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醫聲3|周瓊:她是「雙病毒感染」,她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

前線醫聲3|周瓊:她是「雙病毒感染」,她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

前言

沙啞而略顯疲憊的聲音,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瓊醫生給《呼吸界》記者的第一印象。儘管我無從想象電話那端她的狀態,從一開始,她清晰的思維與快速的講述中深刻感受到的是醫者的理性,到她講著講著聲音哽咽:「當時那張CT我已經看過去了,她們告訴我說那張是她的……就是大家一起在戰場上打仗,你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被擊倒的樣子,感覺太難受了……」她的語調因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聲來變得急促。我的鼻子陣陣發酸,電話中我倆一度沉默……


「無論哪次傳染性疾病暴發,醫務人員都是最高危人群……他們工作時的每一秒鐘都存在感染風險」

疫情之初,雖已公佈了當時被稱為「不明原因肺炎」的病毒,但院裡病人不多,陸續有發熱、咳嗽症狀的患者前來。那段時期,我們對它(病毒)並無太多的認識,時常議論它究竟是哪種病原體的感染?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衣原體?但有一點很明確,它肯定不是我們常見的細菌性肺炎。

而彷彿就在一夜之間,發熱門診爆滿,發熱患者成倍增加,這種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越來越多……隨著院內發熱門診迅速擴大五六倍,我們進入了「瘋狂」工作的狀態。


前陣子許多媒體都在報道我院醫護人員感染確診的事,其實,我就是主要負責這一塊工作的,病倒的醫務人員成為了我的患者。<strong>有媒體問我,我們的醫務人員究竟是在什麼崗位上、什麼樣的情況下被感染的?實際上一時半會真的很難說清楚,因為無論哪次傳染性疾病暴發,醫務人員相對來說都是最高危人群。一方面,他們最密切地、最近距離地接觸患者,在進行醫治或護理時,他們工作時的每一秒鐘都存在感染風險;另一方面,醫院本身是「繁雜的小社會」,加之我院出門就是地鐵口,人流量巨大,這種地理位置也可能增加傳播風險。


「我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一個護士長,她是「雙病毒感染」,但她精神力量太強大了,令我歎服」

我印象最深的患者是我院心內科的護士長,她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心理素質高到令我歎服。她同時被確診了兩種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在這種非常時期,她是少見的「雙病毒感染」患者。她的病情非常嚴重,剛來的時候發著高燒、渾身乏力,嚴重的納差。幾乎有一週時間,她不吃不喝、滴水不進,每天高燒不退。然而她的毅力非常頑強,即便發著高燒,每次我去查房,她都艱難地支撐著身體要坐起來……那時我們都不讓她坐起來,因為她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只能給我們做手勢。但她那種看著你的眼神,你能看到她對你的尊重,能看到她拼命想要保持自己一貫的作為醫護人員的職業態度。你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她精神意志上的頑強。所以,這樣的人她不會倒下。


我們的醫護人員看著她,陪著她一天一天熬,在有限的藥物裡儘可能地選擇我們認為有效的藥物,對症、支持治療,營養補給……<strong>可以說這種特殊的「醫患」關係,把我們從簡單的治療和被治療,擰成了一股繩子,我們互相安慰,互相鼓勁。

慢慢的,她的病情開始轉彎了,我們都特別高興。慢慢的,她能下地了,她就在隔壁病房裡指導那些很年輕的小護士,告訴她們比如這個病人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這個點上應該怎麼去完成……她並不是體能已經完全恢復,而是強烈的職業感促使她會這樣去做。她還常對我們說,等病好了就要上班去,好多的患者在等著她。


所以,在這裡我也想告訴所有的患者,確診後,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強大的內心太重要了,有這樣的信心和意志力,精神上就不會垮掉,在救治過程中患者也能非常積極地配合。假如一味地焦慮、恐懼、不安,這樣負面的情緒,一定程度上在臨床上也會導致氣促和呼吸困難。我們有時候對一些自我感覺極差的輕症患者,去測量氧飽和度時,實際上發現他們的氧飽和度是夠的,但患者自我感覺很糟糕,這樣的心態和情緒,都會影響疾病的發展。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說絕大部分病毒就像咱們感冒一樣,都是自限性的,只要能夠好好休息,營養跟上,機體也會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對康復是很有利的。

「一提起這件事我就特別難過……她是我同學,這些天我們常常微信裡互動,相互打氣……」

在被感染確診的醫務人員中不乏我熟悉的人。一天晚上,他們(同事)給我看了一個患者的肺部CT,我一看,這是很典型的有感染症狀的影像顯示,病灶很多。雖說當時我們還沒有核酸檢測手段,但我幾乎光從影像學就能肯定這個患者有感染跡象,因為那段時間我看了太多類似的CT。


就在我把這張CT翻過去時,剛好走來一個同事,她對我說,「你知道嗎?這是XXX的影像學」,我一聽就愣住了。我趕緊再把那張CT翻回來,因為每張片子的右上角其實都有患者姓名,但我們一般都不去注意。我一看,那的確是她的名字,當時我心裡咯噔一下……我穿著防護服去看她,她就躺在我面前,帶著氧氣罩,很難受的表情。<strong>很快,她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陽性……那段時間,我沉浸在既難過又壓抑的心情裡,直到現在想起來都還很難受。


其實,她不僅是這次我們一起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醫務人員,她也是我的同學,我倆還特別親。這些天,我倆常在微信裡互動,相互打氣、鼓勵。而我所說的那種難過,也並不因為她是我同學,與我關係親密,就像你在打仗的時候,你的同胞、戰友被擊倒的樣子,你真真實實看在眼裡,換做是誰我都會非常難過。所以,每當我們知道了有身邊哪個同道倒下了,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直到現在,她都還沒有解除隔離,但慶幸的是沒有繼續發展為重症,最近的一次檢測核酸已經轉陰了。

「肥胖患者炎症水平較高,因而感染病毒後『炎症風暴』更強,臨床中須更加留意」

<strong>我認為有個群體值得一提,就是臨床中我們須更加留意肥胖患者。就拿我的這位同學來舉例,她當時情況比較嚴重,肺部影像學病灶較多,高燒、氣促症狀明顯。正因為她體型偏胖,所以我們更加擔心。

一方面,肥胖人群體內炎症水平本身就比瘦的人群高,臨床認為炎症的失控與體型肥胖有一定的相關性,涉及到「細胞因子」「炎症風暴」,肥胖人群在感染病毒後最開始時病情就會更加嚴重,這樣的人也更容易發生呼吸衰竭;另一方面,肥胖本身對我們的呼吸系統就有影響。比如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積,對胸腔的自然膈肌收縮阻力較大,所以肥胖人群稍一活動就喘,一旦肺上有毛病、有感染,氣促、呼吸困難症狀就會更容易加重。


所以,我們可從個體的差異給大家提醒,儘管現在診療方案中指出所有人群都易感,但什麼樣的人群更可能有這樣的風險或者說傾向?我認為,老弱病殘孕,「殘」是指免疫功能受損的人群,加上肥胖,這些都可以作為臨床上更加關注的指徵,<strong>這些人群更容易「中招」。

「患者肺部影像學一定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即便來不及拍CT都要有預判是否會發展為重症」


這些天我們經常就臨床中發現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交流。有人問我,<strong>患者從輕症開始有跡象要朝重的方向發展時,我們能否依靠影像學去做判斷?我認為,CT的表現就是一個時間點的問題,有的患者做得早,有的患者做得晚,所以CT肯定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我們拍片的時候,抓到的只是它變化過程中的這個點。比如這個患者症狀起初還好,剛開始幾天可能就發燒、乏力,但很快就出現氣促、呼吸困難,氧飽和度下降,這個時間再拍CT,一定就會從影像學看到病情非常迅速地在進展。<strong>24或48小時之內患者肺部影像學能看到病灶的範圍超過了原有範圍的50%以上(面積超過一半以上),就證明迅速朝著重症的方向發展。


所以,臨床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這樣的患者,<strong>「氣促、呼吸困難、氧飽和度下降」,如果能掐準這個時間點拍CT當然好,但如果說來不及拍CT,我們都一定要有一個預判,這些人是容易發展成重症的

。因為我們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肺部影像學來反推,一旦有這幾種臨床表現,從影像學上就能看到發展得很迅速,<strong>最快的甚至1-2天之內就可以發展成「白肺」,這樣的人很快就進ICU了,往往來不及做核酸檢測,來不及拍CT。


「對絕大部分輕症患者我比較反對用激素,激素會延緩病毒的清除,對發熱患者可用退熱藥輔以物理降溫」


<strong>在臨床中我對新冠病毒肺炎的輕症患者用激素是非常謹慎的,甚至是反對的。因為對於絕大部分輕症病人來講,我們在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的基礎上,再用上激素之後,就會對患者整個免疫系統再次造成影響,造成淋巴細胞的進一步下降,對病毒的清除等也非常不利。雖然看上去可能一時半會能嚐到甜頭,但作為本身對病毒感染來講,不但不會減弱,還會延緩病毒的清除。


儘管現在我拿不出數據來證明,但從過去的經驗分析,比如說甲流,醫生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即便是這樣,關於甲流的研究顯示,重症甲流患者激素的使用一會增加死亡率,二會延緩病毒轉陰的時間。當年SARS的患者用了很多激素,後面也出現了很多激素相關的後遺症如糖尿病、股骨頭壞死等等。

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絕大部分是輕症的患者,所以我認為堅決不要把激素的使用提到很高的地位,應該是普遍謹慎使用甚至不用。


哪怕病人出現高熱,有些醫生會認為「患者燒得好高,又沒力氣,狀態太差了,是不是該用激素快速降溫?」反而這種情況我認為更不應該用激素了,因為這時患者的一般情況太差,發熱所造成的機體反應我們可以想辦法退熱,比如退熱藥,包括一些物理退熱方式,可以嘗試在患者身上的大血管處、額頭、腋下、腹股溝等等使用,當然護理工作量會比較大,但至少藥物可以幫我們解決高熱症狀,不需要靠激素。


專家介紹

前線醫聲3|周瓊:她是「雙病毒感染」,她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

周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訪問學者。

現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研究領域為肺部疾病的免疫學機制及胸膜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四項,衛生部公益性行業基金一項,省部級課題三項。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十佳青年教工”稱號。


* 特別鳴謝:拜耳(中國)對本欄目的大力支持




本文完

採寫編輯:冬雪凝;今日頭條排版:大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