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沉寂已久的匈奴重新崛起,五胡亂華就此開啟

公元前121年,匈奴休屠部投降漢朝,當時漢武帝收了休屠部的領地,在哪裡設置武威郡、酒泉郡;公元前72年,漢宣帝劉詢最終擊敗匈奴,是匈奴元氣大傷;公元前六十年,匈奴爆發內亂,史稱“五單于爭立”,國力大損,更加無暇南侵。

西漢末年,國家大權被外戚掌握,暫時無暇攻擊匈奴,至東漢光武帝時期,國力逐漸恢復,開始繼續對匈奴的打擊。光武帝時期,西漢分裂為南北部分,南部投降東漢。

西晉末年,沉寂已久的匈奴重新崛起,五胡亂華就此開啟

東漢時期,漢章帝在31歲就死了,只有九歲的漢和帝即位,權力掌握在竇太后手中。竇太后重用自己的弟弟:竇獻、竇篤。竇獻在歷史上的名聲很不好,所有不該乾的事兒他都幹了,至於貪汙、弄權之類的平常事筆者就不在這裡贅述了,他在築和諧之位還贍養了一批死士,朝廷之中有誰不合他意,他即打殺之。後來竇獻自己也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於是自請去攻擊匈奴。竇獻雖然名聲很壞,但是在治軍打仗上是一把好手,他最終擊敗北匈奴,令被匈奴遠遁。

有人認為滅亡羅馬帝國的就是遠遁的匈奴,但是筆者認為,於是就有人說,漢朝的手下敗將打敗了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那漢朝的國力一定在羅馬帝國之上。筆者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因為一個幾百年的朝代實力強弱是變化的。漢朝初年,國力衰敗之時,匈奴同樣讓劉邦白登山之圍;而在漢武帝時,國力已經恢復,將匈奴打得滿地找牙也是正常的。所以筆者對這一說法不敢苟同。

西晉末年,沉寂已久的匈奴重新崛起,五胡亂華就此開啟

三國時期,管理南匈奴的是曹魏政權。曹操時期,對於周邊數個少數民族,曹操採取三種策略:分化、內遷、攻滅。對於南匈奴,曹操先是採取分化的策略。曹操北攻烏桓時,將匈奴單于劉宣(漢光武帝賜姓為劉)帶回許都不放,遙控指揮匈奴,將匈奴分為五部,每一部的首領是匈奴貴族擔任,每一部的設置設置長史(管政權)、司馬(管軍權),而這兩個職位都由漢人擔任。曹睿當政時期,繼續實行曹操時期的對外政策,但是為了進一步控制匈奴,要求匈奴五部每一部將自己的繼承人送到洛陽,後來五胡亂華的開啟者劉淵就是這事被送到洛陽來的。

劉淵是匈奴左部帥劉豹的兒子,他進入洛陽之後,表現的即位明達。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奪了曹魏的江山,後來在晉武帝司馬炎時期,多人曾提醒司馬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勸諫司馬炎殺掉劉淵,司馬炎沒有聽從。不久之後,劉元德父親劉豹死去,劉淵離開洛陽回去但匈奴左部帥。

西晉末年,沉寂已久的匈奴重新崛起,五胡亂華就此開啟

司馬炎死後,白痴天子司馬衷即位,他壓制不住各個諸侯王,諸侯王紛紛反叛,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末期,成都王司馬穎為壯大自己的力量,對匈奴封官許願,希望他們幫助自己打內戰。其中,封劉淵為北部單于,劉淵利用這個職位,重新聚集五部單于的力量。還未等到劉淵聚集兵馬,成都王司馬穎就已經被殺。劉淵於是以為成都王司馬穎報仇為名,起兵南下,此時劉淵的堂祖父劉宣出來諫止道:“匈奴被中原奴役幾十年,為一箇中原人報仇,不能很好的調動匈奴內部參戰積極性;中原被諸侯王搞亂套了,為一個諸侯王報仇不能很好的調動中原百姓的積極性!”於是乎,劉淵以光復漢室為名,南下入侵中原。至此,開始了中原歷史上的一個黑暗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