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形成化石的條件苛刻嗎,機率有多少?

問題青年


曾經看到過報道,一在山丘路人坐在恐龍大骨上休息時,發現形狀象蛇,恐龍,報告縣裡。才知道大雨過後,讓一具完整古恐龍化石露出地面,但只有此人懂化石之類。包括出土恐龍蛋,昆蟲,魚,貝殼化石等等。較多見。


元元125021907


好像至今為止,我們發現的化石數量不多,這就證明條件一定很高,否則遍地都是了。


雲淡風清2944


動物死後形成化石的條件極其苛刻,至於幾率,說不準,反正肯定比您中500萬難得多。

自然界從來不會浪費一丁點兒營養物質,它有一套高效而完備的物質處理回收系統,保證自然界中一切營養物質都能被循環利用。死去的動物,其屍體最終都會歸於塵土,成為其它生物的養料。

而動物化石,說白了就是“大自然沒來得及利用的資源物質”,所以它只能誕生於偶然,或者誕生於對當時的動物而言難以想象的超級災難中。

完整的化石都是災難的遺存。

如果生態系統是完好的,那麼動物自然死亡後,它的屍體首先會成為食腐者的美餐,接下來是細菌和真菌,直到屍體完全轉化分解成水和無機鹽為止。這樣的情況下,動物的屍體會被翻弄得七零八落,腐蝕得一乾二淨,根本沒有成為完整化石的可能性。如果這個動物足夠巨大,它興許可以留下一部分遺骸,像雙腔易碎龍那樣只留下一截椎骨一根腿骨,給我們製造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易碎雙腔龍。

災難性事件中,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動物突然掉入沼澤、焦油坑,或者被泥石流、洪水、海嘯等掩埋了。這類情況下,食腐者們根本就沒見著它,動物屍體是很有可能形成完整的化石的。比如咱們都學過的一篇課文《黃河象》。

當然還有種更恐怖的可能性:災難太嚴重了,一定範圍內的動物和食腐者同時被屠殺殆盡。沒有生物來處理海量的屍體,所有生物將一起成為同一地層中的化石。比如文玩市場上常見的狼鰭魚化石,其中的狼鰭魚經常是成片扎堆存在的。如果用顯微鏡觀察化石周邊的圍巖,您會發現大量微小的藻類、甲殼類、螺等生物的化石。史前劇烈的地質運動抬升了湖床、阻截了河道,結果上千平方公里的湖泊快速消失,其中的生物在幾乎同一時間死亡,於是便形成了非常集中的“生物群”化石。

▲扎堆死亡的狼鰭魚。

我們發現的化石只是極少一部分,動物化石被人發現的幾率,更低。

地球生命只已經有30億年以上了,化石形成條件再苛刻,我們也不應該只發現這麼點兒。為什麼化石如此稀有?因為人類發現化石,有極大的偶然性。

這麼說吧,咱普通人看來,一條兩米長、碎裂的恐龍腿骨化石跟旁邊的破石頭毫無差別,很難分辨。要是沒挖著恐龍腦袋,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它是個古生物遺體。這還是有骨頭的脊椎動物化石,要是海百合之類的軟體動物呢?更難識別。我們發現的化石中什麼最多?鸚鵡螺和三葉蟲,因為它們太特殊了,誰都能看出來,而且夠結實,容易保存在地層之中。

▲河南汝陽的恐龍化石挖掘現場,你能看出來這是恐龍的一部分遺骸嗎?

▲海百合化石。

▲鸚鵡螺化石。

其實很多葉巖、石灰岩地區都可能存在大量古生物化石。人類開挖這麼久石灰礦、煤礦,那裡面肯定就有不少,只不過沒有引起注意罷了。

這還只是陸地上,生命最為興旺的地方一直是海洋,所以海底的沉積物中化石遺存肯定更多,只是這些地方要是沒有抬升成為陸地,我們根本無法發現這些化石。而如果含化石地層被抬升得很高,風化作用便會將它們徹底變成泥土,我們依舊無緣發現它們。

總結一下。

古動物要想形成化石,必須得在迅速被含水沉澱物掩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掩埋一定時間後,地層中的礦物鹽便會開始與屍體組織發生化學反應,最終讓礦物質進入生物組織內部,將那裡原有的有機物質替換出來,完成石化。

▲巨齒鯊牙齒化石。

沒有食腐動物的打擾,沒有菌類分解造成的腐爛,經過漫長地質作用後,軟組織只留下痕跡,硬組織變成了石頭,化石便可以形成了。如果這一程序沒有正常進行,有機體也會被暫時保留下來,但不會成為化石。

化石是我們瞭解古生物最直觀的途徑,它保留了遠古動物的形態特徵、結構細節甚至生活習性。通過研究化石,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生物原本的樣子。

比化石更好的樣本也有,就是封存在琥珀中的動物標本。但長頸鹿那麼大的東西琥珀封不住哇,所以研究化石才是正道。

如果你家周圍有疏鬆的頁岩,不妨趁遊玩之機掰兩塊用放大鏡找找,興許有收穫呢。

如有謬誤,煩請指正。歡迎喜歡科學的朋友們關注:純野生科學家。不列公式,不堆數據,專業化繁為簡,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