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最高涨4元!是虾价回暖的信号吗?

进入2月中旬,国内虾价已经低迷大半个月。本周珠三角地区虾价稍有回温,交易量仍然偏少。一方面是受交通管制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期低价,养殖户已经“免疫”,部分养殖户表示如果虾养殖稳定基本不会考虑卖,希望能等到清明,或者疫情解除之后再出虾。近几天,湛江地区也有养殖户表示,大规格的虾行情或有上涨迹象,有养殖户表示近两天报价终于看的过去了,可能是流通慢慢多起来,也有可能是没问题的虾都不出售,要收虾只能提高一点价格才能打动养殖户。总的来说,这两个消息对目前的白虾市场是一剂“希望”。

据笔者了解,目前受到交通管制原因,很多成品虾基本只能在本地市场流通,很多外地虾车已经放弃了跑市场,比如山东地区养殖户表示存虾压力大,只要是外地虾车进入就要到指定酒店隔离,一天花费300块,这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并不是一笔好投资。广西地区养殖户也表示,现在区内只有摩托车能走动,即便是拉虾到市场也难卖出去,大量冬棚虾挤压在塘。

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白虾整个产业链都面临悲观现状,但是疫情解除后,随消费终端恢复,白虾不仅是餐饮业消费多,家庭消费也不少,价格或许会“低开高走”,现在珠三角虾价回温或许就是一个信号!

国内部分产区虾价分析

珠三角:30条21元/斤,40条13-16元/斤,50条11元/斤。本周珠三角地区虾价对比上周同期稍有回暖,同比上涨了1-3元/斤。最近一周珠三角地区白虾交易量偏少,一方面是封路导致白虾流通受阻,另一方面长期低价已经让养殖户不再“恐慌”,“恐慌”也没有用,所以偏大规格,养殖稳定的虾基本不出了,这种规格的虾也是价格回涨的主流。50条以下的虾则叫不上价。

惠东:30条20元/斤,40条16元/斤,50条11元/斤。养殖户表示当地虾车非常少,基本没有虾车走动。如果养殖户自己拉虾到市场卖,可能会高一点,40头报价22元/斤,50头18元/斤。

福建:漳浦地区高位池20条30元/斤,30条26元/斤,40条22元/斤;龙海地区30条22元/斤,40条20元/斤。当地养殖户表示市场冷清,虾车也不多,当地存塘量较大,但是偏大规格的虾价格还算高。受交通管制原因,有养殖户表示近期收虾点已被干预,后期流通或许更难。

江苏:如东小棚20条37-38元/斤,30-40条35元/斤。如东地区虾价对比上周同期也有回温迹象,养殖户表示近两天虽然市场流通较慢,但是虾价又上涨了。目前进入该地区的虾车都要配合测量体温,正常才能通过。

山东:潍坊地区25条25元/斤,30条23元/斤。对比上周同期又下跌近10元/斤。日照地区与潍坊地区虾价相差不大,近期山东境内交通管制更加严格了。只要不是本地的车辆,进入省内都要到指定地点隔离,有存虾的养殖户面对压力非常大。

笑了!最高涨4元!是虾价回暖的信号吗?

养殖小贴士

高密度对虾养殖模式中随着放苗密度的增加,天然的饵料已经不能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很多养殖户仍然在对虾长到3cm之前都在养水,造成对虾营养缺乏,身体虚弱,抗病力弱,容易发病。

在对虾养殖前期,根据对虾放苗密度,及时观察对虾的摄食及胃肠食物情况,随着生长慢慢增加前期对虾所需的营养。

及时补钙既可以改善对虾的摄食,又能保证虾苗的营养需要,提高对虾活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发病的几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吃料慢的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

1.肠胃病

肠炎、白便都属于肠胃病,一般而言肠炎是细菌病,也可能是肝脏受损,水体环境和水体环境带有细菌和霉菌都很容易引起对虾得肠胃疾病。往往肠炎或白便的情况下,对肝脏的排毒也是巨大的。所以吃料慢也是必然的。建议:提前预防,定期投喂:乳酸菌、杨树花等调理肠道。

2.寄生虫病

虾的寄生虫主要有三种:纤毛虫、孢子虫、甲壳类原虫。

纤毛虫与甲壳类原虫都是寄生在虾的体表、附肢及鳃上。

孢子虫主要是寄生在虾的肌肉里,肉眼看,虾的后半身肌肉一直都是发白的,这寄生虫很少见,也很难根治,有的话,建议拌驱虫的药,六黄泼水也有效。

3.缺氧

缺氧一般在中后期较容易出现,早期刚放苗时,养殖户没注意开增氧机也会出现缺氧浮头的现象。一般缺氧后虾软壳,壳脱后硬不了。轻度缺氧是步足关节处及眼睛发红。

4.物理因素突变

水变包括物理指标(温度、光照),化学指标(pH、亚硝酸盐、氨氮、藻毒素、溶解氧等),生物指标(浮游动物变化、浮游植物变化),这些因素的突然变化都会造成虾应激从而影响虾吃料,一般这因素很难诊断,所以排除可以其他的原因,再根据现场观察、天气变化等来诊断。环境变化前后可使用如多维与活性钙等抗应激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