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故事」釜溪河上的“怪船”: 舉世無雙 自貢獨有

有這樣一種船,它曾在釜溪河上盛極一時日夜川流不息,當年自貢井鹽便是通過此船,運往川、滇、黔、湘、鄂等地;它外形奇特,船頭由右向左歪扭,船尾由左向右歪扭,形成船頭與船尾相反方向的小傾斜,被稱為中國乃至世界內河航運史上的重大發明;它從清光緒初年開始興起,到新中國成立後又神秘消失。

這種奇特的船在文史資料上被稱為“櫓船”,因其前舷左高右低,後舷左低右高,模樣奇特,又被老百姓親切的稱為“歪腦殼船”。

追憶

釜溪河上的怪船

據《富順縣誌》記載,櫓船消失於上個世紀50年代,當年親眼見過櫓船的大多數人已經離世。家住沿灘區王井社區太源井街的老船工,77歲高齡的楊志權老人則是數不多親眼見過櫓船的人之一。

清光緒年間,為了讓運鹽的櫓船在釜溪河中暢行,自貢人在釜溪河河道上修閘築堰,節攔蓄河水,提高水位,等到當水蓄到足以能夠把攔水壩裡的運鹽船衝入沱江時,就開壩放水。在釜溪河太源井一個名叫“鍋敞壩(音)”的地方曾經修建過一個堰,這也是當年修建的眾多堰閘之一。楊志權和他的父親便一直在這裡從事著和鹽運有關的工作

“枯水期時,櫓船過不了堰,每次有船運鹽到堰時,都會請人幫忙把船裡一袋袋的鹽巴轉運到堰壩上,然後由堰壩另一側的櫓船運到鄧關,我父親就是負責幫人抬鹽巴的。”楊志權老人回憶說,當時他雖然只有8、9歲,但也經常到堰上看父親幹活,所以對河裡一條條形狀怪異的船映像尤為深刻。

“這些船在要河裡前行全靠人在船上用蒿杆撐著船走。”楊志權回憶說,當時自己的兩個姐夫都在櫓船上撐船,“他們撐船的時候,把蒿杆插到河底然後用自己的肩胛骨抵住蒿杆的尾部,沿著船舷從船頭走到船尾,就這樣把船推著走。”楊志權回憶道,幹這個差事非常辛苦,獲得的報酬也很少,“當年把船從自貢撐到鄧關所獲得的報酬只是一斗米。”

“當時的櫓船全部用香樟或是楠木做成,船上各個部件都打磨得十分精緻。”這是櫓船留給楊志權的另一個映像,“特別是船篷的邊緣打磨的很漂亮,我每次上船後都會仔細的撫摸這個地方。”

描述

長達14米的運鹽船

為什麼這些運鹽的櫓船腦殼為何是歪的?這些在釜溪河上盛行一時的櫓船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記者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找到了答案。

館長黃健曾經撰寫過文獻對這種“歪腦殼船”進行過詳細的描述,如今我們只能靠這些文字來想象它的模樣——船身長14米,寬約2.5米,在船上還有一條長達16米比船本身還長的船櫓(梢)。所以,在史書中其學名為“櫓船”。“歪腦殼船”共有6個船艙,船頭長4米的部分叫剪子,用於擱置零星雜物;船身後面部位依次叫走艙、桅臺艙、前宮艙、後宮艙、太平艙、火艙。太平艙是船工用槳(長約4米,用柏木做成)划船的地方,火艙用於船工們燒火做飯,其餘各艙皆用於裝鹽包。船尾叫後剪子,用於放置零星用具,船行上水時也用來聚纜拉船。除船頭和船尾之外,歪腦殼船每艙都有篷蓋,中間兩艙的篷蓋是固定的,其它艙蓋則是活動的。

這樣大的一個龐然大物究竟能裝多少鹽?據史料記載,這種“歪腦殼船”通常載花鹽90包(每包270斤),或巴鹽120包(每包218斤),約12噸。

探秘

船的“脖子”為何是歪的

據館長黃建介紹,釜溪河從自流井到鄧井關這段河道彎曲狹窄,波翻浪湧,水流湍急。為了適應釜溪河這段十分艱險的河道,船工們設計製造出了一種頗為奇特的運鹽專用船——“歪腦殼”和“歪屁股(尾)”的櫓船。

首先,船頭和船尾逆向歪扭的櫓船,十分巧妙地適應了釜溪河道狹窄的要求。釜溪河面不是很寬,特別是枯水期,可用的有效航道寬度就更為有限,上下相向而行的船隻很容易迎頭相撞,這樣就會造成卡船。一旦發生卡船,滿載鹽包的下行船隻就會大量堵在河道中。為了防止上下相向航行的船隻卡船,在釜溪河中的行船規則是“無論上行還是下行,船隻一律走左手”。櫓船船頭統一從右向左歪扭,不易向右撞上相向而行的船隻;即使迎頭相撞,因“各歸左手”,也不會卡船。櫓船上行或下行從後面撞上同方向的前面的船尾,因船頭和船尾向相反方向歪扭,就會很好地“回到左手”。因此,櫓船向相反方向歪扭的船頭和船尾,使釜溪河因河道狹窄發生撞船而卡船的難題就應刃而解了。

其次,船工們把櫓船船尾做成由左向右歪扭的“歪屁股”,非常科學地解決了釜溪河彎曲度大的難題。“屁股”歪扭的櫓船,船尾高聳,左舷與船體不相對稱,把“屁股”扭到一邊,便於行駛“之”字型航道。船工在過灘時站在船尾便於觀察灘漕的彎曲度,手持船櫓,自如應對。同時,櫓船船尾呈鴨尾狀,可以在水位落差較大時減緩顛簸傾斜,保持行駛平衡,比較安全。

第三,船工們把櫓船船頭做成由右向左歪扭的“歪腦殼”,異常有效地化解了釜溪河流險灘多的險狀。運鹽船一旦撞上險灘,就會造成船毀鹽失。然而,這種情況被櫓船從右向左歪扭的船頭有效地化險為夷了。當櫓船下行遇到險灘時,從右向左歪扭的“歪腦殼”可以輕而易舉地避讓,不會使船體與險灘正面相撞。與此同時,櫓船高高向左翹起的“歪腦殼”船頭也起著壓浪的作用,以免河水濺起將鹽包打溼。

「自貢故事」釜溪河上的“怪船”: 舉世無雙 自貢獨有

消失

櫓船全部改為駁船

這些盛極一時鹽船的為何會神秘的消失呢?楊志友老人告訴記者,櫓船的奇特的外形在釜溪河裡能暢通無阻,但是到了大江大河就不行了,只能到鄧關後換船運輸,“這是櫓船最大的缺陷”。

據史料記載,川康鹽務管理局於1938年決定首先在釜溪河的金子凼、沿灘和鄧關建造船閘,提高水位,渠化河道,以達到全年通航,確保運輸任務的完成。1942年,金子凼、沿灘和鄧關3座船閘全部建成,釜溪河航道徹底改善,歪腦殼船每次往返航期,由30多天左右縮短為10天左右,全年通航噸位達25萬噸,滿足了當時趕運鹽、煤的需要。因新船閘建成,船多鹽少的矛盾亦隨之出現。為了降低運費,1943年川康鹽務管理局裁減多餘的運鹽船,由2110只減為1055只。1952年成渝鐵路通車,公路建設逐步發展,貨物大部分改走鐵路和公路,給水運帶來較大影響。1953年,“歪腦殼”櫓船全部轉港鄧井關。“轉到鄧井關的櫓船全部在船廠改為了駁船。”楊志友回憶說。

相關鏈接:

櫓船——我國造船史上的創舉

釜溪河上的歪腦殼船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優越的性能,深受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的青睞。英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技史大師李約瑟博士在任英國駐重慶辦事處官員時,曾親自考察過自貢釜溪河上的這種運鹽專用船,並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給予了相應的描述。另一位英國駐宜昌海關的官員渥賽斯特,在他的著作《揚子江上游的船舶》中也用相當的篇幅對自貢釜溪河上的歪腦殼船做了專門的介紹。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史研究所周世德教授撰寫《中國造船史》一書,不僅專程到自貢考察了歪腦殼船,而且還以歪腦殼船的照片作為該書的封面。歪腦殼船在我國造船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 (自貢網記者 徐昭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