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反酸、燒心該怎麼治?

反酸、燒心是非常常見的胃腸道症狀,絕大多數反酸、燒心都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少數由消化不良引起。調查發現,上海有8.16%的人有反流症狀,與北京、西安等地的調查結果相似。以此推算,我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能上億,但絕大多數人還並沒把胃食管反流列入到“疾病”的概念裡,因此有很多人是深受其苦但不知如何解決。本文簡介總是反酸、燒心該怎麼辦?

胃粘膜對胃酸有天然的抵禦能力,但食管、咽喉就不能抵抗胃酸的侵蝕,容易受到胃酸的損害,從而產生燒心、胸痛等症狀,還可能出現食管源性胸痛以及慢性咳嗽、哮喘、喉炎等食管以外症狀,這些都屬於胃食管反流病的範疇。

正常人也會有偶爾一兩次的生理性胃食管反流,但如果反流較頻繁發生還是會給生活帶來困擾,時間長了還能引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爛、潰瘍等病變,需要干預和治療。

【胃管反流病有哪些表現?】

胃食管反流病(簡稱GERD)可以簡單描述為這樣的感受:有酸水反到喉嚨,胸腔裡好像有團火在燒,飯後和平躺會加重是這種疾病的特點。胃食管反流症還有一些不典型症狀更難被發現,如聲嘶、咽喉部異物感、咽喉部堵塞感、慢性咳嗽、哮喘等,出現以上症狀時需要前往正規醫院諮詢或治療。

治療目標:治癒食管炎,消除症狀,防治併發症,提高生活治療,預防復發。

【藥物】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是控制胃酸和促進排空。

控制胃酸就是為了使反流上來的胃內容物的酸性不要太強,減少它的腐蝕性,減少它對食管的刺激來達到治療目的。

抑制胃酸分泌的藥有H2受體拮抗劑(某某替丁)和質子泵抑制劑(某某拉唑)兩種。相對來說質子泵抑制劑抑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強,能持久抑制基礎和刺激後的胃酸分泌,因此控制胃酸推薦使用的藥就是質子泵抑制劑,如埃索美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等。

中和胃酸:如鋁碳酸鎂咀嚼片(達喜),可起到粘膜保護的作用,促進食管炎或潰瘍的癒合,但是這類藥物往往作用時間非常短暫,只是在臨時控制症狀的時候有效。

促進胃腸道排空的藥物如:多潘立酮(嗎丁啉)、莫沙必利等,促進胃腸排空,降低胃腔內壓力,減少反流的發生。

生活習慣的調整

胃和食管的連接部有個結構叫賁門,是胃的入口,賁門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可開可閉的閥門:非進食的時候,賁門處於關閉狀態,這樣即使人在倒立過來的時候,胃裡的胃酸和食物也不會倒流回食管;而這個閥門功能異常無法緊閉時,胃就像一個沒蓋的醋瓶,平躺或腹腔壓力大時胃酸容易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出現反酸、燒心等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的症狀。

因此從改善“閥門”功能的角度來看,改善反流可以從降低胃腔或腹腔壓力做起,保持食管直立等方法,能讓胃酸反流加重或復發的生活習慣都應該避免。具體說來有以下方法:

1、保證閥門不鬆弛:避免高脂、甜食、巧克力等,忌酒戒菸。吃這些食物容易導致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會加重或誘發反流。菸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於鬆弛狀態,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2、降低胃腔或腹腔壓力:

注意少量多餐,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吃低脂飲食,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的頻率。肥胖者應該減輕體重。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反流發生,特別是平臥位更嚴重,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3、保持食管直立:避免餐後立刻平臥。就寢時床頭整體宜抬高10釐米~15釐米,對減輕夜間反流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些朋友還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症狀反覆:

對無食管炎的患者可考慮採用按需維持治療,即有症狀時用藥,症狀消失時停藥。要達到即刻控制症狀的藥物,推薦用埃索美拉唑最為滿意。

為防止食管炎復發引起的併發症,可給予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劑量因患者而異,以調整至患者無症狀之最低劑量為適宜劑量,一般以原始治療劑量的一半維持之,以達到控制反流症狀為目的。一週不見效建議複診是否調整藥物或進一步檢查。

雖然大多數人在醫生幫助下反酸、燒心的症狀可以緩解或完全消失,但客觀事實告訴我們,胃食管反流病屬於慢性複發性疾病,目前國內外尚無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達到完全治癒該病(使其不再復發)。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該病,改變“一勞永逸”的想法。因此做好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儘量少避免高脂、高糖,以及吃了覺得會讓你反流加重的食物,睡前不要吃東西,少吃多餐、控制體重、心情舒暢、煙要儘量戒,酒也少喝,其實這些生活習慣本身就是被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