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小米產業基金王曉波談大資管局面的未來

趕在資管新規落地的前後,小米發起了一支規模比較大的基金,總規模120億,我們是想做一個長期資本去系統佈局中國的先進製造。所以我們在資本退潮的臨界點做了一個大規模的基金,然後又是一支期限為10年的產業投資基金。

乾貨|小米產業基金王曉波談大資管局面的未來

所以我們在募資的過程之中還是遇到很多的挑戰。這支是跟湖北長江產業基金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合作的,我們在資管新規落地之前成功的募集到了銀行(中信銀行和工商銀行)的投資。當然我們現在也面臨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就是受資管新規影響,二期出資能不能到位?如何到位?

當然除了政府引導基金和銀行的投資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市場化的投資機構比如一些央企,還有一些合作伙伴投了一些錢。從目前看起來還好,我們的基金的募集進入了尾聲,我們一期投資業績也超預期。我們相信最終還是要靠實力和數據面對投資人。

談到長期資本,戰略層面上國家資管新規落地,這兩年市場冷得厲害,國家一定感受得到。所以我覺得監管層一定是在尋求一個系統的、結構化的調整之後,才會逐步把資金面打開,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首先,顯然政府引導基金還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出資來源。大家雖然覺得又愛又恨,覺得政府還是手裡有錢,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條件,但這部分資金的供應還是存在的。但是需要你自己的投資能力,自己的資源組織能力,甚至於說跟政府體系的對話能力,都要匹配上,你才能夠拿到這樣的錢。

第二,大家都期待的銀行資管子公司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大額的資金來源。但我覺得整個的遊戲規則會變,目前看不出來資管子公司會成為一個長期資本的來源,因為資管子公司發產品嚴格受限於資管新規一些細則的影響,並沒有解決期限錯配的問題。

第三,我能夠感受到保險資金,甚至於說養老金企業年金的入市,在未來會有一些政策上的突破,或許會成為長期資本的來源,這些資金是風險厭惡型但是可以長期配置尋求穩定回報。

第四,我也看到了國家級政策型投資平臺整建制的開始入場,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也能看到有幾個比較活躍的機構,比如說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首期500億左右,大概有100多億是可以佈局到子基金加直投混合策略投資中的,但它更多是面向軍民融合領域。我也注意到工信部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產業基金,大概有1400多億的規模,這支基金我相信也有不低於100億的資本會投到子基金去,類似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一期的這樣一個投資策略。

工信部還做了一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母基金,規模應該是幾百億的這樣一個架構,面向全國。我認為,國家層面面向不同產業的母基金平臺是長期資本的一個重要平臺。

我希望經過這次政策調整,一個大資管的時代會慢慢的出現,專業化的機構去管理規模化的資本成為市場資金配置的主流,用系統化的資產配置理念進行佈局。母基金一定會是一個很好的資產管理產品之一。我們能看得到這個趨勢,資金面會慢慢打開,但是一定回不到過去大水漫灌的局面。

雖然,大家都覺得資本寒冬、呼喚長期資本,現狀來看,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雖然邏輯上得到認同,實操上,還是舉步維艱。但是我一直在跟朋友開玩笑,我說想賺快錢的人究竟拿走快錢了沒有?顯然抱著美好意願的人大部分都沒拿走快錢。中國的高淨值人群在財富管理端經歷整個清理P2P投資的陣痛之後相信會迴歸理性。頭部機構和產業投資平臺會受到青睞,資金佈局熱點從商業模式向硬科技佈局的趨勢也慢慢出來了。

如何和產業互動,如何跟有著不同訴求的資本互動,我覺得不同的GP可能有不同的打法。比如說小米產業基金,要靠產業平臺垂直整合效應,整合產業資源、產業生態和賦能能力。我們也能看到有些頭部機構也在跟各地政府積極互動。由於頭部機構的吸金效應越來越明確,也要關注到他們能不能消化得了他們對地方的承諾。現在由於基金的規模越做越大,會不會使一些頭部基金未來的收益不達預期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我覺得現在是個特別特殊的時期,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

第一,你能不能夠還是維持著價值投資的導向;

第二,能不能看清楚大勢去做長期佈局。

第三,著眼於長遠去規劃,圍繞企業需求去賦能,做正確的事。

因為迴歸投資本質,不管資本寒冬也好,還是熱潮也好,總是有階段性的、週期性的規律在後面發生作用。關鍵是,不論GP還是LP,我覺得做正確的事相當關鍵,保持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