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熊貓和恐龍一樣已經滅絕了,後人能通過化石還原黑白色嗎?

高嵩Jey


化石形成的過程中軟組織會腐爛消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恐龍的顏色,雖是通過科學的方法推測得來,但未必是準確的。大熊貓滅絕後通過化石確定顏色也會比較困難。

生物的體色基本都是皮膚等軟組織的顏色,生物化石的形成過程中,軟組織基本上都會腐爛消失,只留下骨骼經過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成為化石,化石多是黑色或者褐色,所以古生物的體表色彩就算半個謎。以往科學家通過生物生存的環境,推測它們的保護色,這樣的方式準確性很差,因為即便是現代,自然界有些物種的顏色也是相當豐富的,與生存的環境不很搭。最近些年,科學家發現了另一種更為科學的方式,通過對化石微觀結構的分析,化石的周圍的軟組織印記中也偶有留下黑色素小體的印記,而黑色素小體等色素物質和生物體表的顏色有一定的關係,現代生物體內的黑色素小體或者類黑色素體能使生物呈現橙黃或者灰、黑等顏色,通過色素小體的結構可以推測出生物原本的顏色;第二種方式是根據金屬元素的含量,一些顏色的形成和中心金屬離子關係密切。

不過這幾種方式推測獲得的古生物顏色,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未必是完全正確的。還有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琥珀。一些琥珀中偶然地包裹了一些恐龍的組織,可以很清晰看到恐龍羽毛的顏色和紋理,但是這種方式應用的範圍會小得多,只限於那些體表脫落物偶然被包進琥珀的恐龍。熊貓這種生物體色分明,主要是毛髮的顏色,毛髮下的皮膚顏色為粉紅,在化石形成的過程中,熊貓的軟組織會完全消失,偶爾能留下一些軟組織的印跡化石,那就也能通過上述的方式來推測大熊貓的顏色。而且這種方式明顯只能看出古生物原本有哪些顏色,卻無法判斷缺乏哪些顏色。不過哺乳動物的顏色一般不像鳥類或者昆蟲那麼多彩,推測得出的顏色還較為靠譜。科技是在不斷髮展的,就像原來對古生物的顏色是純推測的,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化石的微觀構造和色素小體來推測顏色,未來可能有更為直接的方式。

不過未來的人可能也不需要通過化石確定顏色,因為現代人類會給後人留很多影像資料。對於古生物顏色的研究,已經衍生出一個新的學科——古生物顏色學,有助於通過顏色研究生物生存環境,研究古生物的演化。


來看世界呀


我認為會有差別但距離真實情況不會太遠,根據基因表達以及生活的環境,保護色習性和推測,我認為基本可以推斷出基本色,加上色調和諧的因素基本還原黑白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