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逝三年了,孩子们大多不在身边。自己想找个老伴,该怎么办?

督督乐园


能找就找吧,只要幸福快乐就可以。你说改怎么办,说明你没有主见,你只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好。


老张12138yy


老伴去世三年了,孩子们大多不在身边,自己想找个老伴,我是非常支持的。

老伴已去世三年,传统意义上的守孝期已过,子女不在身边,说明你的身体状况良好,子女的生活也无需记挂帮扶,这种情况下是完全允许再找个老伴的,至于老年人再婚所担忧的赡养、财物、居住等问题,需要关注但是不算大的问题。

给大家讲讲我们家的情况,我的亲婆婆有精神类疾病,不算太严重,生活能自理,但不能照顾家庭,生病近三十年,吃药看病花了不少钱,公公一个人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子,供他们读大学,自己干完活还得做饭洗衣,我老公和小叔子毕业后,都在外地就业成家也无法照顾老人。16年我老婆婆因为脑梗去世了,去世不久我和弟媳是非常支持公公再找的,辛苦多年希望可以过上舒心的日子,老公和小叔子不同意,从情感上不能接受。公公很年轻,婆婆去世的时候他才52岁,且身体好,一直在上班中,收入尚可。自婆婆去世后,给介绍的人很多,在去年终于确定了一位阿姨,同村的,50岁,丧偶,女儿已出嫁,儿子刚结婚,双方很满意,但是小叔子考虑比较多,比如阿姨家经济一般,儿子结婚一堆外债;地里农活多,种有几亩花椒,每年还要种几亩西瓜;家里事情多,以后估计得在她家带几年孙子……。考虑到公公会比以前辛苦,得为新家庭出钱出力,小叔子持反对意见。事情僵持了半年,姑姑们从中多次调结,后来双方子女也是坐在一起正式聊了一下,意见达成一致:两位老人不领结婚证,婚后先住公公家,经济上目前他们自给自足,后续大家共同赡养,百年后得回原来的家庭。

目前两位老人已共同生活半年,公公换了一份轻松点的工作,阿姨农闲时也一直在绿化园林单位上班,每天一起出门一起回家,公公穿的整齐得体,天天乐呵呵的,阿姨上班之余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温馨,厨房和客厅都是大变样,一家子团结和睦,双方子女也在逐渐走动中,老公和小叔子都笑称自己居然有机会做舅舅。

老年人的重组家庭顾虑多,确实要多方考虑提前商议,愿您早日重寻家庭温暖。





不二家蛮嘟


尽管放心去找一个合适的老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文末组图中的叔叔,就是我给我母亲找的老伴。儿女们都希望自己的亲人彼此有个陪伴呵护和照应,开心安康的度过晚年生活。

我的母亲生自农村,是地道的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之一。她贤惠、善良、勤劳、万分疼爱爸爸和我们。记得小时候,每次做好饭,我爸爸没回来时,桌子上的好吃的她从不舍得去动一筷子,总是给我们或爸爸留着。

中专第一次放假回家,我迫不及待的扑进母亲怀里。母亲匆忙去打开她那宝贝厨子,高兴的对我说,妈给你留着好吃的。当好吃的拿到我们眼前时,全家人忍不住都笑了。母亲给我留的桃子变成了几个桃核,自己没舍得吃给我留的苹果,已经成了灰褐色飘着酒香味的烂果子……可我知道,那里面永远珍藏的是母亲对我们无尽的疼爱。

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死于胃癌。身为护士长的大表嫂对我们说,我不建议你们给他做手术治疗了,因为即便手术完成,最多也只能延长他不足半年的生命,病毒已经扩散了,而且既要浪费太多钱,又要受很多罪。

母亲和我们一样,深爱着爸爸,我们没有听大表嫂好心的建议,让医院给做了手术。因为我们希望哪怕能让爸爸多活一天,我们也要尽力而为。其实直到后来爸爸去世后,我们和母亲都觉得真的是错误的决定。妈妈对我说,我宁愿病死或跟你奶奶一样自己吊死,也不会去做任何手术了……。

父亲走前,全家人彻夜陪着。术后,他身上遍插着七根管子:腹腔排积液的、排尿的、排便的、进食的、输液的、输氧的、输血的。他再也没能起来。每隔一会的挣扎和呻吟中,我们需要轮流不停的给他24小时按摩推拿着。每分每秒的滴答声,如同我们自己的身上在滴着血一样的心痛……

但令我最记忆犹新的,是曾经多次亲见父亲放声痛哭。那时他自己还没生病,是为了奶奶的去世。听母亲说奶奶是自己上吊死的。为了这个爸爸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那时我刚刚一岁。我们姐妹四人,我是家里的超生分子,为了我的出生和心疼妈妈,爸爸自己去替代母亲做了结扎绝育手术。当时,村里的领导强行要把怀着我满八个月的母亲拉去堕胎,幸好爸爸及时赶到,他跟开车的和村干部吵了起来。爸爸强硬的说,谁想打孩子的主义,除非我和他都死了!于是妈妈和我脱离了生死危险,爸爸去做了绝育手术。

奶奶患的是痨病,在那时还不能根治。母亲说那一天奶奶一直抱着我。她让母亲煮了一碗面条、两个鸡蛋。她喂了我半个鸡蛋,自己吃了半个鸡蛋、半碗面条。让母亲吃,母亲没舍得吃,于是剩余的一个鸡蛋和半碗面条给哥姐和爸爸留着。奶奶嘱咐母亲抱着刚刚喂饱的我出去溜达溜达消化消化食。等母亲回来时,奶奶为了不拖累家人,已经自己上吊走了……父亲为这事,每逢想起总是放声痛哭!他不停地埋怨着:我的傻娘啊,现在多好的日子啊,凭着越来越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不舍的心疼我们花钱,自己去死了,我可怜的娘啊,你知道儿活的比死都难受吗!……

是啊,一切“以人为本”。有人才有才,才有一切。其余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而已。无论豪车、豪房、金钱、地位、权势……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又能如何,任何一个岗位也只是守初心、担使命,为人民和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的而已,不会永远为某一个人而设置和停留。君不见,万里长城今永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生自净身,去如尘烟。历史滚涌向前。不变的是,一切一直总在发展变化之中。

所以,我们唯愿疼爱我们的母亲好好活着。她们不需要我们像她们那样,在我们小的时候24小时陪伴呵护,她们不需要豪车、豪房。我们能抽空多去陪伴她们一下,让她们过自己想要的开心安康生活足够了。

母亲原本一直非常健壮,她干活挣工分和粮票当时比多数男劳力都要多。大集体时干活经常推整车石头、干往屋顶扔砖头的重体力活,空闲还敢和男人比赛摔跤。但,在父亲离去后不久,母亲很快身体就垮了。她跟着我,在一次去单位的厕所回来路上晕了过去。幸亏叔叔当时发现及时,不然晚了恐怕生死未卜。我不顾母亲的反对,在叔叔有意时,去给她俩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因为我深知,儿女再多,也不如身边有个伴,有个热炕头。母亲自己亲生的两儿两女,可谁又能像她小时候呵护我们一样日夜守着她。如果不是叔叔在身边及时发现扶那一把,也许她早就不在了。有妈才算家,有妈永远是孩儿。我不能像爸爸那样让自己后悔,无论如何,都要让母亲在有生之年的每一天,拥有开心安康的陪伴。

除了学习、工作、创新、进取之外,生活的真谛,当属于在活着时,开心安康的幸福陪伴。

妈妈,我永远爱你!

真心希望我的文章能对你的问题有用。

唯愿美丽中国越来越强盛,人民生活安康幸福,彼此开心相伴每一天!











1008sk淘气小子


赞同你的想法,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孤单可怜的,这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呆着,什么都不敢做,本来想搞些卫生,想想还是算了,累病了挨去医院不值得,疫情没解除,还是应该保重好身体就是贡献了。等着6月份太阳出来就可以出去散步喝茶了,目前这段时间在家呆着呗。


爱的深深


老伴去世三年了,孩子大多不在身边。自己想找个老伴,该怎么办?

首先您有再找一个老伴的想法,就值得称赞,说明您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对于您想找个老伴的想法,我是支持的。

不管您是位男士或是女士,在找老伴的同时,也给您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您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稳定的住所。

您想找一个老伴,度过幸福晚年。如果真的找到合适的,您一定也想让对方过的安稳、幸福。

如果您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住所,即使和对方结婚,也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发生问题,所以,为了您和未来的老伴的幸福,您一定要具备这些条件。

如果您担心对方会因为财产的事对您有企图,您可以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减少以后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您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大气但不乱花钱。

您也知道,对方如果和您结婚,也一定是看您的为人和品质。毕竟都有自己的孩子和各自亲人。再组合到一起不容易,只是想安度幸福的晚年。

如果您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必定会为彼此的各种关系所缠绕,你们都不会很快乐。在生活中,金钱上一定不能太吝惜,该花的钱一定要主动拿出来。

而不是怕对方花,或只让对方花钱。如果您一直算计着金钱,对方也会防着您,就没有什么情分可言了,也失去了再结婚的意义。

第三、一定要主动做家务,分担生活中的苦恼,让对方感觉到您的真诚。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再婚,特别是男士,再婚总是像找一个免费保姆一样,钱不想花,家务不想做,还总是一个人自私的去玩乐,把再婚的老伴扔在家里,像保姆一样对待。

对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苦恼,也置之不理,很让对方寒心。这样的人再婚的目的太自私,也不会维持长久。

第四、一定要给对方名分,得到孩子们的支持!

很多想找老伴的人,真的只是想找“老来伴”,把对方接到家中,却不领证,只是在一起同居。等到哪一天看不顺眼了,就把别人赶了出去,让别人既没有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也一无所有,占尽了便宜。

您既然想找老伴,就要实心实意,找到合适的就结婚领证。让对方感觉到您的真诚。

您再婚也要得到孩子们的支持。虽然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但孩子们如果不同意,经常会找您和对方的麻烦,也是烦恼多多。

当然,生活是复杂的。只希望您是单纯地找个老伴,和您相伴,一起快乐幸福地走过余生。

祝福您早日找到意中人,谢谢!


木易墨荷


一,有伴好处多多

我们家乡有句老话:没赖子想赖子,有赖子嫌赖子。我这里这么解释吧:夫妻双方,缺一半,希望找到那一半,而有了另一半吧,又有嫌弃的时候。

对于女人来说,还有一句俗话:“蠢宝男人都要有一个。”没有伴,连吵架的对手都没有。生活中可能会有许多不便。

对于男人来说吧,家里没有个女人,家就不像个家,也就不称其为家。

少来夫妇老来伴。老伴老伴,就是老了彼此是个伴。

有个伴,散步有同行的人,有人听你说话;你不想做你该做的事时有人会督促你;你该做的事忘了做,有人会提醒你;你病了,有人会给你倒杯热水……总之有伴有种种好处。

二,想找伴的话,建议你有以下准备

你老伴去世三年了,孩子们大多没在你身边,你孤单寂寞,可以想象。希望找个伴,说明你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还热爱生活。这种情况男同胞多一些。女同胞就没有这种勇气。

1,具备稳定生活的基本硬件

你想找老伴,房子,稳定收入应该不存问题。因为这是基本的生活硬件。

2,打算付出

半路上凑的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有了伴,可能带来许多麻烦或者矛盾。最主要是经济问题。双方都有儿女和亲戚。如果经济条件好,心胸开阔,性情还好,又勤快,心地善良,那肯定是另一半求之不得的。晚年生活可能得到自己预想的结果。

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太自私的话,关系肯定不好处理。所以你要有所准备,不惜付出。

3,想找伴,就要准备宽容

有时候相敬如宾只是一种假象,老了能像朋友一样对待就行。经济上不要分得太清。

我发现,老了不论男女,都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很多毛病,彼此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才能和谐相处。

总结。

找伴有利有弊。祝你好运!


木偶人的梦想


先坦诚的把这个想法跟平时最理解你的孩子说,然后让Ta去跟其他孩子沟通,这样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能有个转缓余地。

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财产的归属和对那个Ta所担负的义务。

跟他们一起分析利弊,先安排好婚前财产,万一生病那个Ta的医疗费等事情,先明确了,再把你自己独自生活这三年的感受说出来。孩子也心疼自己的父母,只要把他们担心的问题摊开来说明白,相信孩子们会支持你并帮助你的。

人都有老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不可逆,可当有一天那个与自己相依相伴的人也离开了,剩下的这个老人才是最需要关照的。但是这个时候大多数儿女都已经成家不在身边。孤独,寂寞,冷清是老人的日常,更让人心酸的还有回忆,越是孤独越会想起一大家人在一起时的热闹,孩子们的嬉戏吵闹,每天忙不完的事情,夫唱妇随的和谐都会让本就孤独冷清的日子更加沉闷悲凉。事情最怕比较,有多少老人因此消沉抑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

我老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小时候的玩伴给我说:老陈头投机井淹死了!听到的那一刻我所有的感觉似乎被一下抽空了,缓了缓才问出到底为什么?

这个人我还有模糊的印象:胡子比较重,嗓门也大,人也壮实,走路都带着风似的,特别开朗,不论见到大人孩子都乐呵呵的。他怎么会自己投井呢?朋友告诉我,他的爱人早几年就去世了,唯一的女儿当时刚刚考入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很好,他为了女儿的这份成绩骄傲。他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农活,告诉女儿她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是爸爸的不用她管。女儿很争气,如他所愿考上了大学。这回他不光要雇着家里,地里,农闲还去市里打工,就怕苦了女儿。女儿毕业留在了读书的城市工作,并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老陈头终于可以歇歇了,可却查出了脑袋里长个瘤,医生让他去大医院再看看,老陈头回家给女儿打个电话,没说自己得病,只说想她了已经快两年没回来了让她回来看看她。女儿说太忙了没空回去,也许是真的忙吧,没几句话就把电话挂了。不知道老陈当时心里的感觉怎样,只知道他跟亲戚说了女儿太忙了回不来。之后的第二天就投井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独居多年的老女人,跟谁也不愿意说话,有时别人问她什么,也当没听见,不知道的人都觉得她太冷傲。听到关于她的故事是再一次偶然经过她的家门时听到里面的哭声,那种压抑着的呜咽让人感到心被揪住揉捏一样,后来打听到她年轻时守寡,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还没成家又意外死亡。剩下她一天一天的守着老屋靠着回忆熬着。

这样的晚年是何等的凄风苦雨啊!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感情也需要有个寄托,找个投缘的老伴相互有个说说话的人,也能相互照顾,心情好起来身体也健康。安享晚年是每个人的愿望。






蓝天7261969291918


老伴儿去逝三年了,就不用纠结了,人的生死总有个先后,逝者已逝,活着的还得往前走,儿女不在身边,找个伴也是再正常不过,其实大部分儿女也都能理解,再者说也为他们减轻了负担,一个老年人生活是真的不易,冷锅冷灶冷冷清清,有多一个结伴同行,就热乎多了,余生也不会太孤单,正所谓满堂的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呀


似曾相识SQM


老伴去逝三年想找个老伴?我认为,一,你首先身体要健康,有住房,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如存款,退体金。二,得到儿女的同意。三,过另一伴要小心,最好是知根知底的,以免上当受骗。四,如果你岁数大最好是打伙过曰子,每个月给对方一定的钱,过不好就分开,省后来打官司。总之:要想找老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千万想好了。


王臣150707683


老伴去世三年了,按传统的守孝期三年也换孝了,这可以找老伴了。问题是你有无条件?首先是经济条件,如果你有退休工资,或有一笔存款,找个老伴可以养活。其次,要有住房。三要儿女们同意。这样你就可以找了。你有条件养活老伴,不与儿女们要生活费,不拉累他们,又不和他们要住房,他们既然就不会有意见了,同时征得他们同意,老伴老百年的送葬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你既无经济来源又无住房,那最好不要找,找来生活费丶住房问题无着落咋办?要看儿女们的脸势,伸手去跟他们要,那就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