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擋不住觀眾熱情,深交加拿大兩城四場演出大獲成功

大雪擋不住觀眾熱情,深交加拿大兩城四場演出大獲成功

深圳交響樂團在蒙特利爾舉辦中國新年音樂會

文 | 樂境

鼠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深圳交響樂團又一次跨出國門。為慶祝中加建交50週年,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派遣、加拿大加中文化發展協會邀請,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下,深圳交響樂團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和渥太華進行了四場演出。每場演出,除了激動人心的掌聲和歡呼聲浪之外,更有一份濃郁綿長的回味,如雪飄灑,入詩入畫。

貝多芬的奇蹟

大雪挡不住观众热情,深交加拿大两城四场演出大获成功

林大葉執棒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專場音樂會

當地時間1月16日晚,在瑞雪紛飛的蒙特利爾皮埃爾·佩拉多中心劇場,深交開啟了加拿大出訪的首場演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專場音樂會。這座佇立在雪夜中的現代建築,彌散出一種晶瑩的溫馨,當地觀眾披雪而至。

音樂總監林大葉踏著掌聲登上指揮台。他多次率領深交英氣勃發地走出國門,也多次讓貝多芬的一系列作品綻放光彩,贏來海內外的多種讚譽,但他從未放鬆過對每一次演出的精心準備、悉心排練。

暖場曲目是貝多芬《科里奧蘭序曲》(作品62)。這首英雄的詩篇,非常適合深交。在下午走臺時,絃樂的濃度就已令人陶醉。林大葉在英雄科里奧蘭的悲情和貝多芬的英雄情結間深入探求,體悟精深,他舉重若輕地點化著各個聲部,讓其融化,亦讓其升騰。他讓樂手們找到最好的音質,以不同凡響的講述,揭示出更為深邃和豐富的內涵。

大雪挡不住观众热情,深交加拿大两城四场演出大获成功

張昊辰演奏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熱烈掌聲中,迎來了張昊辰的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位年輕鋼琴家,少年時就與深交有過合作。在前去參加範·克萊本大賽之前,他與深交合作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和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讓人印象深刻。拿到金獎聲名雀起之後,他與深交也多有聯袂。如果說此前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的技巧,那麼現在我更被他音樂的豐富性打動。觀眾的掌聲與叫好聲是對他的最好讚美。經過多次謝幕,張昊辰加演了一曲德彪西前奏曲《安娜卡普里山》。

下半場是深交的重頭戲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林大葉精確地掌控著火候,在貝多芬最著名的慢板樂章和最酣暢的快板樂章間從容駕馭,銜接之間,那種猶如齒輪般嚴絲合縫的咬合,讓深交迸發出最好的音色,精確地體現出作品極致的優美與磅礴。高潮到來時,所有的管樂仰天高奏,所有的絃樂如疾風狂掠,有的樂手弓毛拉斷數根,隨光暈纖毫閃動。整個舞臺,被不斷重複演奏的舞蹈旋律與節奏瘋狂席捲。無限的豪邁,無限的輝煌,閃閃發光地進入壯美之境。這是深交最好的狀態,這也是我所聽到的最具經典意義的貝多芬現場。

不朽的貝多芬樂思穿越時空,在深交每一位演奏員身上幻化出無窮魔力,讓蒙特利爾現場觀眾得到了一次酣暢淋漓的享受。

首場音樂會結束後,“鐵粉”觀眾中竟有人從蒙特利爾一直跟隨深交來到渥太華。那是怎樣的一路飛雪相伴,漫天皆白。

1月20日晚,深交在渥太華中心劇院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專場音樂會,更是精彩紛呈。雪停了,但觀眾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久久不肯散場。我不僅為之驚歎:250年了,偉大的靈魂何以還能如此強烈地在皮埃爾·佩拉多中心劇場和渥太華中心劇院撼天動地。

中國新年音樂會絢麗多彩

1月17日晚,深交迎著飄飛的雪花,在皮埃爾·佩拉多劇場進行了第二場演出——歡慶2020中國年的專場音樂會。

舞臺上樂手們的演出服如一片鮮花綻放,驚豔全場。比色彩更驚人的是樂隊的聲音和飽滿的激情。《金蛇狂舞》(唐建平)猶如烈焰噴湧,讓嚴冬的劇場霎時熾熱起來。《火把節》(王西麟)讓上半場高潮迭宕。中國年的喜慶氣氛,如熱浪陣陣翻滾。

二胡演奏家高韶青看上去質樸無華,然而,他的弓子一抖,便將一把有著古韻色彩的二胡,釋放出魔幻般的效果。楊立青的《一枝花:引子、吟腔與快板》在他抑揚頓挫的語句間,更見風姿卓絕。高韶青如同氣功高手,在氣脈與絃動的“氣口”中盡展高超技巧,讓民樂與交響樂默契共顫,讓東方與西方文化融匯貫通。加演的一首《賽馬》再掀高潮。

琵琶演奏家繆曉錚的《雲開日出》,猶如款款撥開了雲中縵帳。更有韻味的是她的垂地紗袖,隨著彈撥節奏,既能飄灑出萬般妙韻,又能驟然呼風煥雨攜雷挾電。

大雪挡不住观众热情,深交加拿大两城四场演出大获成功

張倩淵演奏嗩吶

若論奇妙,還屬張倩淵的嗩吶絕活兒:她一口長氣剛健綿延,從舞臺吹到室外雪野,恍若吹開聖勞倫斯河上的冰排,春風陣陣引來兩岸百鳥齊聚。她沒有換氣,越吹越蜿蜒,引發觀眾陣陣掌聲。這是中國民樂的絕活——循環換氣法,民間叫作“鼓腮換氣”,已經被西洋木管樂器演奏使用了。

大軸曲張千一《我的祖國》(第七樂章),讓晚會鼎沸。在蒙特利爾的皚皚雪夜,點染著中國年的火熱。

“一條大河”在嚴寒迴盪閃耀

次日,深交馬不停蹄奔赴渥太華。在漫天潔白的城市,每一點紅色,都會喚起當地華僑的“中國紅”情結。紅色封面的節目單,將1月19日在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的“中國新年專場音樂會”點綴得更加迷人。

渥太華的國家藝術中心,是加拿大的演出聖殿。與第一場“中國年”音樂會相比,這一場演出曲目有所變化。在黃若《交響民謠》選段“康定情歌”“鳳陽花鼓”、李煥之《春節序曲》等中國名曲之外,還增加了張昊辰演奏的肖邦《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波蘭舞曲》。

最激動人心的是林大葉執棒的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張千一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而作,深圳市委宣傳部統籌策劃、深圳交響樂團原創作品)。當英國管演奏者站起來吹奏出飽含深情的熟悉旋律時,現場融盪開“風吹稻花”般的詩情,觀眾席有人輕聲哼唱“一條大河”。當鼓樂齊鳴將樂曲推向高潮時,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掌聲如潮,一陣高過一陣。

三首返場曲自《雷電波爾卡》開始,到鮑元愷的《高山青》,觀眾全體起立,掌聲匯成節奏,一人在喊,全場共鳴:“再來一個!明年再來!明年再來……”此情此景,許多演奏員為之感嘆:“出國演出這麼多次,聽到觀眾這種高喊‘明年再來’還是頭一回。”

在冰封萬里的加拿大,深交處處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溫暖。在蒙特利爾,中國駐蒙特利爾總領事陳學明特設招待酒會,歡迎深圳交響樂團團長聶冰一行;在渥太華,中國駐加拿大特命全權大使叢培武在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明亮的大廳熱情洋溢地致歡迎辭,答謝深交帶來的美妙的音樂會。聶冰說:“音樂是人類最美妙的語言。音樂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樑,音樂傳遞中加友誼。通過音樂文化交流,可以展示我們美好的精神家園。”

一位當地樂評家在《蒙特利爾日報》撰文盛讚深交是“備受關注的交響樂團,該樂團的音樂家表現出了非凡奉獻精神和專業水準”;“絃樂聲部演奏技巧值得高度讚揚”;“林大葉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他希望深交在加拿大多停留一段時間,並打算將深交介紹給魁北克省等其他地方多演幾場,“這將被視作一種神奇、榮幸的事件”。

八天兩城的四場演出,一路白雪紛飛,朔風凜冽。四年前,深交也是在這個季節來加拿大演出,那次的雪更多更厚。深交與加拿大有緣,與瑞雪有緣。

- THE END -

韓紅怒批“賑災歌曲”?我們可能都在蹭熱點

他們用歌聲,為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