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生活中的老胃病患者是相當常見的,而且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一位50多歲的張老師治療疾病的經歷,她經常感覺反酸,燒心,後來做胃鏡診斷為反流性食管炎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那麼,時不時的反酸、燒心是怎麼回事?都和胃食管反流有關嗎?我們來看張老師最近幾年疾病的發展過程: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最近,52歲的張老師去了一大塊心病,走路都感覺輕了幾分!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作為學校的“明星教師”,張老師一直負責教高三複讀班的數學課,平時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漸漸地,張老師覺得自己的胃不太舒服,經常會感到反酸、燒心。一開始還只是剛吃飽飯時偶爾出現,可從3年前開始,即使還沒吃飯也會感覺燒心。張老師起初以為是自己工作太緊張引起的消化不良,所以難受的時候就會吃一些嗎丁啉(多潘立酮),或者喝點養護腸胃的中成藥頂過去。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直到上個月,張老師覺得症狀越來越重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被燒心折磨,影響睡眠,所以決定去醫院消化科看病。醫生聽完張老師敘述的病情之後,告訴她根據這種症狀就可以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但是為了搞清楚疾病的嚴重程度,她得接受一次胃鏡檢查。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做完胃鏡,醫生給張老師詳細地解釋了她的病情,張老師一聽,嚇了一跳:原來胃鏡顯示她現在屬於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反流性食管炎,而且食管炎症很重!

如果從輕到重為A、B、C、D四級的話,她現在是C級,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食管潰瘍出血,長期下去還可能合併食管狹窄,極個別患者甚至可能發展成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BE)和食管腺癌。

醫生給張老師開了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並告訴張老師生活飲食的注意事項,張老師滿意地離開了醫院。

反酸、燒心就是胃食管反流病嗎?

張老師吃了藥,反酸、燒心很快就緩解了,但她還是心有餘悸,為什麼每年體檢都沒毛病,胃鏡的結果竟然反流性食管炎那麼重?自己身邊那麼多人都有過反酸、燒心的經歷,他們也都會得反流性食管炎嗎?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反酸和燒心的症狀到底是怎麼回事。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燒心指的是源於上腹部的上方、自下而上向胸骨後間斷放射的燒灼不適,也稱胸骨後燒灼感。反酸是指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狀多在胸骨後燒灼感或燒灼疼痛發生前出現。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有時候吃得太飽,忍不住打了個嗝,同時感到一陣燒心,過一會兒又沒事了。

這種一過性的反酸、燒心主要於餐後發生,每次反流時間短,睡眠狀態較少發生,被稱為生理性反流。

但如果我們總是吃飯不節制,暴飲暴食,每次都吃到反酸燒心,那麼時間久了就可能導致胃食管反流病了。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胃食管反流病(GERD),顧名思義,是指應向下傳導的胃內容物(有時甚至包括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及以上部位,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群。

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反流性食管炎(也稱糜爛性食管炎,RE或EE)、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和Barrett食管。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燒心、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的典型症狀,而實際上胃食管反流病還有很多不典型的症狀,如胸痛、上腹痛、上腹燒灼感、噯氣、吞嚥困難等。胃食管反流病同時還可存在食管外症狀,包括慢性咳嗽、聲音嘶啞、咽喉炎等症狀,甚至哮喘、牙蝕症都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現。

從上文的病例來看,讓大家明白了時不時的反酸、燒心是怎麼回事。其實,大家只要長期胃不舒服,而且經常反酸,燒心的話,千萬不要亂吃胃藥。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最好的辦法是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因為如果有此類症狀的話,你可能患了胃食管反流病。而且,只有確診後才能及時對症治療,促進身體更快的康復。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反酸、燒心不能輕視,可能是這個病惹的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