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最高漲4元!是蝦價回暖的信號嗎?

進入2月中旬,國內蝦價已經低迷大半個月。本週珠三角地區蝦價稍有回溫,交易量仍然偏少。一方面是受交通管制的影響,另一方面,長期低價,養殖戶已經“免疫”,部分養殖戶表示如果蝦養殖穩定基本不會考慮賣,希望能等到清明,或者疫情解除之後再出蝦。近幾天,湛江地區也有養殖戶表示,大規格的蝦行情或有上漲跡象,有養殖戶表示近兩天報價終於看的過去了,可能是流通慢慢多起來,也有可能是沒問題的蝦都不出售,要收蝦只能提高一點價格才能打動養殖戶。總的來說,這兩個消息對目前的白蝦市場是一劑“希望”。

據筆者瞭解,目前受到交通管制原因,很多成品蝦基本只能在本地市場流通,很多外地蝦車已經放棄了跑市場,比如山東地區養殖戶表示存蝦壓力大,只要是外地蝦車進入就要到指定酒店隔離,一天花費300塊,這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並不是一筆好投資。廣西地區養殖戶也表示,現在區內只有摩托車能走動,即便是拉蝦到市場也難賣出去,大量冬棚蝦擠壓在塘。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白蝦整個產業鏈都面臨悲觀現狀,但是疫情解除後,隨消費終端恢復,白蝦不僅是餐飲業消費多,家庭消費也不少,價格或許會“低開高走”,現在珠三角蝦價回溫或許就是一個信號!

國內部分產區蝦價分析

珠三角:30條21元/斤,40條13-16元/斤,50條11元/斤。本週珠三角地區蝦價對比上週同期稍有回暖,同比上漲了1-3元/斤。最近一週珠三角地區白蝦交易量偏少,一方面是封路導致白蝦流通受阻,另一方面長期低價已經讓養殖戶不再“恐慌”,“恐慌”也沒有用,所以偏大規格,養殖穩定的蝦基本不出了,這種規格的蝦也是價格回漲的主流。50條以下的蝦則叫不上價。

惠東:30條20元/斤,40條16元/斤,50條11元/斤。養殖戶表示當地蝦車非常少,基本沒有蝦車走動。如果養殖戶自己拉蝦到市場賣,可能會高一點,40頭報價22元/斤,50頭18元/斤。

福建:漳浦地區高位池20條30元/斤,30條26元/斤,40條22元/斤;龍海地區30條22元/斤,40條20元/斤。當地養殖戶表示市場冷清,蝦車也不多,當地存塘量較大,但是偏大規格的蝦價格還算高。受交通管制原因,有養殖戶表示近期收蝦點已被幹預,後期流通或許更難。

江蘇:如東小棚20條37-38元/斤,30-40條35元/斤。如東地區蝦價對比上週同期也有回溫跡象,養殖戶表示近兩天雖然市場流通較慢,但是蝦價又上漲了。目前進入該地區的蝦車都要配合測量體溫,正常才能通過。

山東:濰坊地區25條25元/斤,30條23元/斤。對比上週同期又下跌近10元/斤。日照地區與濰坊地區蝦價相差不大,近期山東境內交通管制更加嚴格了。只要不是本地的車輛,進入省內都要到指定地點隔離,有存蝦的養殖戶面對壓力非常大。

笑了!最高漲4元!是蝦價回暖的信號嗎?

養殖小貼士

高密度對蝦養殖模式中隨著放苗密度的增加,天然的餌料已經不能滿足對蝦的生長需要,很多養殖戶仍然在對蝦長到3cm之前都在養水,造成對蝦營養缺乏,身體虛弱,抗病力弱,容易發病。

在對蝦養殖前期,根據對蝦放苗密度,及時觀察對蝦的攝食及胃腸食物情況,隨著生長慢慢增加前期對蝦所需的營養。

及時補鈣既可以改善對蝦的攝食,又能保證蝦苗的營養需要,提高對蝦活力,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病的幾率,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吃料慢的問題剖析及解決方案

1.腸胃病

腸炎、白便都屬於腸胃病,一般而言腸炎是細菌病,也可能是肝臟受損,水體環境和水體環境帶有細菌和黴菌都很容易引起對蝦得腸胃疾病。往往腸炎或白便的情況下,對肝臟的排毒也是巨大的。所以吃料慢也是必然的。建議:提前預防,定期投餵:乳酸菌、楊樹花等調理腸道。

2.寄生蟲病

蝦的寄生蟲主要有三種:纖毛蟲、孢子蟲、甲殼類原蟲。

纖毛蟲與甲殼類原蟲都是寄生在蝦的體表、附肢及鰓上。

孢子蟲主要是寄生在蝦的肌肉裡,肉眼看,蝦的後半身肌肉一直都是發白的,這寄生蟲很少見,也很難根治,有的話,建議拌驅蟲的藥,六黃潑水也有效。

3.缺氧

缺氧一般在中後期較容易出現,早期剛放苗時,養殖戶沒注意開增氧機也會出現缺氧浮頭的現象。一般缺氧後蝦軟殼,殼脫後硬不了。輕度缺氧是步足關節處及眼睛發紅。

4.物理因素突變

水變包括物理指標(溫度、光照),化學指標(pH、亞硝酸鹽、氨氮、藻毒素、溶解氧等),生物指標(浮游動物變化、浮游植物變化),這些因素的突然變化都會造成蝦應激從而影響蝦吃料,一般這因素很難診斷,所以排除可以其他的原因,再根據現場觀察、天氣變化等來診斷。環境變化前後可使用如多維與活性鈣等抗應激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