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175


《翻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175

此戰之後,被困城中的祖大壽基本上已陷入絕境。

從最初圍困到現在,已經過去近兩個月。由於被圍的突然,城中當時所剩的口糧應該不多。那麼,問題來了,長時間被困,城裡人吃啥?

據史料記載,斷糧以後,剛開始吃馬。

馬吃完了,吃人。

根據弱肉強食的原理,士兵們首先對手無寸鐵的民工下手。

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政治課本上提到“人吃人”,通常是一種修辭手法,形容一種剝削的社會關係。而這裡的“人吃人”,完全是字面意思。光吃人還不算,他們還用剩下的骨頭當柴火,燒烤人肉。

這就有點聳人聽聞了。

三國時候,曹植一首“煮豆燃萁”就讓曹丕慚愧的無地自容。如果他見到過“吃人燒骨”,恐怕就沒有那麼激動了,那都不叫事兒。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人,自詡擁有天下最優秀的禮儀人倫、道德修養。

通過此事,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在生死麵前,其實都一樣。

救援沒有指望,該不該吃的都吃了,祖大壽終於扛不住了。

十月初七,他派人跟皇太極接觸,表示願意談判。

十月二十五,祖大壽又派養子祖可法等人覲見皇太極,落實具體事宜。

然而,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名叫何可綱。

當初袁崇煥精挑細選的三個人,如今趙率教已經陣亡,剩下祖大壽、何可綱一對難兄難弟被困城中。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

關鍵時刻,祖大壽選擇“斷臂求生”,命人將何可綱拖出城外,就地正法。

當時,何可綱一句話沒說,只留下微微一笑。

他的微笑裡,很可能包含著輕蔑。

祖大壽管不了那麼多,已經如此境地,只要能出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殺了他算啥,沒吃了他就不錯了。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正式出城投降。

當然,也有人認為祖大壽屬於詐降,而何可綱用生命演了一出“苦肉計”的大戲。

也許吧,不過從最後的結果看來,戲可能演砸了。

不管真假,皇太極對此表示非常歡迎。他帶領代善、莽古爾泰以及所有夠級別的貝勒、大臣門,親自出迎,規格相當高。

雙方登壇祭天,對天盟誓。

至此,圍困大淩河的戰役告一段落,但它所帶來的“收穫”遠不止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