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一個河南就是半個中國」?

辣條隊長18652

“五百年看北京,三千年看山西,五千年看河南”。由此可見,處於五原之中,中原大地河南的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燦爛。而歷史上又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之所以說一個河南就是半個中國,是因為古往今來,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一直在引領著時代的發展,而且,從歷史角度去看,河南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也被很多專家和學者認可,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其中“四大發明”中共有指南針、火藥、造紙三大發明始於河南,同時,在我國曆史上,一代代王朝在這裡建立,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200多個皇帝在此執政,全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九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河南成為了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這一點,是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河南以其獨有的區位優勢成為歷代王朝常駐之地,更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其次,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有著一億人,如此眾多的人口為全國各地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而同時,河南作為交通樞紐城市,更有著“我國鐵路心臟”之稱,公路、鐵路、航空及水運等綜合交通樞紐四通八達,使得河南數以萬計的勞力能夠走向全國各地的每個角落,也為各地的人才及勞動力輸出做下夯實的鋪墊。

另外,河南作為經濟大省,GDP總值在2017年已經上升至全國第5位,增速在中部六省中穩居第一,其實力不容小覷,而近幾年,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州航空港區、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均是河南省的代表作,如今的河南省會鄭州,已經正式入選國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河南的發展可謂是動能暗藏。

同時,細數中原歷史上歷代名人錄中,河南名人見於《二十五史》,事蹟可查者不下5000人,為中華璀璨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河南可謂是人才輩出。

所以說 ,河南的歷史文化其實就是半個中國的縮影,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



東方今報

河南,河南,就是黃河以南。我先生是在河南長大的,聊起老家的事,我也知道了一些。河南,古稱”中原”,簡稱“豫”。

看到”中原”二字,你是否會想起這句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一、河南是歷代都城的所在地

河南的歷史悠久,從中國第一個夏朝建都於河南偃師,直至清王朝覆滅的這4000餘年中,夏商周、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時期、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

而且它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長達3000年之久,中國一共有八大古都,河南就佔了四個。這不正好一半嗎?

你知道吧,北宋時,開封的商業貿易額就佔到全國一半,各方面都盛極一時,是古代河南歷史的黃金時代。

二、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河南生息和繁衍;在距今約10萬年前的河南古人,已經會利用石器;第一次發現了1萬5千年前先人們的服飾文物。

……

三、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源地。

河南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的發祥地,有大家熟知的老子、莊子、墨子、白居易、岳飛等歷史名人。

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項在河南發明。而且有著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

河南也是華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素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你是其中之一嗎?

四、河南在全國的各項佔比大。

一提到河南,人們第一想到的就是人多、糧多。的確,它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已過億)、第一農業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勞動力輸出大省,而且還是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是重要的經濟大省。

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每年運送著大量的農民工外出打工。我們這兒有很多河南的農民工,他們幫助我們搞建築、裝潢,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取應得的報酬。

以上這些文字、數字,是對河南的簡單介紹,足以說明河南在全國的各項指標中,佔有很大份額,以至於有了”半個中國”的說法。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想出題者想表達的是,“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吧!

因為從經濟上看,2017年上半年,河南GDP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上半年河南省生產總值(GDP)為20307.72億元,全國第五;增長8.2%,全國第九!河南GDP增速在中部六省中穩居第一。經間接換算,河南上半年GDP總量可與沙特阿拉伯比肩,實力不容小覷。

雖然河南GDP中部第一,但顯然一個河南的體量並不是半個中國的體量。

如果從河南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這句話準確地描述了河南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而這個觀點也被很多專家和學者認可!

河南歷史之悠久,文化底蘊之深厚,在中國幾乎無一省可與之相提並論。

文明之源。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標誌中華文明發源的夏、商、週三個朝代發端於河南。《中華姓氏大典》記載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有1834個;當今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

政治中心。自秦漢到北宋前期的一千多年裡,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一直是傳統中國的中心,從未動搖。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200多個皇帝在此執政。全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九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

科技創新。歷史上的河南,創造了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

人才輩出。中原歷史上名人輩出,生產了璀璨的歷史文化。古人評價: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中州說的就是河南,河南的名人可以數不勝數。河南名人見於《二十五史》,事蹟可查者不下5000人。

比如:“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畫聖”吳道子、“樂聖”和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朱載育、詩聖 杜甫、哲學大師 老子、志行高潔 莊子、思想家 \n墨子、唐代高僧玄奘、變法圖強 商鞅、法家的集大成者 韓非、漢字字典創造者 許慎、漢史專家 范曄、反佛鬥士 範縝、宋代大儒 程顥、宋代大儒 程頤、元代大學者 \n許衡、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上將尤太忠、書法家 王 鐸、唐代文學家 元稹、凌雲詩才 李商隱、輔佑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文學理論批評家 \n鍾嶸、從放牛娃到將軍李德生、東晉帥星 謝玄、西漢才子 賈誼、政治改革家 子產、著名將領 鄧 艾、現實主義詩人 白居易、軍事謀略家 司馬懿、建築學家 \n李誡、抗清名將 史可法、著名清官 包拯、百代文宗 韓愈、詩 鬼 李賀、詩 豪 劉禹錫、天文學家 高僧一行、歷算學家 張蒼、山水詩人 \n謝靈運、天神戰將--許世友將軍、民族英雄 吉鴻昌。

河南的歷史文化簡直就是半個中國的縮影,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

PS:2009年10月13日,時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徐光春在鄭州大學嵩陽書院開學儀式上,作了一場題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歷史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的精彩演講。該演講深刻闡述了河南歷史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參考。


大河客戶端

罵河南人的聽好了,建國初期沒有河南人交公糧,中國人口別說十三億,十億到不到。我家裡窮到要飯還拿出一半糧食去養你們一群白眼狼。作為糧食大省,各地有難都是先從我們這調糧調人,現在不缺吃喝了又忘了我們河南人的好。


現實如夢5

中國是這個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各個地方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相應地,960萬平方公里之內,無論是邊陲,還是腹地,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生活在這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內的人,也都是中國人,不分彼此!但是,身處中原腹地的河南人,卻莫名其妙地成了地域歧視的中槍者!



河南作為中原文化的發源地,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現當代的河南經濟發展並不很好,但這並不影響這個歷史文化大省在歷史上的地位。

今天你最好看

這句話確切來說是,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第一次聽說這句話的時候,覺得河南有著誇大了,但仔細想來卻又真是如此。

河南是整個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從商周時期到近代,河南自己中國歷史上都佔據著無與倫比的位置。



河南文化昌盛

先秦時期就有思想家老子、莊子,變革家商鞅、李斯誕生於此。也有范蠡、呂不韋、張良、陳平等名人。他們之中隨意一個人對後世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更有“天下名士,中州(河南)過半”的美譽。

科學技術更是輝煌無比,四大發明中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三樣都是發明於河南。

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的藝術成就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標誌。著名的有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徽宗的瘦金體,這些藝術文化成就都源於河南。



王朝建都聚集地,政治歷史最為重要

從夏算起,先後共有20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大地建都。我國的八大古都中河南佔據了四個;

九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

河南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天下樞紐,各大政治勢力的博弈、交鋒都在此發生。上演了無數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事件。



農耕文明的根源地

中華文明以誕生之初就是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的發源地就是河南。

距今六千年的河南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大型定居村落,還出現了家畜飼養業。農業進入了鋤耕(或耜耕)階段。

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開始種植粟、稻等穀物,到了西周時期農作物更是得到廣泛種植。漢朝時期已經行成了五穀之說。

可以說中原文化的耕作方式都是由河南傳輸而來。



在各個方面河南史都稱得上是半部中國史。


我是越關

準確的說,是“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自古河南就是中國的中心,就是中原的典型代表,有過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文人騷客。

下邊這些就是在我的文章裡,統計的名臣、名將、名人的統計表和分佈圖,河南無一不是獨領風騷,一騎絕塵。


名臣統計表


名臣分佈圖


名將統計表


名將分佈圖


名人統計表


名人分佈圖

不管是名臣、名將還是名人,河南都領先於其他地區和省份,所以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一點兒不誇張。


原野的風

吹牛逼而已,也就河南人自己吹出來的,“一部河南史,半部中華史。”這句話的始作俑者是河南省前省委書記徐光春在河南大學開學典禮吹出來的,被河南人廣泛意淫。再還有,新鄭黃帝故里的認定是因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一處雞窩裡發現了一塊乾隆二十九年的石碑,而不是什麼“國家派專家學者考證認定的”。半個中國?你讓山西的夏商,陝西的周秦漢隋唐,杭州的南宋,北京的元明清這些大一統王朝往哪放?河南只有東漢末年和魏晉和部分南北朝時的省長割據,北宋窩囊史,別說東周,東周春秋主要玩的是河山東儒家思想,和晉,吳,越,地方多了,戰國主要看秦國崛起和齊楚趙,河南的韓國默默無聞,連華夏後裔都不是,河南人是東夷後人,華夏人主要是陝西山西甘肅,河南人說自己是中原,中原最早是指關中,後來文明到了河南有了進一步發展,中原是指,關中,華北和長江沿岸,不然南宋時期杭州怎麼也叫中原。












親爹親爹

現在全球每個國家都有福建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來自河南。廣東人看不起河南人,網上日常地域黑河南人,其實很多廣東人的祖先也是客家人也就是河南人。香港更不用說了,他們的祖先是廣東人客家人,他們祖先也是河南人。我是江蘇人,我為河南人正名。


東江濤平

這個說法鄙人認為應該從歷史和文化方面說起,而不是所謂的地域和經濟方面。

看看河南有什麼?就知道為什麼半個中國了。

1、夏朝都城遺址。夏朝作為華夏文明的第一個王朝,其遺址在河南境內,可見其歷史地位,也算是王朝開端的發祥地吧。河南省發現的二里頭遺址被推測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約三百年後的遺址,歷史學家人工復原了夏朝宮殿,在人工堆積的土臺上建築宮殿的方法與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裡出土了黃河流域以前從未發現過的象徵軍士統制權的“玉鉞”。有一種觀點認為,大洪水之後良渚的人們遷到了二里頭並帶來了玉器文化,如果是這樣中國最初的王朝就是由長江、黃河兩大文明的溶和而誕生的,相傳夏王朝持續了約四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社會迎來了大轉變的時期,歷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二里頭出土了青銅戈,這是中國最古老的青銅器,這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

2商朝都城。商超的地位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分量很重,尤其在這個時期青銅器的發展。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3、東周都城。公元前771年,北方的蠻夷民族犬戎攻破鎬京,俘虜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這一段的周朝史稱東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直到周赧王時期(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周朝滅亡。

4、東漢都城。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東漢王朝在某些方面比西漢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社會改革,科技以及對待西域問題上,都是超過西漢的。

5、魏晉都城。曹丕於延康元年十月乙卯(220年12月10日)代漢稱帝,定國號魏,改元黃初並定都洛陽。266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曹魏滅亡,西晉開始。魏晉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中國又一次大一統。

6、隋唐重要的大都市。

綜上所述,就歷史地位河南當之無愧為半個中國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