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護安鎮:抗戰疫情一線的村醫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護安鎮33名醫務工作者毅然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做出了積極貢獻。護安鎮有多大, 護安鎮路有多遠,有他們去守衛,健康就有多長。在幅員面積31.68平方公里上;在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上;在人口 2.48萬人的村落小路上,抗擊疫情的22名村醫不懼安危,不忘初心、踐行使命,守衛護安全鎮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聽慣了他們樸實的叮嚀,看慣了他們簡單檢查的動作, 愛上這看不清面容的身影 。

“體溫36.8度,很正常,還是在家休息,難得有這麼多時間,就陪陪家人,注意要勤洗手,門窗多通風,有什麼問題,有我們在的,隨時打電話……”

“張姐,放心,我們都不得到處亂跑的,不給政府添麻煩、拖後腿,現在我身體好的很,倒是你要自己保重身體啊!”護安村村醫張述芳一邊進行常規檢測,一邊輕言細語的安撫隔離人員,心裡想著看來心態不錯,作為一位從醫24年的醫生,張述芳深知,良好的心態才是最好的良 方。

經開區護安鎮:抗戰疫情一線的村醫

圖為:護安村村醫張述芳為護安村三組居家隔離人員監監測


一根溫度計、一本體溫登記本、一件白大褂、一個醫用口罩、便成了夏醫生的“全套裝備”。需要檢測的村較遠,需要觀測的人員多,比較分散,常常忙得腳不沾地,飯也顧不上吃。

“夏醫生,我感覺有點不太好,我就相信你,你可以來給我看看嗎?”

“要得,要得,我馬上來,你不要著急,先說說那裡不舒服?……”已經年過五詢、從醫30多年的夏丕勝剛拿上筷子,白大褂還沒換下,就接到星月村一隔離人員電話,現在已是晚上7點多。只見他匆忙的放下筷子,輕輕的打開醫藥箱,仔細的檢查了所需物品,快速的背上肩膀,只留下一陣轟鳴聲。

“老頭,你這麼晚,跑哪裡去?又不吃飯……”老伴聞 聲,話還沒說完,已不見蹤影。


經開區護安鎮:抗戰疫情一線的村醫


經開區護安鎮:抗戰疫情一線的村醫

圖為:星月村村醫夏丕勝正在為居家隔離人員曾某監測


他們只是眾多鄉村醫生的一員,截至目前對護安鎮摸排出來的200餘名居家隔離觀察對象來說,這個春節除了日夜相伴的家人,沒有往年拜年的親友,對他們問候最多的,恐怕就是這群戴著口罩,拿著體溫計,揹著隨訪包的鄉村醫生們了。據不完全統計護安鎮每個鄉村醫生平均負 責監測服務人數為10人,每人每天至少2次的情況監測,每天就必須重複20次相同的動作,截至目前,部分隔離人員已過監測規定14天,但為了最大限度的做好防範,村醫們仍每天志願為其做監測服務。據不完全統計,我鎮針對此次疫情,累計提供衛生服務達6000餘人次,平均每位鄉村醫生累計提供衛生服務超560餘人次。

花開都有一抹紅,你們雖身穿一身白,比不上火一樣熱烈、火一樣奔放,但你們卻是鄉村田野裡最美的花,就像歌聲裡唱著那火紅的薩日朗,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能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陳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