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為團長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專家團來華訪問,期間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引起了日本專家的注意,他不僅才思敏捷,還擁有極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開闊的科學視野,當朝永振一郎得知對方從沒有到過西方發達國家學習,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學者的時候,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他為:中國國產土專家一號!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這位貌不驚人的土專家就是于敏。

于敏1926年生於河北寧河縣蘆臺鎮(已經劃歸天津市),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入學不久他就發現,由於學的是工科,教學重點都集中在實踐操作方面,而他更加青睞理論研究,高中時期就對物理學情有獨鍾,為了更好發揮自身特長,于敏申請轉入理學院物理系,這一轉變,對他個人來說更能專注於自身的興趣研究,對於國家,卻具有無法想象的意義。

1951年于敏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這個新中國成立以後才組建的機構,承擔著許多重大國防課題項目,其所長,便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錢三強。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威脅,捍衛國家安全,1960年,錢三強開始牽頭氫彈技術的理論研究,年輕有才華的于敏被早早招入團隊,此前他一直從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即便不加入氫彈團隊,也是前途無量的理論物理學家,但祖國的召喚無法拒絕,面對困難,于敏義無反顧的發出誓言:我服從組織安排,一定盡全力完成好任務。

從此以後,他走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光榮之路!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當時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還在進行中,氫彈更是無從談起,而西方國家對相關技術嚴密封鎖,能夠查到的資料少之又少,許多東西都要從零開始,面對困難,于敏從不抱怨,只是埋頭苦幹。

研製氫彈需要做大量的數據計算,當時團隊只有一臺每秒運算萬次的老式計算機,根本不夠大家分攤使用,于敏只能帶領大家用算尺人工計算,為了保障進度,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許多年輕人抱怨996,可在於敏團隊,從沒有休息,也沒有周末,更不知道什麼是抱怨,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工作,他們用生命履行對國家的承諾,用工作展示對祖國的熱愛,他們那一輩人,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偉大情感:愛國,就是實幹興邦!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上空一架軍用飛機投下了一個帶著降落傘的巨大炸彈,在距離地面2900米高度,炸彈爆炸,剎那間,一顆巨大的火球沖天而起,紅色煙塵急劇翻滾上升,形成巨大的草帽狀蘑菇雲,籠罩在羅布泊的上空,隨著而來的爆炸聲,震耳欲聾,仿若世界末日,如果說原子彈爆炸是第二個太陽,那麼氫彈就是整個銀河系的星爆,設在距離爆炸中心附近的鋼板被融化,坦克被摧毀,火車被掀翻,各種建築物無一不在一剎那化為殘垣斷壁,無與倫比的巨大威力,震撼在場觀看的每一個人。

當日新華社向世界莊嚴宣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而此刻的于敏,卻在千里之外的北京靜靜的守著電話機,等待最終結果。沒有激動、沒有淚水,他就安然的坐在那裡,猶如靜待春暖花開的老農,一切如約而至。

但只有身邊人知道,多年的辛苦勞作,摧毀了他的健康,1969年他的胃病加重,上臺階都要有人攙扶,一級一級慢慢走,在工作現場,更是幾度休克,1973年病情嚴重的于敏不得不返回北京修養,而在病床上,他又一次休克。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醫護人員只知道他是一位從外地回來休養的專家,卻從沒有想到,正是這位貌不驚人、病情嚴重的患者,讓祖國多了一份安全,讓人民有了自強的底氣。

1988年,于敏兩個字在國內媒體首度解禁,就連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來總是出差的老於,搞得是這麼高級秘密的工作。1999年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並代表科學家發言。

氫彈之父于敏:996只是浮雲,愛國可以夜以繼日,實幹才能興邦

解密以後,許多人都把于敏稱為“氫彈之父”,聽到這種說法,于敏總是搖頭,在他看來,氫彈的研製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家精誠合作,缺了誰都不可以,哪能一個人獨吞成果。

2014年于敏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中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當他被用輪椅推上領獎臺的一剎那,全場掌聲雷動,更有無數人在電視前為他歡呼,而他卻像多年前那樣,平靜的坐在那裡。

他說道: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人生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