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復工復產,才能保障抗疫大局

有序復工復產,才能保障抗疫大局

評論君說

只有讓整個社會生產、流通的系統重新運行起來,才能打贏抗疫的“持久戰”。

有序复工复产,才能保障抗疫大局

地鐵工作人員引導乘客經過“非配合式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後進站 微博@上海地鐵shmetro 圖

作者 |於平

在復產復工的問題上,國家發改委亮出了鮮明的態度。

2月1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表示: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至今,企業復工難,成為各地比較突出的現象。許多地方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一再推遲復工時間。有的地方對企業的復工復產還採取了報備制度,有的設置了前置審批條件,甚至還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的情況。對此發改委相關官員表示:“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央精神的。此風不可長。”

既要有序復工,又要努力隔絕病毒傳播,這道“雙選題”很難,但是必須要做。

各地對於復工復產的態度審慎,當然有其良苦用心。疫情防控正進入關鍵時期,復工復產將帶來大規模跨地區人員流動和聚集,可能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

但是,對於復工復產,在壓實企業的防疫、隔離責任的前提之下,也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復工復產固然有風險,但風險是可以管控的。只要企業能全面落實防控機制、配備口罩等防護物資,做好日常防護和管理的每個細節,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傳播風險,並非不可能。作為政府,面對企業復工申請,最科學、明智的辦法,不是簡單化設置審批條件、一味提高開復工門檻,而是要把重心放在事中事後,更多的關注企業復工面臨的實際困難,通過資源支持和專業指導,幫助企業做好公共衛生防控。

復工復產不止關乎企業利益,還關乎國家整體經濟、公民的“飯碗”。正如國家發改委所說,如果不復工復產,那麼抗擊疫情也難以持續。比如,醫院需要口罩等防護品,口罩工廠需要設備企業提供和維護設備,設備企業需要配套企業生產零件……其中某一個環節斷了,那麼整個鏈條可能就難以維持。

如果把抗擊疫情比作一場戰爭,決勝的關鍵就在後勤。而復工復產,讓經濟社會逐步恢復運轉,才能為抗疫提供強大的“後勤”。經濟發展和疫情抗擊其實互為依託,抗疫是為了讓經濟更好發展,而經濟的正常運行,確保物資充裕,物價平穩,對於抗擊疫情,穩定人心,也至關重要。

之前,浙江省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確保快遞、外賣、生鮮配送等關鍵服務正常運行。杭州市規定,從2月10日開始,所有品牌快遞企業全面復工。物流好比人體的“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要復工了,就要把上下游的生產、銷售系統都帶動起來。在當前的特殊情況下,要正視民生問題:既要保老百姓的菜籃子,還得保護老百姓的“飯碗頭”。只有讓整個社會生產、流通的系統重新運行起來,才能打贏抗疫的“持久戰”。

復工復產當然要有序推動,要以充分做好防護,嚴防疫情擴散風險為前提。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任意抬高門檻。一些地方以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應當及時制止。對於復工復產從一味強調管制,轉向管理和服務並舉,這才是對經濟民生和抗疫大局,更務實和更負責的態度。復工、復產、復物流,一個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