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農村老人喜歡把食物嚼碎,再吐出來餵給小孩子,這種行為你怎麼看?

魯山雷子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在農村中存在,在城市裡也會存在,相信80後90後都是這麼走過來的。畢竟在過去農村的生活比較簡陋,飲食上沒有那麼多的追求,孩子想要吃奶粉並不是那麼容易。對於那些已經斷奶的孩童來說,家裡沒有奶粉,只能餵飯才行,但孩子的牙齒還沒長齊,沒有咀嚼能力,只能由家長幫忙嚼碎才行。

其實這樣的習慣已經沿襲了幾千年之久,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鍛鍊咀嚼能力,讓孩子更好的飲食,這樣的話才不會那麼依賴母乳。這種餵養的方式在很多人的眼裡看來很髒,但實際上在科學調查發現,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對食物擁有更多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特別是溫暖的唾液,讓孩子的內心更踏實。

孩子本身的年齡尚小,對食物的吸收能力並不是很強,且對食物的慾望也不是太高,在消化食物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能力,但家長的唾液中含有很多的消化酶,可以助力消化,讓孩子不會有積食的出現,反而如今大家利用著奶粉餵養,很容易就會造成積食。

所以說大家不要認為這種行為很髒,只要確保個人的口腔衛生,那就可以這樣餵養。不過如今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就算是讓爺爺奶奶這麼餵養,他們也不會。畢竟他們還是怕子女嫌棄太髒了。

不過有一些老人已經有了這樣的習慣,他們可能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好。如果很介意的話,一定要在孩子背後和老人說這個事情,不然多孩子影響不好,大家咋看?


惠農圈


我小時候經常看到我們村子做父母的嚼飯給孩子吃,我姑姑也喜歡嚼飯味小表弟和表妹們。我看到了確實感覺不舒服,特別不衛生,尤其是有口臭的,蟲牙的,把米飯嚼成醬,然後吐出來用勺子接住,有時候直接用手指接住,然後往孩子嘴裡灌,孩子吐出來還要用手指接住繼續往嘴裡塞。我問媽媽,小時候我是不是也吃嚼過的米飯?媽媽說她牙疼,不給我嚼飯喂,因為家裡窮,沒有營養品品吃,奶水少,媽媽是用大米泡脹了,用石臼搗成米麵,然後熬成米糊餵我們兄妹幾個。現在我身邊依然有人這樣喂孩子,我表妹嫁人了,也學著姑姑的樣子嚼飯喂孩子,我婆婆也要我嚼飯餵我的孩子,但我堅決不會這樣做!太髒了!


期望遇到你


這樣肯定是不衛生不健康的,不過現在有電視有手機,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很多老人通過看電視看手機或是一起聊天都知道帶孩子不能像以前一樣,知道這樣不衛生這樣不健康很少會這樣餵飯了。比如我婆婆是典型的老思想,我生孩子的時候,還給我說孩子不能抱著搖啊,反正這樣那的,我問她你怎麼知道的,她說我聽誰誰誰說的,孩子太小沒有發育完全,這樣搖會傷到大腦。所以現在不要還在拿以前的眼光看老人,很多他們都知道只是看你放不放心,看他們上不上心。


周燕58413405


在我們小時候沒有奶粉,或者是太貴買不起,爸媽早早的就用筷子蘸湯喂孩子吃,主要是怕斷奶了孩子不吃飯,讓他覺得飯菜香自然就會吃了!那時候又沒有輔食機,媽媽只能把孩子想吃的東西嚼碎了餵給他!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嬰兒用品的普及,已經不需要那麼做了,自然環境越來越差,誰知道自己攜帶什麼病菌!小孩子抵抗力差,所以更不能那麼做了!我覺得寶媽寶爸和家中老人說明緣由!老人也會體諒,因為我們都愛我們的寶寶!都希望他健康成長!


燕子媽媽和一芯寶貝


中華民族能夠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生存了幾千年,是與各方面的習性代代相傳分不開的,許多地方就有大人嚼碎食物喂寶寶這一項。現在醫療體系全面,人體缺什麼都能補充,古時候可沒這條件,人們只有從日常生活中摸索出有益的方法。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老祖宗們發現,身體健康的大人把食物嚼碎喂消化力弱的寶寶,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及消化能力會很快變強。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雜食動物,吃的食物包羅萬有,肉食、素食;冷食、熱食;生食、熟食均能消化,是地球上食物消化能力最強的物種。人體健全的消化系統是由腸胃器官本身和許多種消化酶、腸胃菌群等組成,消化酶、菌群是人體儘快、完美的消化各種食物不可或缺的輔助。

今天我們就說說這種很少有文字記載但又在許多地方確實存在的嚼碎食物喂寶寶的風俗習慣。首先,大人嚼碎食物喂寶寶,除了寶寶牙齒沒長全不能嚼碎食物,幫助寶寶破碎以便消化外還有濃濃的愛心傳遞,能讓寶寶強烈體會到被呵護的安全感和受寵感。我還隱隱記得小時候母親嚼碎豆子小鳥渡食般餵我吃的情形,現在想來雖有些牴觸,但那種溫馨、滿足、受寵感卻是銘刻在靈魂深處難以磨滅的。

其次,可能老祖宗們都沒意識到他(她)們總結出的愛心之舉,對寶寶的幫助有多大。寶寶年幼,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還孱弱和不健全,包括消化系統中的各種酶和腸胃中的有益菌群都有待生長。而身體健康的父母長輩把食物嚼碎喂寶寶,食物中的唾液裡攜帶有長輩健康、全面的消化符號,會無意中幫寶寶促進、引導消化系統向健全的方向發展,儘快建立自己健康的腸胃消化系統,讓寶寶有強大的消化能力,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前些天,隔壁家的寶寶吃撐了,食慾不振,精神低萎,大便有點乾燥難解,年輕的父母想帶他去看醫生,孩子的爺爺奶奶聞訊後說先不忙去,讓寶寶父母細細的咀嚼點食物喂寶寶試試看。孩子的父母半信半疑的照著做了,反正又不麻煩。這幾天,他家寶寶精神逐漸好轉,歡躍了許多,寶寶快樂了,闔家也就心安了。

凡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種傳統習慣很容易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病菌帶給寶寶,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種嚼碎的食物中還攜帶著許多父母長輩抵抗病源的源符號,會促進寶寶身體抵抗力的增強,說起來就更復雜了,……。

聽老人們說這種方法也不需要用太多次,一個寶寶也就幾次足矣。

在我們這還有抹肚子、刮痧等不需要打針吃藥治小病的傳承,聽說有些地方還有放血的方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圖片截自網絡,在此致謝。



邪哥說


我是城裡人,我寶寶小的時候我也這麼喂,這麼為並沒有什麼不好,對於咀嚼能力差的寶寶,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

說合理是有道理的,我們採用這種方式並不代表我們沒有閱讀過,用這種方式喂孩子的風險。畢竟都是80年代生的人,211大學的學歷。

首先採用這樣的餵養方式,是在確保自己沒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情況下進行的。其實判斷也很簡單,如果有胃病的人是絕對不能用這種方式去餵養的,因為我又沒有螺旋桿菌傳染給孩子,會引發比較嚴重的胃病,小孩子如果要治療胃病,大量吃抗生素,會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這是首先要確保的。

其次,這樣的餵養方式確實會將自己口中的細菌也代入孩子的口中。但是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是不能夠太乾淨的,如果不能夠讓孩子接觸足夠的細菌,他未來的抵抗力會更差。抵抗力是需要鍛鍊的,越是給孩子創造過於乾淨的環境,孩子的抵抗力越差越容易生病,越有可能在醫院接受過量的抗生素造成持續的生病。

第三,嬰兒用這種方式為容易引發鵝口瘡。但是鵝口瘡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主要是因為酵母菌。到醫院裡面,兒科醫生會開5毛錢的看鵝口瘡的藥水,如果發現得了鵝口瘡,只要用棉籤沾一下那個藥水,塗一下寶寶的嘴巴,很快就會好。得一兩次鵝口瘡,寶寶自然就會對這樣的細菌產生抵抗力。

第四,用這樣的方式為孩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預防窒息。很多寶寶的咀嚼能力差,他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就是硬吞。但是如果提供的食物彈性比較大,並且沒有注意食物的體積的時候,寶寶容易發生窒息的現象,這是比較危險的。

像類似於硬質的糖果,大塊的肉,這類的食物,我們都會先自己咬小塊,以後再餵給寶寶。其實寶寶也很喜歡這樣的方式。

三歲以內的寶寶,用這樣的方式為糖果,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意外的發生。喂水果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防止窒息。

有的人說可以用機器攪碎,或者是用榨汁機去打,但是實際上,這些機器的清潔是很難做到位的,同樣有可能帶入一些比較危險的細菌,在機器上面殘留的有機物質形成的細菌,比起你口腔中的細菌,對於孩子來說要危險得多。

想要通過高溫消毒,實際上很難,比如說榨汁機和喬碎機,機器人本身是不能夠進行高溫消毒的,只有冷氣和刀片,但是其他細小的細節你怎麼能夠確保一定能夠清洗乾淨呢?

而且如果是在外面,不是在家的時候。你也無法確保在外面能夠找到乾淨的可以把食物打碎的機器。所以用自己的牙是最保險。

不過重要的事情還是重複三遍,如果你和你的配偶,有一方是有胃病的,那麼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餵養孩子。


外語那點事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題主這個說法已經過時了。以前的農村,的確可以看到老人這樣喂孩子,他們會把自己嚼碎的東西再放到孩子嘴裡去,因為小孩子沒咬,自己嚼不動。有很多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孩子都這樣吃過,這沒有什麼。

現在已經基本看不見了,這裡面是有原因的,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供題主參考。

一、以前為什麼要那樣喂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不夠孩子吃,或者是孩子剛斷奶,吃硬東西嚼不爛。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有些人會給孩子喝點稀粥,有的則是嚼碎喂些麵食。

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那時候物質不豐富,孩子沒有替代品可吃。有的家庭也不富裕,覺得孩子吃什麼也是長,怎麼省錢怎麼來吧。

有人看到這裡一定會嗤之以鼻,但這卻是實情,並不一定說是你孩子吃得好就一定身體好,一定智商高,這關係到遺傳學。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這樣喂孩子的方法也慢慢消失,而是有了全新的方法。

二、現在怎麼喂孩子

現在的農村媽媽對孩子也很愛惜,直接從嘴裡掏出來的食物喂孩子,這當然是不衛生的。但其實仔細想想的話,有時候買來的東西,並不一定能這樣衛生,只不過是媽媽沒有看見罷了。眼不見,則為淨。

但我們還是要說,這樣嚼著喂是不好的,不提倡這樣。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買些質量信得過的產品,讓孩子茁壯成長,這是每對父母的心願。

但我們也大可不必去鄙視那些這樣喂孩子的,假如能生活安定,又有誰願意去顛沛流離?假如能讓孩子吃好喝好,又有誰願意去讓孩子受苦呢?

每家的條件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我們出生就無法選擇自己的長相,我們出生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這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怎麼養孩子,相信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心得,真心祝願每對父母都能有個健康漂亮的小寶寶。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這個問題以我看不光農村有而且城市也有,在過去非常普遍。隨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及衛生要求越來越高,這種現象逐漸越來越少。年輕一輩覺的非常不理解(太不衛生)。

為什麼會這樣?先來看看動物界:比如說狼吧,母狼在餵養幼狼時,它們把食物吞到胃裡,回到狼窩再把胃裡的食物吐出來喂幼狼。據說經過母狼胃液初步消化過的食物更有利於幼狼的消化吸收,有利於幼狼健康成長。而動物界有許多動物是以這種方式哺育幼崽的。不知人類先天基因就有,還是後天跟動物學的?

七十年代,我村裡有個老奶奶。兒媳難產時死了,留下一個孫子。小孫子打出世一口奶水都沒吃。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年代,奶粉是不可想象的。老奶奶先用米湯加白糖喂小孫子,小孫子太小,而米湯的溫度難以掌握,老奶奶把米湯吞在嘴裡,只到米湯溫度恆定後,吐給小孫子喝。就這樣小孫子逐漸長大,米湯不能滿足小孫子營養需求,老奶奶再把米飯,雞肉等放在嘴裡嚼碎再餵給小孫子吃。老奶奶硬是用這種方法喂大了小孫子。

通過以這個實例,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與不好來評判。如果老奶奶不這樣餵養,小孫子可能早就夭折了。可能在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一直是這樣方式餵養小孩的。因為以前的社會根本就沒有嬰幼兒的食品,小孩缺少營養是普遍的,有些有營養的食物,幼兒又不能直接食用,所以大人就先咀嚼通過消化液消化再餵給幼兒,幼兒就能順利嚥下,並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其實飢餓年代離我並不久遠,老人們繼承著這種育兒的方式,看到這個東西好吃,這個食物有營養,但食物又不適合幼兒直接食用,老人就想自己把食物嚼碎嚼爛再喂孩子。但時代進步了,如今的嬰幼兒的食品可以說普天蓋地,人們再也不用沿襲那種育兒方式。健康與衛生是頭等大事。當年輕一輩看到老一輩再用這種方式喂孩子,覺的太不衛生,他們永遠不會知道在那食物匱乏年代,如此餵養方式的重要性。


百川8038


在過去這算一種迫不得已的辦法,而現在如果有其它辦法,這應該算是一種陋習。

對於現在許多年輕人,這種餵養方式很難接受,也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過去的迫不得以

以前生活條件差,許多母親生完孩子後沒有奶水,或者奶水根本不夠,怎麼辦,只能把大人吃的東西給孩子吃,而最簡單有效的就是咀嚼後餵給孩子。

比如我小時候,就是被用浸泡過的餅乾和煎餅以及稀飯喂大的,那時候奶粉根本買不起,餅乾都是稀罕物。

健康隱患

除了一些傳染性疾病,比如感冒等,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病主要元兇,它主要存在於人的口腔和胃部,攜帶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口臭。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胃部的濃酸環境下生存,會不斷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部不適,最終導致胃部疾病。

而小孩一旦感染,普通藥物小孩都不適宜服用。

而一旦造成胃部疾病,極難徹底康復,因為胃病主要靠長時間調養,成人都很難做到更不用說小孩子。

容易導致家庭矛盾

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媽媽對孩子非常在意,尤其是在衛生方面。

看到老人這樣喂自己的孩子,心裡肯定非常不舒服,而且在孩子小的時候,年輕媽媽會非常勞累,脾氣自然不好,如此一來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如果不是必要,老人儘量還是不要這樣餵養孩子。

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大人們都要保持克制,儘量彼此考慮彼此的感受,交流彼此的心得,給孩子營造和睦溫馨的生長環境。


壺酒往事


說實話,最受不了這種做法。

每個人的口腔內都攜帶各種細菌,孩子小,相對來說抵抗力弱,嚼碎了再喂,無疑加重了孩子受感染的風險。

再者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口臭。或許自己感覺不出來,孩子稍微懂事後,再這麼味,孩子就會嫌棄了,久而久之。就厭食了。

而且,嚼著味也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了,孩子吃著無滋無味,怎麼會喜歡吃飯呢?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按照添輔食的方法,孩子小,可以把輔食想辦法弄碎弄爛啊。稍微大點,也沒有必要很碎了,不然對他的牙齒髮育也不好。

所以我建議。如果家裡老人這麼喂孩子,還是講清楚利害關係吧,不要礙於面子。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