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希望成為“魔咒”,最後,我還是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卻最想逃離媽媽的“魔爪”,也慢慢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朝媽媽希望的反方向前進著。


媽媽的希望成為“魔咒”,最後,我還是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


一位患有中度抑鬱的年輕女孩,小時候隨著媽媽搬了很多次家,媽媽每換一個男朋友,她們就要搬一次家,這讓她希望能快點結婚,住在一個不用搬走的房子裡。但如今才20出頭的她卻換過好幾個男朋友,一個都不滿意,不斷挑剔著。雖然討厭這樣的自己,媽媽也“教育”她好好找個對的人過日子,但她卻做不到讓自己安定下來。她重複著媽媽曾經的動盪生活狀態,活成了自己討厭的、媽媽也不希望的樣子。


媽媽的希望成為“魔咒”,最後,我還是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


另一個非常具有女性化氣質的男性,精緻且優雅,但在媽媽眼中卻不像個男人。母子倆見面就吵,媽媽看不慣兒子的舉止,兒子也聽不得媽媽的管教。媽媽勸兒子當兵,說得最多的是“你能不像個男人”!兒子也覺得媽媽灰頭土臉,沒有女人味。


媽媽的希望成為“魔咒”,最後,我還是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


從眾多實例中都可以看出,媽媽的希望似乎成了“魔咒”,孩子朝媽媽希望的反方向越走越遠,母子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這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媽媽的希望帶著一些不信任。在媽媽面前,孩子都是弱小的,需要媽媽的保護與幫助。在潛意識裡,媽媽是不願意跟孩子分離的,她不相信孩子能離開自己,不相信孩子能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


其次,媽媽的希望帶有控制的慾望。在媽媽心中,孩子始終是“自己身上的那坨肉”,指揮孩子天經地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就形成了與媽媽之間的博弈。媽媽用“我希望”代替“你必須”,將孩子牢牢握在手中。

再次,媽媽的希望中會有侵犯。當孩子脫離母體時,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但如同剛出生的孩子一樣,他們沒有意識到母親與孩子並不是一個整體,在照顧、呵護孩子的過程中,媽媽一方面希望孩子快快獨立,另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能一直“歸屬”於自己,這也讓母子之間沒有邊界,侵犯孩子也就難免了。


最後,在媽媽的希望中會出現悔恨、恐懼。媽媽對孩子存有補償心理,但也會說出“如果當初我有這麼好的條件,就會怎樣”的話來“刺激”孩子,同時也因為將自己的人生賭在了孩子身上而擔憂孩子的未來。

這所有的一切都將導致母子關係的破裂,孩子對“媽媽的希望”具有牴觸心理,也就導致孩子走向媽媽希望的反方向。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確實都希望孩子好,但方式一定要用對。

1.將對孩子的希望建立在平等的關係上,轉變成對孩子的祝福。將“我希望”用“我祝你”表達出來,沒人會拒絕祝福,同時也不會因為結果的好壞而破壞祝福的美好。


媽媽的希望成為“魔咒”,最後,我還是活成了媽媽討厭的樣子


2.管好自己。媽媽們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孩子朝更好的前方前進。一味教導會讓孩子討厭,行為帶動才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被教導”。

3.尊重、理解孩子。孩子越大越需要尊重與理解,需要更多的空間,只有如此,他們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當媽的都希望孩子過得好,但願我們成為祝福孩子並給予子女自由的媽媽,但願我們都能成為被人祝福且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