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面積栽培竹林,需要掌握哪些撫育管理技術?

鄉下二妹子


如果大面積栽培竹林,需要掌握哪些撫育管理技術?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兒大,或者說太龐統,不知怎樣回答才好。因為竹子品種很多,常見的有斑竹、紫竹、剛竹、毛竹、孝順竹、菲白竹、鳳尾竹等,竹不同,技術稍有別。為了便於回答,給大家些許啟發,那我就選擇一種竹子回答,以供大家參考。回答什麼品種好呢?那我就選擇毛竹吧!

★ 毛竹是一種什麼樣的竹子?

毛竹,別名江南竹、孟宗竹、貓頭竹、楠竹等,高可達20米,是一種高大喬木狀竹類。新竿密被白粉與細柔毛,籜環有毛,老竿無毛;竿環不明顯,低於籜環,或在細竿中隆起,竿籜厚革質,密被糙毛、深褐色斑點和斑塊;籜耳和繸毛髮達,弓形籜舌寬短,邊緣有長繸毛;籜片三角形至披針形,初時直立,之後外翻;末級小枝上具2~4片葉,葉片較小較薄,披針形。花枝穗狀,長5-7cm,佛焰苞常10片以上,呈覆瓦狀排列。穎果長橢圓形。筍期4月,花期5~8月。喜溫暖溼潤氣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窪地。新竹翌年春季換新葉,以後每2年換葉一次,屬於多年生一次結實植物,開花後竹葉脫落,竹竿死亡。在我國,主要分佈於秦嶺、漢水流域至長江流域以南和臺灣省,黃河流域也有多處栽培。

★ 毛竹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毛竹的繁殖,常用的有移竹、移鞭、截竿移蔸和播種等幾種繁殖方法。

1、移竹

每年11月底至翌年2月底期間,選擇1~3年生,枝葉茂盛,分枝低,胸徑3~6cm,無病蟲害的竹株做母竹,就近移竹繁殖可使用1年生母竹。一般毛竹的竹鞭在竹竿基部彎曲的內側,竹鞭走向與分枝方向大致平行。根據竹鞭的位置和走向,離母竹40cm左右挖土找鞭,來鞭30cm,去鞭50cm,竹蔸帶宿土20~30kg。挖掘母竹時注意少傷鞭根,要保護好鞭芽,不要猛搖竹竿,以免松離宿土或損傷母竹與竹鞭連接的“螺絲釘”。挖起後留枝3~5盤,用利刀砍去竹梢。母竹運輸搬運要輕起輕放,如需要遠距離運輸,母竹用麻袋、塑料編織袋等包紮,途中灑水,保持溼潤。栽前挖好穴,栽竹時再根據竹兜大小、帶土情況和母竹原朝向,適當修整定植穴和墊土,解去包紮,順應竹兜的形狀放下母竹,並使鞭根自然舒展,竹兜下部與墊土密接,上部略低於地面,做到“鞭平竿可斜”,先填表土,再分層填土塞緊竹兜周圍,勿傷筍芽,覆土培成饅頭形,再蓋上一層高於地面10~15cm的鬆土。如母竹過大,或栽於當風處,栽後應設立支架,以防搖晃。

2、移鞭

散生型竹類的繁殖主要依賴鞭上的芽生長成竹,因此在毛竹母竹不足時可採用移鞭法繁殖。在春季發芽前一個月左右,挖取2~3年生、竹鞭粗壯、鞭上側芽飽滿、根系發達的竹鞭,挖掘時儘量多帶宿土,注意保護好根和芽,將竹鞭切成長30cm左右的鞭段,每段上帶2~3個健壯芽,平放到溝距30~50cm、深10cm的溝內,芽向兩側,覆土壓實後,再覆一層薄土,並用稻草覆蓋。注意及時澆水,高溫乾旱季節應設置蔭棚。

3、截竿移蔸

這種栽植方法同移竹法相似,只是在母竹基部離地面15~30cm處截斷竹竿,用蔸栽植。此法有利運輸,栽後也容易管理,竹蔸不易失水成活率高;但新竹細小。

4、播種

毛竹苗怕早、怕澇、怕凍,且容易發生病蟲害,要選擇深厚、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並進行細緻整地做床。毛竹為一次開花結果的植物,開花結實一般很少見。播種前,先用0.3%的高錳酸鉀浸種消毒2~6個小時即可播種。可採用撒播、條播或穴播。條播時,條溝間距為30cm左右,條溝與苗床垂直。穴播時,株行距墊為30cm左右,每穴均勻點播種子8~10粒,用火燒細土覆種約1.5cm,再蓋一層稻草,淋透水。穴播用種量少,每畝用種2kg左右,穴播得到的竹苗分佈均勻,生長整齊,管理方便。毛竹種子富含澱粉,播後要注意預防鼠、雀以及蚯蚓的危害。

★ 毛竹的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1、園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坡度較平緩的山谷和坡地,在土壤深厚、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水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沙壤土和壤土栽植毛竹。荒田需先翻耕後,才適宜栽植。

2、整地

毛竹多采用穴狀整地,穴位整地規格(1.2~1.5)m×(0.8~1)m×(0.4~0.5)m。同時清除林地雜草、灌木、石頭、樹根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創造適於母竹發鞭長筍、利用養分的林地環境。

3、栽植密度

一般栽植株行距4m×5m,初植密度每畝33株。

4、營造混交林

毛竹可與杉木、楓香、檫樹、泡桐、油茶、柃木、木姜子、鵝掌楸、山礬、懸鉤子、紫金牛、柔毛繡球、木荷、絲慄栲、馬尾松、長柄水青岡、頭狀四照花等園林植物混交栽植。

5、栽植方法

毛竹一般在冬季和春季(以冬季為最佳),選擇陰雨天氣就近挖掘胸徑4~7cm的1~3年生母竹栽植,母竹應邊挖邊栽。挖掘母竹時先在母竹60cm周圍輕輕挖開土層,找到竹鞭,再順著母竹的來去鞭兩側開溝,按來鞭20cm、去鞭30cm長度(來鞭是指鞭上筍芽方向朝竹杆基部,去鞭則相反)截斷竹鞭。截鞭時要求截面光滑,無撕裂現象。竹鞭與基部帶球形土球,不可搖動竹稈,以免損傷基部與竹鞭連接處的“螺絲釘”。母竹挖出後截去頂梢,留枝5~7盤。母竹挖好後一般採用抬運或挑運法,搬運母竹時保持竹稈直立,不可將母竹稈扛在肩上,這樣“螺絲釘”易受傷,泥土易振落。短距離搬運母竹不必包紮;長距離運輸一般應用稻草或薄膜袋將鞭包裹。毛竹栽植時一般要求深挖穴,淺種竹,表土回填穴底,一般厚度為10~20cm,穴底土應耙平,母竹鞭根在土中20cm左右位置。母竹放入穴底,鞭根應放平,下部與土密接;兩側從側方用表土回填,輕輕打實,而後回土到栽植穴,表面做成饅頭狀。

★ 毛竹的養護技術要點有哪些?

毛竹栽後可在穴面用草覆蓋,以利保溼,在天氣乾旱或土壤乾燥地栽後要澆水,澆水時應一次澆透。毛竹從母竹栽植到成林,期間竹園竹株較少,竹園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擴鞭成林和林地空間利用,除做好除草鬆土、施肥等管理外,主要是留筍養竹和竹農間作。每年分別在4~5月、8~10月鬆土除草2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施肥,促進竹鞭生長和筍芽分化。栽後的前3年可在竹林空地套種豆類、西瓜等矮稈作物,以耕代撫。母竹栽植的第2年就可發筍養竹,一般第2年每支母竹留養1支竹,往後逐年增加。但應留養強壯竹筍,過分細弱的只會消耗竹林養分。留筍時應選擇離母竹較遠的竹筍。注意防治毛竹枯梢病、竹蝗、竹螟、竹斑蛾、竹筍夜蛾、竹筍蠅、一字竹象等病蟲害。

竹子有趨松、趨肥的習性。在竹苗生長期,應適時澆水,鬆土除草、施肥,並注意防治竹蚜等食葉害蟲。施肥可結合鬆土進行,撒施氮、鉀化肥或有機肥,有條件的地方覆草或覆土施肥,可提高產量。竹苗經1個多月完成高生長,,開始第1次分櫱,分櫱苗經1個月左右完成高生長,又開始第二次分櫱。生產上常將實生毛竹苗控制在叢生狀態,通過分株連續育苗,可擴大苗源。毛竹發筍期間作好護筍養竹,平時護竹養筍,5~6年成材。

★ 總結:

以上是毛竹的品種介紹、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養護技術等內容的分享。雖然竹與竹不同,但它們都禾本科,都是竹子,生長習性大體差不多,只是品種之間的一些小差異。因此,想發展竹林經濟,這可作參考與借鑑。


種植天地


竹子的種類很多,有毛竹、斑竹、紫竹、剛竹、青皮竹、鳳尾竹等等。在我家鄉,還有大竹、泥竹、丹竹、簕竹等等禾本科植物。

如果大面積栽培竹林,那肯定是要掌握一些撫育管理技術的,不然恐怕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或者是觀賞價值的。

本人南方人,家鄉有很多種類的竹林,尤其是河流兩岸,竹林隨著河流而彎彎曲曲,蜿蜒東流,一片片、一排排的望不到盡頭。

不過,由於南方地區的河流兩岸的土壤比較肥沃,在竹林生長起來後,就幾乎很少有人去專門打理了的,基本都是在種植竹子的時候,澆水、施肥、拔草等等撫育管理方式就可以了。

當竹子成長為竹林之後,就可以把竹子當做經濟作物,比如摘(挖)竹筍做食物,砍伐長好的竹子造紙,還有當建築材料,以及做傢俱、手工用品等等。

如果是大面積種植竹林,那麼就至少需要掌握一定撫育管理技術。

首先,要選一處土壤肥沃、年降雨量大、陽光充足的地方,比如是河流兩岸、向陽的山坡、平原等地方,而且最好是南方地區,因為大多數種類的竹子普遍不耐寒,長時間低於零度以下的環境的話,容易死亡。

確定好地方後,那麼就需要大面積除雜草,最好是把雜草曬乾,然後燒掉做基肥;挖坑,深至少半米,各坑之間的距離,最好在兩米以上;填基底肥,最好是農家肥,並鋪上泥土,準備栽培竹子。

栽培竹林時,選擇一到三年生,枝葉茂盛,低分枝、無病蟲害的竹株做母竹。所有母竹只需長度兩米五左右的根部,根部要含有大量鞭根,寬度帶有三十公分以上的宿土,留有少量竹枝葉子。

把竹林栽培好後,需要定期澆水,在看到竹子能夠生長後,可以減少澆水的撫育管理活動。

接下來,開始施肥,施用化肥應以氮、磷肥為主的複合肥,每畝可施複合肥十五公斤左右。施用有機肥對竹林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施肥量每年每畝可施有機肥一百公斤上下的量,或者是池塘泥。

竹林長成片以後,除了需要經常除草施肥外,還有需要定期採伐竹林,以及挖(摘)竹筍,使得竹林裡保持通風,防止過密而導致竹子長得不好,或者是因為不通風而導致的病蟲害。

若是竹林得了枯梢病,需要砍伐掉病株,則對展枝放葉期的幼竹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一千倍,每隔十天噴一次,連噴兩到三次;或用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一千倍用同樣的方法噴灑新竹。

一旦竹林被黃脊竹蝗、竹鏤舟蛾等等害蟲侵害,則需要進行防病蟲害工作,可採用去除病區、病株,還有噴酒2.5%敵百蟲粉劑,或者2.5%溴氰菊脂超低容量噴霧,用量為每畝一毫升,也可以使用741煙劑,用藥量為每畝兩公斤左右。吹噴時間選擇在無風的早晨或傍晚進行。


劍動天下


首先竹子的人工管理是比較少的,我們閩北這邊竹子很多,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竹山,主要經濟來源是成品竹子和竹筍。

如果要說毛竹的管理,主要是竹山的修整和砍伐時的選擇,原則上是砍伐生長比較密集和3年以上的成品竹,平時就不用什麼管理了

如果是新種植的可以添加一些輔助肥料,有助於竹子生長。

另外就是新種植的竹林,原則上2-3年不要挖筍和砍伐,這樣有助於成林!



閩居山人


在日常生活中,竹、木常常並提,但竹在生物學特徵、利用週期等方面又與一般樹木有明顯的差異,在造林、撫育、產量、成本和各種效益方面比一般經濟林木更有優勢。因為竹子生長快、產量高、成材早、用途廣。只要撫育管理到位,一次造林,可長期收益。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竹子造林後所需要掌握的撫育技術,供大家參考。

■幼林撫育■

為了提高竹類成活率和加快成林,對新造的竹林應進行灌溉、除草鬆土、施肥和保護等撫育管理。

一、灌溉排澇

林地土壤的水分狀況是影響竹類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新栽的母竹或竹苗,經過挖、運和栽植,鞭根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如土壤水分不足,母竹或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難,不能滿足枝葉蒸騰的需要,因而失水枯死。如林地排水不良,土壤空氣缺乏,不能進行正常呼吸代謝,因而鞭根腐爛。只有在土壤溼潤而又不積水的條件下,母竹或竹苗的鞭根既可得到充足的水分,又能得到足夠的空氣,才能有利於吸收水分和恢復生長。因此,在新造竹林的第1年內,如遇久旱不雨,土壤乾燥時,必須及時灌溉;而當久雨不晴,林地積水時,必須及時排水。

2、澆水要掌握“頭水要早,末水要飽,中間要巧”的原則。即初春解凍後澆迎春水,起催筍作用;春筍出土後澆拔節水,促進竹筍生長並減少退筍;6~7月澆竹鞭水,促進竹鞭生長;8~9月澆孕筍水,促進筍芽膨大生長;入冬時澆封凍水,起保溫防凍作用。澆水後還應鋤松表土,以減少地面蒸發。地下水位較高的林地,應在周圍開深溝排水。

3、母竹或竹苗蔸的覆土,若板結下沉形成雨後積水,除及時開溝排除外,要從周圍取土重新培成饅頭形,高出地面6~10釐米,以利排水。為了減少林地水分蒸發和滋生雜草,在母竹或竹苗周圍地面上,覆蓋3~5釐米的稻草、麥桔或雜草等物,對提高竹類成活率和促進新竹生長都有好處。

二、竹農間種

新造竹林中,在1~3年內進行竹、農間種。以耕代撫,既可增加農作物收入,又能促進新竹生長。

1、間種整地:地勢平緩、土質好的新竹林中,可以在竹叢的株行間全面整地;坡度較大的山地,應在竹行間按水平帶狀或塊狀整地。

2、間種作物,最好是豆類(如蠶豆、豌豆、大豆、綠豆、赤豆等)、綠肥(如若子、草籽、首著、田著、豬屎豆等)和油菜等,不要種消耗地力大的芝麻等作物。在造林後1~2年內,也可間種薯類(如木薯等)和花生等。

3、為了達到竹、農並茂,對間種作物和新竹應同時進行中耕、鋤草、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等。間種作物收穫時,若將桔杆撒於林地,翻入土中,對增加竹林肥力,效果更好。竹農間種,必須以撫育竹林為主。所以,在整地、中耕、收穫時,應注意不要損傷竹子的鞭根和筍芽。隨著散生竹鞭根的蔓延和叢生竹竹叢的擴大,應逐年縮小間種面積,最後停止間種。

三、除草鬆土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林地光照充足,雜草灌木容易滋生,如不及時剷除,不僅消耗竹林的水分和養分,而且直接妨礙竹子生長。因此,在新竹林鬱閉前,每年除草鬆土1~2次。

1、第1次在5~6月間較好,這時散生竹已長出新竹,混生竹及叢生竹筍也陸續出土,林地上的雜草較嫩,除後易腐爛。第2次在8~9月間較好,這時散生竹正在行鞭排芽,叢生竹的混生竹和新竹正在生長,而林地上的雜草生長也很旺盛,竹子與雜草都要大量消耗水分和養分,矛盾較大。因此,這時除草鬆土對竹子生長很有好處,每年若進行1次除草鬆土,可在7~8月間進行,這時高溫多溼,除下的雜草容易腐爛。

2、平緩地上的竹林,可全部除草鬆土;坡度較大的竹林,可在竹叢周圍0.5~1米範圍內除草鬆土。隨著竹叢的擴大和竹鞭的蔓延,除草鬆土的範圍應逐年擴大。除草鬆土時,應注意不要損傷竹鞭、竹蔸和筍芽。

四、竹林施肥

施肥能促進新竹生長,提早成林。新造竹林中,各種肥料都可使用。遲效性的有機肥料,如廄肥、骨粉、土雜肥、塘泥等,最好在秋冬季節施用,既能增加肥力,又可保持土溫,對新竹的鞭芽越冬很有好處。速效性的化肥(如尿素、氨水等)、餅肥和人糞尿等,應在春夏季節施用,以便及時供應竹子生長的需要,避免肥料流失。施用遲效性有機肥料,可在竹株或竹叢附近開溝或挖穴施後蓋土,也可直接撒在林地上,再蓋上一層土。每次新竹造林可施廄肥、土雜肥或塘泥每1000平方米2~3噸。

五、保護竹林

為了避免牲畜破壞,應嚴格地禁止在新的竹林中放牧。新造竹林出筍後,如同一株母竹出筍過多,常因水分養分供應不足,而成為退筍,不能成竹。因此,應及早挖去一些竹筍,保留2~3個健壯竹筍,讓其成竹。新竹長成後,應砍去1/4~1/5竹梢。這樣可以減少蒸發,提高抗旱能力,促進鞭根生長,防止風雪危害。各種病蟲害,特別是食筍害蟲和食葉害蟲,對新竹林危害很大,必須及時防治。

六、間伐撫育

幼林毛株一般量多細小,要進行適當的間伐撫育,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強,去密留疏,以促進幼林快速成林,提高成林。有些生長稠密而健壯的竹株,可以挖來做母竹造林。幼林新竹在抽枝後展葉前,折去梢部,去掉頂端優勢,有利於枝葉的生長和竹鞭的延伸。

■成林撫育■

根據用材竹林經營集約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精細管理的竹林,主要撫育措施有:鬆土、除草、施肥、挖蔸等。第二類中等管理的竹林,主要撫育措施有撫等。第三類粗放管理的竹林,主要結合採伐清除林內雜木等。各類竹林都要做到護筍養竹、防治病蟲害和合理採伐。第一、二類竹林,如在易受風雪為害的地區,應進行鉤梢。

一、護筍養竹

護筍養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產量的關鍵措施之一。散生材用竹林都應做到:不挖鞭筍、冬筍,保護春筍,及時挖退筍。

1、夏、秋季節,散生竹類的竹鞭生長旺盛,竹鞭的幼嫩梢頭稱為鞭筍。在用材竹林中,挖掘鞭筍食用,如同殺雞取卵,對竹林破壞很大。因為鞭筍是竹鞭的尖端,地下系統的牽引部分,如挖掘鞭筍,不僅直接妨礙新鞭蔓延,而且使來年竹筍少,成竹質量差。所以,要嚴禁挖掘鞭筍。

2、有些地區有挖掘毛竹冬筍食用的習慣,認為冬筍不能成竹。其實,並不如此,冬筍是春筍的前身,是竹生長髮育的一個階段。所以,在用材竹林中挖掘冬筍,就直接影響來年的春筍和新竹的產量。毛竹新竹(1度竹)的葉子經1年後更替,2度以上的竹子,每2年換葉1次。換葉的當年出筍少,稱為小年竹。不換葉的當年出筍多,稱為大年竹。如竹林長期小年挖筍,大年養竹,就使竹林1年換葉,1年留筍養竹,毛竹林的“大小年”就更加明顯。竹林年年留筍養竹,就使竹林每年都有一部分竹換葉,一部分竹孵筍,這就是“花年”竹林。人們可以通過經營措施,把大小竹林改變為花年竹林,或把花年竹林改變為大小年竹林。

3、大小年竹林培育技術簡單。只要在竹林換葉的前1年冬季砍伐老竹,是不會影響來年產量的。花年竹林培育技術較複雜。砍伐時要選擇即將換葉的老竹,如不小心砍伐了竹葉濃密的孵筍老竹,就會影響來年新竹的產量。為了提高竹林產量,應提倡年年留筍養竹。對大小竹林要留養小年筍,使其逐步改變為花年竹林。

4、清明至立夏(4~5月份),是散生竹春筍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強保護,嚴禁挖掘春筍和在林內放牧,注意防治病蟲害和防止野獸危害竹筍。竹筍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現不能成竹的筍,稱為退筍。要及時組織有經驗的老農上山挖退筍,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消耗竹林的養分。

5、形成退筍的原因有:營養不足、氣候不良(低溫、乾旱)和病蟲害等。正常竹筍成為退筍,最初表現為生長緩慢,生理活動減弱,進而停止生長和生理活動,最後筍體幹縮腐爛。 一般退筍的形態特徵有籜幹縮,籜耳上的毛枯萎,早晨葉無“露水”(即沒有吐水現象)。

6、叢生竹林竹筍出的時間較長,一般5~6月為初期,7~8月為盛期,9~10月為末期。初期和盛期出土竹筍的數量,佔全年出筍總量的80%以上,竹筍粗壯,成竹質量較好,應儘量留養。末期出土的竹筍數量少、細弱、成竹差。在偏北地區,末期出土的竹筍,常因生長期短,幼竹尚未老化,冬季易受凍害。為了防止叢生竹養分損耗,末期出土的竹筍,可以割取食用。割取竹筍時,應保留竹筍的幹基,因叢生竹筍蔸上的大型芽,在適宜條件下仍能萌發竹筍,成竹。

7、竹筍出土的初期和盛期,正當夏季,氣溫高,蛀食竹筍的害蟲(如筍象蟲等)十分猖獗。竹筍受蟲害後,輕則竹幹上留下蟲孔、斷梢,重則成為退筍。因此,防治蟲害是叢生竹護筍養竹的關鍵之一。此外,在出筍季節要防止人畜和野獸為害竹筍,要嚴禁在竹林中放牧。混生竹類如茶幹竹、苦竹等,竹筍出土在4~6月,這時應禁止放牧,防止牧畜踐踏和啃食竹筍。

二、竹林刀撫

刀撫就是用刀砍除竹林內的雜草灌木,散佈於林地,腐爛後成為肥料。

1、刀撫的好處在於:防止雜草消耗竹林的水分和養分,雜草灌木腐爛後,增加竹林的肥力,一般竹林刀撫後,可以提高新竹產量20%~30%;消除病、蟲、獸害的中間寄主和棲息場所,以及易燃的雜草灌木,從而可以減少竹林的病蟲獸害和火災的發生;除去雜草灌木有利於採伐和搬運竹子。

2、刀撫是第二類竹林的主要撫育措施之一。每年可進行1~2次。若勞力充裕,每年7月和8月兩次刀撫效果較好。每年1次刀撫,最好在7月間進行。因為這時氣溫高,溼度大,雜草嫩,易腐爛,肥效高,並且省工省力。過早刀撫,雜草尚未充分生長,撫下肥效不高,而且撫後仍會大量萌發。過遲劈山,雜草已老,種子成熟,撫後不易腐爛,而且來年種子萌發後,林內雜草更多。

3、茶幹竹、苦竹等混生小型散生竹竹林,竹子密度較大,單獨刀撫較困難。所以,通常把刀撫和砍竹結合進行。每年秋、冬季結合伐竹,消除林內的雜草灌木,散於林內,腐爛後作肥料。

三、竹林鋤撫

鋤撫就是用鋤頭疏鬆林地,清除雜草,改善竹林土壤條件。

1、夏秋季,在竹林中淺挖(10~15釐米)土層,剷除雜草,稱為削山或鏟山。冬季深翻(20~30釐米)林地,挖盡柴蔸,除去土中大石塊、老竹蔸、老竹鞭,稱為鬆土或墾複。竹類的地下莖,在生命活動中,除了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外,還要有足夠的氧氣,以便進行呼吸代謝活動。

2、板結的土壤,透氣性差,竹子生長不良。削山鬆土後,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竹林土壤的物理性狀,有利竹子的生長。鬆土還可以把表層有機質翻入土內,腐爛為肥料;把土底的礦物質營養翻到土表,使風化後成為有效養分,以滿足竹子的需要。因此削山鬆土的好處是:能提高林地的保水、保肥、保溫和透氣的能力,有利於竹子的生長;連根剷除雜草,既能防止消耗林地的水分和養分,又可腐爛當肥料;一般削山鬆土後,可以提高產量30%~40%。

3、鋤撫是第一類竹林的主要撫育措施之一。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平緩地(20°以下)的竹林,可以全面鋤撫;坡度較大(20°~30°)的竹林,可用等高帶狀,帶寬及間距離皆為3米左右,隔年隔帶輪流鋤撫;坡度(35°以上)上的竹林,一般不宜鋤撫。

4、散生竹林,每隔3~4年1次,在7~9月或冬季進行鬆土墾複竹林,鋤撫的深度因竹種而不同。毛竹鞭根較深,一般鋤10~15釐米,鬆土20~25釐米為宜,剛、淡竹鞭根較淺,一般撫6~10釐米,鬆土到15~20釐米為宜。大小年竹林,鬆土應在出筍成竹後的冬季,因為這時鞭上的筍芽很少發育,不易受損傷;花年竹林,鬆土應注意保護活鞭和已發育的筍芽(冬筍)。在散生竹林邊緣3米左右寬的地方,應鋤撫促進竹林面積擴大。

5、叢生竹林,每隔2~3年撫1次。夏季削山,冬季墾複。鋤撫應掌握:靠近竹叢和竹蔸的地方要淺,鬆土15~20釐米;距竹叢較遠的行間宜深,一般鬆土深20~30釐米。叢生竹林鋤撫時,應注意用土覆蓋生蔸,以防筍芽裸露和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坡度極大的叢生竹林,鋤撫時,可將竹林築成等高梯地,這對竹林水土保持十分有利,對竹子生長十分有利。混生竹林,鋤撫可參照散生竹林辦法進行。茶幹竹和苦竹林,一般鞭根較淺,鋤撫不宜太深,鬆土15~20釐米為宜。鋤撫時,都要做到:挖除柴根、柴蔸、老竹蔸、老竹鞭,消除土中大石塊,防止損傷健壯的竹蔸、竹鞭和筍芽。

四、挖除竹蔸

散生竹林採伐後,殘留的竹蔸一般要十多年才能全部腐爛。沒有腐爛的竹蔸埋在土中,如同石塊一樣,妨礙竹鞭生長。秋、冬是挖竹蔸的好季節,這時竹子生長逐漸減弱,竹液流動緩慢,勞力充足。

1、春、夏季節竹子生長旺盛,不宜挖掘,以免損傷竹鞭、竹筍,引起竹液傷流。挖竹蔸可用斧鋤或斧頭配合進行,挖時要做到不傷活鞭、活芽。挖掘後要填好土,不留穴。若在挖掘塘穴後施入有機肥料,再蓋土填平,對竹林生長更為有利。

2、叢生竹林,竹叢被老殘竹頭充塞,蔸根扛出地面,竹子逐年稀疏。即使每年能長些新竹,夾在老竹頭之間,竹根入土不易,吸收養分和水分困難,從而竹子越來越細,竹林產量逐年下降。如長期不挖老竹頭,竹林就會老殘破敗,所以及時挖除老竹頭,是叢生竹更新復壯的關鍵之一。

3、竹蔸挖除後,應用土填穴。叢生竹挖老竹頭最好在冬季。這時氣溫低,竹子生長及竹液流動緩慢,挖老竹頭對新竹影響不大。挖時要做到不傷活竹蔸和筍目。挖後要填土,不留穴坑。混生竹林,挖老竹蔸方法與散生竹林相似,因為一般混生茶幹竹、苦竹等,幹形較小,竹蔸不大,用山鋤就能挖除。近年來利用砍伐後的竹蔸種植竹蓀,既可促進竹蔸加速腐爛,又可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可大力推廣。

五、竹林施肥

竹類植物生長快,產量高,吸收土壤養分多。竹子採伐時,竹材和枝葉運出林地,帶走了大量營養物質;殘留的竹蔸和根系,腐爛分解慢,所含的養分大多為暫不可用狀態。因此,必須通過施肥,補充營養物質,才能保證竹林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的正常進行。

1、施肥時,可根據採伐耗肥量來確定。例如平均直徑9釐米的毛竹林木每年採伐鮮竹材1000千克,如只運走竹幹,則消耗竹林中氨(N) 1.48 千克、磷 ( P) 0.48 千克、鉀 (K) 3.78 千克;若干、枝葉全部運走,則消耗竹林中氮(N)3.26千克、磷(P)0.75千克、鉀(K)4.75千克。

2、在採伐中帶走的氨磷鉀元素則必須通過施肥加以補充。但是,施肥的數量一定要超過採伐帶走的數量,才能保證產量不斷提高。因為採伐帶走養分數量中,不包括土壤流失的養分、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養分以及林下消耗的養分。

3、竹子生長要求氨、磷、鉀完全肥料,其比例為氮5(N):磷1(P):鉀7(K)。因此竹林施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在有條件的地方,每年每1000平方米竹林可施廄肥、堆肥、垃圾肥、綠肥、嫩草肥等2~3噸,或餅肥200~300千克,或塘泥1~2噸。一般土壤母質中,鉀的含量較豐富,所以,施用化肥應以氮、磷肥為主,可按5氮(N):1磷(P)混合使用,效果較好。

六、竹林採伐

1、伐去成熟的竹株以利用竹材。

2、伐去有病害的竹株以防止病蟲害的蔓延。

3、伐去過熟的“小老竹”以改善竹林的營養狀況,使竹林長期保持生長良好,出筍旺盛,穩產高產。

4、伐竹季節,對竹林生長和竹林質量關係很大。出筍期間切忌砍伐老竹,否則會引起退筍或形成節密而尖削度很大的“哭娘竹”。春、夏季竹子生長旺盛,伐竹會引起大量傷流,消耗竹林養分,而且竹材易受蟲害,所以不宜伐竹。

5、秋末和冬季竹子生理活動緩慢,伐竹對竹林生長影響較小,且竹材不易受蟲蛀,是伐竹適期。伐竹必須注意竹齡。砍伐未成熟的嫩竹,竹材利用價值不高(造紙用材例外),竹林衰敗快;過熟的老竹不砍伐,會消耗營養,影響出筍,有些蔑用竹(如粉單竹、青皮竹等)的竹蔑變脆,質量下降,因此必須注意採伐年齡,做到適時採伐。一般散生竹中的毛竹,6年生以上的竹株發筍力衰退,竹幹老化充實,材質堅韌,是合理砍伐的年齡,其他散生竹適伐年齡為3~5年。

6、叢生竹中的車筒竹、邵竹、麻竹(大頭)、吊絲球竹、馬蹄竹、撐蒿竹等,4~5年生可以砍伐利用,而蔑用的粉單竹、青皮竹、沙羅竹等3年就可砍伐,農村有“公孫不見面,母子不分離”的諺語,一般是指蔑用竹而言的。

7、單位面積竹林上採伐竹子的數量稱採伐量。採伐量大,留竹少,則不能充分利用地力,新竹產量低;採伐量小,留竹過多,勢必影響新竹生長,產量下降。因此採伐量必須適宜。一般叢生竹中的蔑用竹(如粉單竹、青皮竹等),每年每畝可砍550條左右,其重量為5000千克。叢生竹中大幹的竹類如車簡竹、部竹、馬蹄竹等,每年每畝採伐120條左右,其重量為1000千克。

8、散生竹中,一般毛竹用材林砍伐後每畝應留200~250株,小雜竹每畝應留800株左右,保留竹株要均勻分佈。砍伐竹株時竹幹容易破裂,影響竹材利用率,因此最好用環狀砍伐法。先沿竹幹周圍用刀或斧砍斷竹青,然後砍斷竹黃,按需要的伐倒方向將竹砍倒。一般是倒向上坡,便於拉山,也有倒向水平方向的,總之以利於搬運為目的。砍伐時務求平地面砍,如留伐根(竹頭)較高,不但降低竹材的利用率,而且消耗營養,影響新竹生長,此外還妨礙砍伐和撫育工作。

【我是鄂硒農技,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加關注,可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你們的點贊,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鄂硒農技


竹子的用途非常廣泛,其特點是生長快、成材早、收益大。無論是新栽竹林還是現有竹林,都需要一定的撫育管理措施。那麼今天我們就趁著題主的這個問答,簡單闡述一下大面積栽培竹林的撫育管理技術有哪些。

一、除草和鬆土

1.綜合除草鬆土
  • 砍掉林地上的灌木和雜草,並進行鬆土。鬆土深度應根據土層深度確定。土層深度1m左右時,鬆土深度20-28cm;土層深度約70cm時,鬆土深度在8-12cm以內;土層太淺,不宜鬆土,以免暴雨襲擊和竹林倒伏。在坡度較大的山區,不宜全面鬆土,以免水土流失。

2.綜合除草及局部鬆土
  • 林地上的雜草要連根拔起,只在新竹周圍鬆土,將剷下的雜草和灌木覆蓋在新竹周圍。

3.局部除草和鬆土
  • 除掉新竹周圍1米範圍內的雜草和灌木,再進行鬆土。鬆土時,將雜草翻入泥土,使其腐爛為肥料。

二、施肥

  • 竹子長得很快。每年進行的伐竹挖筍活動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因此,應經常施肥,提高土壤肥力。竹林中使用的肥料種類有很多,包括圈肥、堆肥和人糞尿等,其中以圈肥為佳。一般來說,竹子適宜多施肥。施肥方法是:在林地上均勻撒施圈肥,然後覆蓋一層細土。畝平均施肥量為800~1000公斤,最大施肥量為5000公斤。

三、鋪草蓋土

1.鋪草蓋土的目的
  • 首先,使表層土變軟,有利於竹鞭的蔓延。二是阻止土壤水分擴散,減少凍害。三是增加土壤腐殖質,提高肥力。四是減少表層土壤水分蒸發,防止土壤乾燥。五是減少雜草的發生。六是防止表土沖刷。鋪草蓋土工作通常在初冬的農閒時節進行。

2.鋪草蓋土的方法
  • 將落葉、草和樹枝鋪在林地上,用一層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覆蓋。鋪草厚度應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確定。不要太厚。一般在氣候溫暖的地區,覆草厚度為8-10cm。

四、鉤梢

  • 在新竹出筍的當年,應鉤去竹梢。鉤梢的優點是:一是防止風雪。第二,避免大風搖動竹竿,影響竹鞭的正常生長。三是使竹梢挺直,提高利用價值。第四,鉤下的竹梢可用作掃帚,增加經濟收入。五是鉤梢竹子生長較好。鉤梢一般在10月左右進行。用鋒利的鉤刀,將竹梢從頂向下鉤下約2米。

五、合理採伐並加強保護

1.採伐時間
  • 一般情況下,竹材的適宜採伐年齡為3-6年,毛竹的適宜採伐年齡為7-10年。1月至3月,冬末春初採伐為宜。此時,採伐不影響竹林生長,竹材性質好,不易蛀蟲。過早採伐影響新竹生長,甚至造成新竹營養缺乏和枯枝;採伐過晚,竹液流動旺盛,伐樁傷流多,可破壞竹林的“元氣”。砍伐要降低伐樁,節約竹材。

2.採伐方法
  • 採伐時應注意保留母竹,增加竹林密度,做到合理採伐。要求做到四不伐:一是在竹液流動時間不伐。第二,竹子大年不伐。第三,母竹稀少的不伐。第四,如還未到砍伐年齡,不伐。在採伐過程中,要遵循“砍小留大,砍彎留直,砍老留嫩,砍密留稀”原則。

六、病蟲害防治

1.竹蝗
  • 竹子的主要害蟲是竹蝗,其成蟲和若蟲以毛竹、淡竹和剛竹等的葉片為食。新竹被危害後會立即枯死。老竹遇害後2、3年內不再產生新筍。被害竹竹竿內經常積水,纖維敗壞,不能再被利用。防治方法:竹蝗產卵集中。於11月,可用50kg尿加0.05-0.1kg可溼敵百蟲配製成藥劑,然後用稻草浸泡,每畝竹林內放置數堆誘殺,效果很好。

2.竹筍夜蛾
  • 竹筍夜蛾是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其幼蟲以毛竹、淡竹和剛竹的筍為食。嚴重發生時,大量竹筍受損,不再能成竹。防治方法:加強撫育、除草培土,既能促進竹林豐產,又能消除越冬蟲卵;每畝用5%毒死蜱顆粒2-3kg,撒在園地土壤表面,然後覆土,消滅殘留蟲,防止越冬卵孵化。

3.竹竿鏽病
  • 竹竿鏽病危害淡竹、剛竹和箭竹等竹種。竹竿被危害後,材質變黑變脆,影響竹竿的價值。發病嚴重的竹子,特別是直徑較小的病竹,可能枯死。受害嚴重的竹林,生長量下降,發筍減少。防治方法:對發病較輕的竹林,應儘早砍除病竹,並燒掉,防止病原菌的傳播。對發病嚴重的竹林,可採用0.5-1度石硫合劑噴施,每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次,可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外,加強竹林管理,合理砍伐竹林,不使竹林過於茂密,也能減少病害發生的機會。

總結,通過竹林撫育的實施:大力培育新竹林,撫育管理現有竹林,合理採伐利用竹林,竹林的結構會得到調整和優化,竹林內通風、透光強度可以得到增強,林木生長營養空間擴大。這樣管理下,林地生產力明顯提高,竹子生長快,用材早,經濟效益高,竹農的生產效益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感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