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偽君子”——君子的另一面


在高中歷史書上我們學到了朱熹,一個儒學的集大成者,推崇道學和程頤程顥並稱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推崇三綱五常。在宋朝,儒學成就最大的應當是朱熹,他為宋代理學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者,更是成為宋朝之後官方統治階級的哲學思想而朱熹本人卻因作風問題被彈劾罷官,成了偽君子。

歷史上的“偽君子”——君子的另一面

朱熹


朱熹推行道學,推崇禁慾主義,而當時作為政敵的台州知府唐仲友根本不鳥他並且當著朱熹的面狎妓;朱熹接到群眾舉報唐仲友貪汙,機會來了,朱熹連續六次上書彈劾,結果石沉大海,原來唐仲友的姻親王淮(宰相)把奏章壓下。後來朱熹聽聞唐仲友與台州營妓嚴蕊交往甚密,嚴蕊是台州營妓,官府接待賓客經常被叫去陪酒助興(只是陪酒,不陪睡),嚴蕊精通詩詞歌賦,後來成為南宋有名的女詞人,唐仲友接待好友時嚴蕊曾作詞助興,得到了唐仲友的青睞。

歷史上的“偽君子”——君子的另一面

嚴蕊

唐仲友想為嚴蕊脫籍(為她贖身),然而朱熹卻將嚴蕊投入大牢嚴刑拷打,讓她承認與唐仲友有私情,官員是不允許嫖妓的,只賣藝不賣身的嚴蕊寧死不屈,此事不了了之。後來有人將實情告訴了皇帝,不過是秀才之間的鬥氣。

皇帝一想也是這回事,就讓岳飛的孫子嶽霖來審問這案子。嶽霖早就聽說了這件事,放了嚴蕊,並且判她從良。釋放前,嶽霖問她今後的打算,嚴蕊略加思索就作了後來名傳千古的《卜算子》,其中有兩句:不是愛風塵,總被風塵誤。

宋朝慶元二年發生“黨禁”。當時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並且向當時的統治者列出了朱熹的十大罪狀,揭露出朱熹表裡不一的真面目。其中就包括,朱熹曾經引誘了兩個尼姑當小妾,並且和她們一起同行,並且搞大兒媳婦的肚子。宋寧宗聽聞了朱熹的這些罪狀之後,勃然大怒,下令要撤掉朱熹的官職,朱熹也沒有解釋,保持了沉默,晚節不保的朱熹從此罷官歸隱,他的學生也受此牽連仕途受阻。

不知道是政敵的惡意中傷還是朱熹真的作風有問題,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從朱熹被彈劾的反應來看,朱熹老先生恐怕有“偽君子”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