得教育培训不能简简单单只能培训某一个课程,更多的可以开发教育咨询、学历提升、军事化企业培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学会形成一个生态链、自我消化某一个个体从小学到老年设计的所有教育!



三藏不八卦


现在教育培训,纯线上的靠资本活着,线下的为各种成本忙活着,是不是应该试一试线下线上结合的模式呢?线下通过智能错题本引流,锁客,提供会员增值服务。线上共享教育平台提供优秀的老师资源。既解决了招生,又解决了师资。轻资产运营,才是生存发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