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今时今日一提到日本这个国家,很多国人都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日本的人文文化,恨是因为那段抹不去的历史

日本因四面环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日本文化,而在这些文化的谱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无所不在。例如日本传统服饰和服,就是来源于中国汉唐时期的服饰,后来经过改良慢慢形成了现在和服。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日本无论是文字、建筑、宗教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在盛唐时期,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多次派使团前来参观学习。随着使团的回国,中国文化也随之传到了日本,更是得到了日本上层社会的效仿。

唐朝僧人鉴真多次前往日本弘扬佛法,到了清初明末时期,还有一位出身功勋之家的著名学者在日本传播中华文化,这位学者被当地的日本人尊称为“胜国宾师”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一、贵族子弟不受朝命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号舜水;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出生在明朝的功勋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忠良之臣;朱舜水可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族子弟。出生在忠良家庭的朱舜水自幼便聪明好学,励志长大之后要做到忠君报国、解决百姓疾苦。

崇祯十一年,朱舜水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已经变得文武双全,也正是因为“文武全才第一”而进入到吏部任职。明末时期的朝堂十分腐败,朱舜水为人正直很多事情都不妥协,不愿意与当时的官员同流合污。于是朱舜水决定不再走仕途之路,辞去官职专心研究学问。

从崇祯末年到清兵入关后的弘光年间,朱舜水多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当时的御史更是以不接受朝廷的应召而通缉朱舜水,无奈之下朱舜水只好逃至舟山。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在清军占领南京、福建之后,整个明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而此时的朱舜水却选择出山,为反清做了一系列的斗争。朱舜水先后帮助和加入过鲁王、郑成功、张煌言反抗清朝的斗争中。


二、为找援兵,多次东渡日本

为了抗击清朝,朱舜水先后七次前往日本,希望借兵帮助明朝驱赶清兵恢复中原。第一次前往日本之时,正逢日本实施海禁不允许外人进入,朱舜水第一次无功而返。时隔四年,朱舜水在前往日本求助的途中被清军捕获;清军将领被朱舜水的忠义所感动,偷偷将他放回舟山。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多次前往日本求助,奈何当时清朝的政权已经逐渐稳固。朱舜水看到复国已经没有希望,为了保全民族气节;公元1661年,朱舜水再次东渡日本,并决定今后不再回国!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前往日本的朱舜水,却非常不幸地碰上了日本幕府当时的锁国政策。朱舜水被困在长崎附近的海上长达数十日,就在朱舜水心灰意冷打算返回之际,日本学者安东守约听闻此事后前往拜见,并行弟子之礼。后来在安东守约的努力下,朱舜水终于得到日本政府的批准,正式在长崎定居。

随着朱舜水安定下来,他带来的明末儒学也在日本逐渐蔓延;因此朱舜水受到了日本当地人的尊重。公元1665年,德川光圀因为敬佩朱舜水的才学派人前去进行拜访,并且表达了想要聘请朱舜水为日本国师并希望他传授中国儒学。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德川光圀行弟子礼接待,甘愿自降身份拜入朱舜水的门下;幕府上下受到德川光圀的影响都将朱舜水视为上宾。在德川光圀聘他为国师的时候,尊以师礼不便直呼名字,朱舜水便用了家乡的一条河为名字——“舜水”,表示不忘故土,从此以后便有“舜水先生”之称

朱舜水不仅将儒学带入日本,还把中国先进的农药、医药、工艺等技能传授给日本人们。朱舜水的思想和学说都成为当时日本的主流学说,众多名望人士慕名前来拜入门下,纷纷都以当他的弟子为荣。

德川家族和日本朝堂人士对他的教导言听计从,将这位国师当作神一样的存在。

德川光圀更是根据朱舜水的设计,建造了中国式的园林——后乐园,并将这个园林赠与朱舜水的七十岁生辰,而这座园林也成为了日本三大古典名园其中之一。朱舜水指导的《大日本史》更是对“明治维新”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病逝于日本

公元1682年,朱舜水因病逝世于日本大阪,享年83岁。朱舜水的葬礼也是享受到了日本高规格的待遇,德川光圀率领朝堂人士亲临;而朱舜水也被安葬在历代水户藩主的瑞龙山墓地。

朱舜水一生都忠于明朝,在日本二十多年依旧身着明朝衣冠;去世之前也是难忘明朝故土。在日本期间朱舜水非常节俭,去世之时留有三千馀金用作复国资金;而他的坟墓也是特意按照明朝样式创建。

在日本执教期间,朱舜水对水户藩和加贺藩都有非常之大的影响。日本学者和历史学家都对朱舜水有很高的评价,对其所传播的中华儒学表示认可。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朱舜水去世之后,门下弟子将他的遗稿进行了整理,《舜水先生文集》在日本正德五年的时候得以刊行,全卷共28卷。

朱舜水已经逝世数百年,今时今日的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两国也经历了一段十分特殊的时期,无论是朱舜水反抗的清朝,还是日本的幕府时代都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过去。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朱舜水因受到日本人的尊敬,墓碑一直保存完好无损,三百年间一直有人照料。中国建国之后,朱舜水后人也是前往日本扫墓,每次扫墓皆有幕府后人陪同;由此可见这位儒学大师对他们的影响之深。

明朝遗民被迫流亡日本,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至今影响着日本

中国和日本,已经度过了曾经特殊的时期;如今为了彼此更好的发展而携手向着未来而努力。属于中华民族儒学文化也已经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的人民见识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儒家学院,全世界都在学习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我们为身为中华儿女而自豪,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纪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