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開闢抗疫“第二戰場”平安好醫生(01833)2019年營收增109%

2020年1月11日晚間,全球醫療健康生態平臺平安好醫生(01833)發佈了2019年全年財報。在全國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這份財報亦為互聯網醫療未來的發展、路徑問題提供了指向。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平安好醫生總收入50.65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核心業務在線醫療收入達8.58億元,同比增長109%;至2019年12月31日,註冊用戶數達到3.15億人,同比增長18.9%;期末月活躍用戶數和期末月付費用戶數分別達6690萬人和300萬人,同比分別增長22.3%和26.0%。

與這份漂亮財報同步公佈的,是疫情期間的平臺數據。數據顯示,此次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平臺訪問人次達11.1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超9800萬。

以此觀之,2020年平安好醫生的財報或會更加好看。

在過去近兩個月的舉國上下抗疫的戰役中,包括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丁香園等互聯網醫療平臺,在醫院之外,開闢了抗疫的“第二戰場”。以平安好醫生為例,其成立了新冠肺炎抗疫專項小組,與包括武漢市、福建省、北京市、重慶市在內的56個省、市、地區政府的相關機構展開密切合作,提供新冠肺炎實時在線問診服務,開通各省市抗疫義診專線,免費提供新冠肺炎諮詢,疫情防護指導。

與此同時,中國平安在此期間緊急啟動了“萬名鄉村醫生線上培訓”,助力農村疫情防控,而主要執行平臺即是平安好醫生。

如果說2003年非典疫情促進了電商的崛起,那麼這一輪疫情中互聯網醫療則發揮了中堅作用。互聯網醫療技術的及時性、互動性等特徵對疫情防控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較好地實現線下線上合力抗擊疫情;通過在線減少普通患者到醫院就診的次數,降低普通患者在醫院就診中交叉感染的風險。

有鑑於此,2020年衛健委連發兩項通知,從政策層面助推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落實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要求各地加強信息化支撐工作。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對此表示,“我們相信這場新冠病毒疫情雖然不可避免給中國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中長期看這是互聯網醫療的一個重大的機遇。老百姓對於線上醫療服務的認識快速在加強,對其接受度也是快速提高,針對我們這樣擁有巨大用戶流量的頭部企業是非常大的利好。”

麥格理給出“優於大市”的評級,上調目標價至80港元,基於在線醫療服務業務的強勁表現,提高對公司三年收入的預測。大和也上調目標價,預計平安好醫生在線醫療服務收入會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營收增速超國內外機構預期,估值將迎來進一步重估

作為互聯網醫療的頭部企業,平安好醫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個行業的走向。事實上,平安好醫生在成立之初就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發展路線,以獨特的“互聯網+人工智能+自有醫療團隊”服務模式成功突圍,成為行業的標杆。

從2019年財報來看,激增的用戶流量,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用戶普及範圍也更加廣泛。

互联网医疗开辟抗疫“第二战场”平安好医生(01833)2019年营收增109%

各項核心運營數據的增長,無不代表著平安好醫生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業務運營能力的增強,反饋到財務數據報表上,便是經營數據的強勁的增長:2019財年,平安好醫生實現總收入人民幣50.65億元,同比增長52%,各業務板塊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核心業務在線醫療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貢獻收入達人民幣8.58億元,同比增長109%。淨虧損持續收窄,同比減虧18%。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內機構普遍預期,平安好醫生2019財年收入人民幣為47.4 -48.97 億元,同比增長42.1-46.7%;國際投行普遍預期,平安好醫生2019-2021財年總收入年複合增長可達43%,2021年能達到收支平衡。如今,平安好醫生的收入增速明顯超國內外機構預期,股價也遠高於它們當時給予的目標價(最高65.5港元)。這意味著,平安好醫生髮展比機構預期更為強勁,盈利拐點或將比機構預期來得更早,估值將迎來新一輪的重估。

互联网医疗开辟抗疫“第二战场”平安好医生(01833)2019年营收增109%

事實上,從二級市場來看,平安好醫生股價已率先起跑,一度觸及80.65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分析認為,平安好醫生的面對的是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高達數十萬億,而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只是剛剛起步,獲得國家的大力扶持,仍是未來一片蔚藍。平安好醫生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院平臺,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自2020年起將有望引來更多的潛在機遇,業績有望再超市場預期,而且有潛力在改革醫療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互联网医疗开辟抗疫“第二战场”平安好医生(01833)2019年营收增109%

互聯網醫療滲透率大幅提升,平安好醫生“圈粉”

邁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截至目前,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都有確診病例。在這一場事關全局的殊死搏鬥中,以平安好醫生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已逐漸成為又一支抗擊主力軍。

面對疫情,平安好醫生迅速響應,全方位支持。24小時內成立新冠病毒抗疫專項小組,開通抗疫在線問診專區,建立線上諮詢預防機制。第一時間運送45萬隻口罩馳援武漢醫護人員,並啟動千萬口罩派發計劃;保證線上商城相關藥品、保健品等產品供應充足;與此同時,組織名醫、專家直播解讀疫情防護要點,並與北京醫師協會合作開展醫療科普教育。

除與武漢等各地政府合作開通在線問診平臺外,平安好醫生還與百度、企業微信、拼多多、美團點評、快手、微博、墨跡天氣、知乎、喜馬拉雅、高鐵管家等超30家行業龍頭企業對接,輸出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提供即時更新的疫情動態及醫學科普內容。

透過平安好醫生不難看出,被稱為“第二戰場”的互聯網醫療在這場疫情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在線診療正在改變這這場戰役的形勢,而在其亮眼表現的背後是這一行業不能被忽視的價值和優勢。事實上,國家衛健委也充分肯定互聯網醫療的積極作用併發出《通知》,明確要求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由於此次疫情爆發,使得廣大群眾自願或者半自願的認識並使用在線醫療,在線醫療普及度與大眾認知大幅提升。而平安好醫生通過此次義診活動不僅大幅提高了互聯網醫療用戶的整體規模和滲透率,同時成功“出圈”,觸達到健康人群,收穫了新的流量。

在疫情爆發前出爐的行業數據,根據Mob研究院《2019互聯網醫療行業洞察》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將達5900萬,滲透率達7.9%,市場規模7000億元。

如今,考慮到疫情影響力,互聯網醫療用戶的滲透率大幅提升,7000億的市場規模或存在低估的可能。券商研究報告也指出,受疫情和禁足影響,互聯網醫療在用戶端加速普及,市場滲透率大幅提升,相關使用習慣一旦確立,或利好平安好醫生等互聯醫療企業的長期業績。

對於互聯網醫療企業來說,這次針對疫情的義診服務既是一種公益行動,也是留存用戶、搶奪市場的良機。

激增的用戶流量,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用戶普及範圍也更加廣泛。

以互聯網之名,包括平安好醫生在內的互聯網醫療,正在以科技的方式助推國人健康的試試,逐漸革新國人及資本市場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