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真實存在?

花鵬翔


三顧茅廬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千古君臣之間的一件美談,從三國時期開始就為人津津樂道,劉備因此被作為明主表率,諸葛亮也因此成為“安居而知天下事”的智慧代表。

不過據《魏略》所記:劉備其實沒去訪諸葛亮,而是諸葛亮先來找的劉備。這一點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講壇裡也有提過,當然易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劉備在荊州進行了多次聚會,在某一次聚會中諸葛亮去參加了,並且在宴會上得到了劉備的關注,後面才有了劉備三次探訪隆中的情況。


《三國志》和《魏略》這兩種說法可謂大相徑庭,那到底是劉備主動去找的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先去劉備面前毛遂自薦,讓劉備去找他的呢?

易中天先生的觀點首先是承認這兩種說法,但最主要的是以《魏略》為先,《三國志》輔之,並且引用了一位叫劉嘯的先生的看法,認為諸葛亮是先去找的劉備:

  1. 諸葛亮更急迫需要找到一位明主輔助,以施展自己的扶龍之才,證據就是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需要出將入相的,安居在隆中之地種田,並不符合諸葛亮的個性;
  2. 劉備更迫切需要一群有能之人來輔助,而諸葛亮只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劉備可以慢慢找,諸葛亮卻需要馬上找,以佔據在劉備集團的一席之地;
  3. 荊州形勢危急,諸葛亮已經沒時間了,需要儘快讓劉備發現自己,可當時的諸葛亮名聲不顯,劉備卻是天下聞名,一個有才但沒什麼名氣的手下要找一個天下聞名的領導,不可能還宅在家等運氣,肯定是主動出擊的。

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可細敲一下又不是必然的:

  1. 劉備在荊州收買人心一事已經引起了劉表的忌憚,以諸葛亮和劉表的關係(劉表是諸葛亮老婆黃月英的姨父),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不可能不顧及到劉備和劉表之間那互相利用又互相猜忌的態度;
  2. 劉備是急於找到各類人才,可他並不是在家裡辦宴會,高高在上地“選美”,而是上山下鄉地探訪人才,《襄陽記》就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徽,這才得知有臥龍、鳳雛這兩位的存在”,以劉備當時的情況來看,他確實也急著找到人才來用,那該主動的難道不應該是劉備嗎?
  3. 荊州當時情況也未必有多緊急,劉備剛打敗了夏侯惇和于禁的侵略軍,曹操也正在經略河北,劉璋、孫權都沒空來荊州鬧事,此時的荊州還算安穩,比起諸葛亮,劉表、劉備才是應該急的人。



此外我還有兩個重要的證據可以佐證:

第一:諸葛亮所上的那篇千古名文《出師表》,中間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明確說明了劉備來找他三次。如果諸葛亮是說謊或是避重就輕、不談自己去找劉備的事實的話,那是避不開趙雲和劉琰等元老重臣的耳目的。

趙雲是劉備心腹、騎兵隊隊長兼管家兼保鏢,劉備不論是上山下鄉還是高坐家中是都得帶著趙雲的,對於這“三顧茅廬”的內情,趙雲應該是知根知底的,而劉琰則是劉備同宗,在豫州時就跟隨著劉備,因為長得帥口才又好,人際溝通能力不錯,被劉備引為賓客,帶著他到處交際應酬。

《三國志.劉琰傳》——以其宗室,有風流,善談論,厚親待之,遂隨從周旋。常為賓客

諸葛亮的《出師表》雖是上疏,但都要記錄在案的,文章大談劉備紆尊降貴來拜訪自己的事,要瞞別人容易,可要瞞住趙雲和劉琰這兩人是幾乎不可能的,何況當時還有其他的荊州名士,諸葛亮不可能給自己挖這麼一個坑,到頭來自己跳下去吧!



第二:《魏略》的描述很有問題,首先《三國志》確實記載過劉備在荊州時,有人主動去見了劉備,毛遂自薦,不過此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徐庶,並向劉備極力推薦了諸葛亮。“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然後劉備就去見了諸葛亮,請了他出山輔助。

這事前因後果很合理,很有邏輯,首先是徐庶來見劉備,然後推薦了諸葛亮,最後劉備去見了諸葛亮,可按照《魏略》的說法,那就是徐庶來見劉備——劉備不去,辦宴會——諸葛亮來毛遂自薦,這一點和劉備急需人才的實際情況十分不符。劉備為了人才儲備,連隱居深山的司馬徽都找了出來,怎麼可能會放著一個“臥龍”不管不顧呢?

如果按照《魏略》的說法,那不但要推翻劉備主動去見諸葛亮的情況,還要再推翻“徐庶去見劉備並推薦諸葛亮”的情況,要不然的話就顯得前後矛盾,不合常理了。可明顯《魏略》並沒有推翻“徐庶見劉備”的情況,只是將“諸葛亮去見劉備”的情況強行寫在書裡,至於是否前後矛盾,作者魚豢似乎沒管太多。

按照推斷,《三國志》的說法邏輯合理,也比較真實,那為什麼會出現《魏略》的說法呢?

關於“諸葛亮北上見劉備”的說法,應該就是以諸葛亮好友潁川石韜、汝南孟建的說法為根據的,這兩人都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是否主動見過劉備,他們肯定是知悉的。

但要知道,《魏略》作為一部曹魏寫成的史書,作者是魏臣魚豢,而且還是私人編史,所根據的史料幾乎都是曹魏方面流傳的書籍,其中難免會出現編纂偏狹和避重就輕的情況。

裴松之雖然以《魏略》來做《三國志》的注,可《毛詩正義》所說:

注者,著也,言為之解說,使其著明也。

意思就是注就是用來解釋或者拓展史料,補充原作者所遺漏的歷史和加入寫注者自己的觀點的工具,其中的真實性有些毋庸置疑,但也有些是有待考證,遇到好一點的寫注者會加上自己的解釋,供讀者自己分辨。像裴松之就是這樣一位會加入自己觀點的寫手,對於《魏略》中出現的錯誤,裴松之也是毫不留情面,直接批駁:

魏略曰:諸葛亮病,……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

這寫的是《魏略》中關於魏延謀反的事情,裴松之將其引入《三國志》,並在最後說了一句:

臣松之以為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

直接就把《魏略》的說法給反駁了。


而關於“魏略三顧茅廬”的說法,裴松之也給了自己的觀點,依舊就是諸葛亮《出師表》那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之語:

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至於另外一部著作,也就是和《魏略》一樣記載了“諸葛亮先去見劉備”的《九州春秋》,乃西晉宗室司馬彪所寫,當時的西晉還是以曹魏為正統,只是到了東晉習鑿齒時才改變了風向,以蜀漢為正統,所以司馬彪的著作內容應該也是以曹魏記載為藍本的,其中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裴松之所說的“敵國之言”,不能全信。

總結:我個人認為:劉備是主動去見諸葛亮的,因為他當時急需一個集團戰略的總設計師,而在徐庶和司馬徽的引薦下,他得知了隆中有號稱“臥龍”的諸葛亮,所以三次去請教,第三次才引出了著名的《隆中對》,這一點還是以《三國志》為依據,顯得更可靠一點。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劉備三顧茅廬當然是真的。魏略雖有不同看法但僅一家之言要多重史料綜合來看。

首先,諸葛亮《出師表》“三顧臥於草廬之中”這就是鐵證,當事人親口所言,你非說沒三顧?那請問當時你再場?否則你怎麼知道沒有三顧?對不對!所以當事人親口說的話無法反駁!

其次,西晉陳壽《三國志》“凡三往,乃見”。也認可三顧說。

再次,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先主見諸葛亮於隆中。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也明確承認劉備是親自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亮家去見諸葛亮,這與諸葛亮自稱“躬耕於南陽”相吻合。

再有,南北朝劉宋裴松之注《三國注》中對魏略的說法作出反駁“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最後,南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雲: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後六十餘年,永平之五年,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又東過襄陽縣北”同樣也明確記載,劉備到隆中三顧諸葛亮。

綜上,這麼多赫赫有名的權威史學家都認為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再加上諸葛亮的親口自述,那麼三顧茅廬就是無可辨駁的事實了!


飄逸的歷史


據史料分析,劉備“三顧茅廬”實有其事。

史料一,《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載:徐庶力薦諸葛亮,並提醒劉備“此人您只可屈尊拜訪,不可把他叫來!”劉備求賢若渴,於是登門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一共三次前往,乃見到諸葛亮。此處數詞三因前面有表示總括的“凡”字,故為實數。如無“凡”,當為虛數)。”

史料二,出處同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奏後主劉禪:21年前,先帝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史料三,《魏略》,作者系魏國魚豢。此書被史學家譽為“殊方記載,最為翔實。”該書寫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卻因年輕(27歲)而遭冷遇。直到他展示才華後,劉備才“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史料四,西晉司馬彪所著《九州春秋》亦取《魏略》之說。

史料五,清代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綜合以上說法:諸葛亮到樊城拜見劉備,劉備以其年少僅以禮待之而未加器重,後經徐庶為薦,方三顧茅廬。

故綜上所述,劉備三顧茅廬是真實事件。


2許雲輝


三顧茅廬一直都是千古佳話,顯示領導求賢若渴,為了人才降低身份,禮賢下士。再加上《三國演義》中,老羅又把這一情節寫得惟妙惟肖,電視劇的片段也是深入人心。但是隨著一些書籍,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一事件產生了疑問?三顧茅廬究竟有沒有發生過,是不是真的如同《三國演義》中的那樣?


我們就先來看看,除了《三國演義》以外,還有哪些描寫過三顧茅廬:

1.《魏略》中的說法,劉備駐紮樊城時,還在荊州的諸葛亮知道荊州劉表不是成大事的明主,便求見劉備。劉備因諸葛亮太年輕,又是剛剛加入陣營,不屬於嫡系,就沒重用諸葛亮.但是,久而久之,諸葛亮的才華便顯現出來了,劉才以上賓接待!

2.《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三國志》:凡三往,乃見。


好了,看過之後,我個人認為,三顧茅廬是存在的,不過究竟有沒有三次,或者是劉備拜訪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反過來拜訪劉備,畢竟在古代,一個有身份地位的大佬也是不輕易接見別人的,諸葛亮在劉備的圈子畢竟還不是特別的有名,然後劉備召見了他,所以覺得是機會,所以就降低自己,抬高劉備,才說,三顧茅廬。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古代有多次的意思,是多次的意思,因此可能是去不止三次。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舊人何時歸


劉備真的三顧茅廬了嗎?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咱們回顧一下歷史。

首先看下三國志:三國志上有短短的一行字"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先主指劉備,遂是於是,就的意思。詣是到,來到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先帝就來到隆中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由此可見不管他們兩人怎樣認識的,或者說誰先見的誰,總之劉備去隆中拜訪諸葛亮,是去了三次的。

諸葛亮的《出師表》中也說的很明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時之事"顧是拜訪,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諮詢。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的顧也是此意。三在古時有三三不盡之說,也就是說劉備去請教諸葛亮當時之事至少三次,或許是多次。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也演繹的很精彩,先讓劉備看隆重的美景、書童、看諸葛亮滿腹經綸的朋友,在見他丈人、弟弟。了不得的景、了不得的人,促使求賢若渴的劉備虔誠地沐浴、齋戒、更衣,步行、等候,讓後來的多少讀書人仰慕呀!


蔥蔥那年


三顧茅廬即使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是真的發生過嗎?學術界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樣,各說各有理,還都拿出了歷史證據,這讓人們難以抉擇,到底該偏向哪一個說法呢?先來看看他們各自的說法吧。一般事情都會有兩個方面,不是好就是壞。三顧茅廬的真實性,也就從這兩個方面說起,一方面就是同意劉備三顧茅廬,一方面就是不同意,說劉備根本沒有找過諸葛亮,更別說多達三次去請。

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處於困難時期,急需要人才,幫助他實現報復。在人們的推薦下,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拿著禮物,到諸葛亮的草廬中拜訪。一次是諸葛亮不在家,一次是沒見到諸葛亮本人而是親戚,最後一次諸葛亮還在睡覺,若不是死等,估計還要來一次,而且每一次的天氣都不太好,可見劉備的意志還是很堅定的。同意劉備三顧茅廬的學者,拿出了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明顯的寫著他一介布衣草民,承蒙劉備厚愛,曾三次光顧自己的草屋拜訪。這絕對是鐵證啊,難道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諸葛亮瞎寫的?所以有些人會對這個典故深信不疑。

另一方面的人,從細節覺得疑點很多,諸葛亮既然是胸有大志之人,劉備有意請他出山,不是正和他意嗎,為何三次以後,才跟劉備走了的。其次,諸葛亮當時只有二十七歲,而劉備已經是四十多有名望的政治家,人們對劉備放下身段去請一個無名小輩感到困惑。跟出師表遙呼相應的一部作品就是隆中對,說的是劉備見到諸葛亮之後,他們相談甚歡的話題。有心人又要說了,劉備當時面臨曹操大軍的威脅,他們的對話中為何,對這件大事隻字未提,這不符合常理。

俗話說,各說各有理,這個清官誰都當不來。雖說是政事,歷年來人們都持有各自的看法。證據也都很是充分,在不能夠反駁的情況下,就只好堅持自己的觀點了。如果這些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坐在一起,那還不得打起來呀


我的快樂沒人懂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的出處真的是婦孺皆知啊!其實我個人偏向於是真的,但無意中看過一篇文章,說劉備並未三顧茅廬,今天就借花獻佛,大家不妨看看,我覺得說的挺有道理的。

覺得是真的一方認為諸葛亮自己所寫的《出師表》中記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之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幾句話就證據確鑿了,還有就是陳壽《三國志》中寫到《隆中對》,對劉備三次往訪以及諸葛亮討論天下形勢的內容更為詳細。再加上劉備當時急需人才,所以很多人對三顧茅廬的真實性並不懷疑。

現在學術界又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讓人難以置信。

其一:諸葛亮是位胸有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當然整合其意,諸葛亮怎麼還會擺架子?然而劉備當時都已經算有聲望的政治家了,劉備又怎麼能低聲下氣的苦苦請求?還有說雖然前一種說法中以《隆中對》作為證據但當時,曹操幾十萬南征大軍正威 脅著劉備,《隆中對》不提這個緊迫 的現實問題,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時,劉備第一次見諸葛亮,不會安排 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很有可 能是後人附會《出師表》而杜撰的。 據此,“三顧茅廬”之說就不可信了。

其二: 三國人魚豢寫的《魏略》中,也 提到了劉、諸葛二人第一次相見的 情景。《魏略》中說劉備屯兵於樊城時,曹操方已統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馬 上就要對荊州發動進攻。荊州劉表性情懦弱,不曉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於是北 行見劉備。劉備因為諸葛亮年紀小,根本不重視他。諸葛亮通過談論對當今政局 的對策,才使劉備逐漸信任他。最後,劉備才“以上客禮之”。西晉司馬彪《九州春 秋》的記載也大同小異。

最後有人則調和了這兩種說法之間的衝突,認為“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的樊城自請 相見都是真實可信的。清代學者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說諸葛亮初見劉備於樊 城,劉備雖以上客待之,但沒有特別器重他。等到徐庶舉薦時,劉備再次相見,才逐 漸有了很深的感情。並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見,再次相見是在建安十三年。諸葛 亮後來非常感激,因而記入了《出師表》中。



其實無論真假,三顧茅廬表達的是一種禮賢下士、渴望人才的做法,一直流傳至今。看到也是一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下,舉手之勞謝謝!


貓眼觀史


三顧茅廬當然是真的。首先,歷史上本身就有記載。諸葛亮自己的《前出師表》裡面就詳細描寫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事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後主劉禪看的。不可能杜撰造假,否則就有欺君之罪了。諸葛亮的人品道德來說他完全不會捏造。雖然《魏略》和《九州春秋》認為諸葛亮是毛遂自薦,但是個人認為歷史當事人的言論應該比旁人的描述更加可信。

其次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史書中也寫了隆中對的史實。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起碼劉備肯定是有去諸葛亮的老家拜訪過的。不然也不會出發生隆中對了。而且按照當時的通訊聯繫方式,劉備不可能去拜訪一次就遇到諸葛亮。肯定是拜訪好幾次才遇到諸葛亮。三顧並不代表這三次,其實三指的是一個虛詞,就是很多次的意思。只是後世的《三國演義》把三實化為三次。

再次就是很多元明朝以前的文學作品也出現劉備三顧茅廬的印記和蹤跡。比如李白曾寫詩道:“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另外一大詩人杜甫的詩寫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著名詩句。可以說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或者在民間流傳之前,劉備三顧茅廬就是一個眾人皆知的歷史事件了。《三國演義》根本不需要再加工成一個小說故事。


雁楠吃瓜客


諸葛亮十七歲娶了黃氏醜女,從此就住進了襄陽的黃家大院。劉備若是來請他,只有去湖北省襄陽市找他。出師表說,他在河南省南陽市種地,住茅蘆(三顧茅蘆)。請問劉備應該去湖北省襄陽市去找他,怎麼能去河南省南陽市去三顧茅蘆呢?諸葛亮已經結婚十年有餘了,應該住在黃家(湖北省襄陽市)。劉備卻去了河南省南陽市找他,難道劉備是傻逼不成?


三哥210397042


按照《三國志》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來看是真實的。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說是諸葛亮去找劉備。所以是有爭議的。一般認可是真實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早在小學課本就學到過了,當時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才能覓得賢才。但三顧茅廬是否屬實,卻是爭議不斷。

首先我們來看《魏略》的版本: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魏略》中說當年並不是劉備親自登門請臥龍出山,而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魏略》這本著作在晉代完成,可以把他理解為是專門記載魏國的一本日記,書中著重描寫了魏國和中原爭霸,而其他的一些細節卻不夠詳細。陳壽的《三國志》也引用了魏略中的不少內容,至少陳壽對它是比較認可的。同理《九州春秋》延續了《魏略》中的觀點,說孔明是自薦去了劉備集團,這是一本記錄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歷史故事,它的可信度與《魏略》相似。

而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我們能看到前出師表全文,這可是當年全文背誦的文章,我相信大部分的朋友現在依然能全文背誦。文中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倘若按照陳壽的記載,那麼三顧茅廬是的確存在的!劉備於臥龍崗會見諸葛亮,討論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搖著羽扇,縝密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並提出了先奪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北拒曹操,東聯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靜待戰機,全線北伐,從而匡扶漢室,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臺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藍圖。

僅在《三國志》中出現的三顧茅廬如果被判定為不存在相比會傷了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