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供應鏈金融本質2:供應鏈金融的前提和基礎--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金融、物流金融、貿易金融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現代經濟下的競爭,已經從單純的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而行之有效的金融體系成為供應鏈競爭的主要戰場。

今天我將介紹一下供應鏈金融的前提和基礎--供應鏈管理。

現代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定義

現代的供應鏈管理涉及產品開發、採購、物流、信息系統、銷售、金融等多個層面,而從管理的角度,僅僅關注企業內部的管理是不足夠的,要從整個流程的戰略角度進行管理。

供應鏈管理這個詞最早是源於物流管理,目的是降低庫存,提升庫存的週轉效率,後逐步供應鏈理論逐步發展,逐步增加了對研發、生產、金融、採購銷售的關注,最後確定為“現代供應鏈是為了高效的實現客戶價值訴求,由供應鏈上的上下游企業,基於信息系統的溝通與協調,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由供應鏈構成的多數企業間業務流程的整合定義為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與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概念誕生於20世紀初期,與互聯網同時起步,商業模式是從企業戰略的角度來看待企業價值創造的邏輯框架,包括商業模式的價值提現,價值實現和創造的要素,從這兩方面來決定企業的盈利模式。

基於供應鏈管理的商業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商業模式的一種具體的表現,供應鏈管理的商業模式主要提現在六個方面:

1. 強調供應鏈生態上企業之間的互動與關係。

2. 相比物流效率,更加強調供應鏈生態的效率。

3. 由供應為核心變為以需求為核心的價值管理。

4. 強調綜合資源能力的管理和運用。

5. 更加強調資源整合產生的深度效益。

6. 強調動態的供應鏈資源管理。

前三點決定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益,後三點決定了供應鏈運行的效率。

供應鏈商業模式的核心:關注客戶的價值訴求而非簡單的需求

需求是購買慾望和購買力的和,而客戶價值是更加複雜的概念,“客戶價值是客戶對特定使用情境下有助於實現自身目標和目的的產品屬性、這些屬性的實效以及使用的結果所感知的偏好與評價”。

以滿足客戶需求的運營與以實現客戶價值的運營的主要差異:

1.前者強調產品的屬性,而後者更強調產品屬性的效用和期望結果的實現;

2.前者提供質量的產品,而後者是提供綜合的服務;

3.前者的模式中,客戶是被動的服務對象,後者模式中供應方和客戶共同決定最終的價值實現;

4.後者“幫助客戶成功”的理念涉及方面更廣,跟客戶的關係也更為深入;

5.前者的組織形式是連莊結構,後者是網格結構。

供應鏈的目標就是構建良好的商業生態,實現多利益相關者協同,通過多方的協作與互動,實現多方的價值體現。而要完成整個生態的構建,且能有效的運行,有賴於一個開放的內外部流程一體化的系統,包括決策行為網絡平臺和信息系統平臺,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