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倭寇之亂一直是明朝的一塊心病。在戚繼光之前,明朝統治者對倭寇一直束手無策,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當時日本一群53人組成的浪人(海盜)在在杭州灣登陸後,一路燒殺搶掠,共攻下十餘城,還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一段歷史。

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要了解那段歷史,我們還得從日本浪人說起。

一、什麼是日本浪人?

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在日本幕府時代,政權、軍事都有統治者高度掌握,加上連年的征戰,一大批武士階級苦不堪言,所以有些武士就脫離幕府,成為“自由人”,實際上就是一些地痞無賴,但他們又比地痞無賴的戰鬥值高。他們經常糾集在一起打家劫舍,或者乾脆搶劫一條商船,以此為基礎成為海盜。在明朝時期十分猖獗,沿海人民苦不堪言,明朝統治者也對此束手無策。

介紹完日本浪人,我們可以開始聊一聊他們在大明王朝進攻路線。

二、日本浪人進攻路線

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1555年6月,百餘名倭寇在杭州灣登陸。隨後分兵兩路,一路向北,一路向西。向北的倭寇沒什麼好說的,我們主要介紹向西流傳的這53名倭寇。這53名倭寇在浙、皖、蘇三省進行不可思議的大縱深竄犯。基本路線是:

浙江:上虞—會稽—杭州—淳安——安徽:歙縣—績溪—旗德—涇縣—南陵—蕪湖—太平府——江蘇:江寧—南京—溧陽—宜興—武進—無錫—蘇州。

這一路打下來,浙皖受辱,南京蒙羞。

三、戰鬥傷亡

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讓人很不解的是,這53名日本浪人既不劫財又不劫色,專愛打縣城殺官兵。所以在攻打蕪湖和江寧時,縣丞和軍官多半死傷,士兵七百餘人戰死。這53名日本浪人更是攻打南京一個多月,明軍共有兩位總指揮戰死,士兵死傷九百餘人,但是這53人到人竟然無一死亡。直到最後,明朝出動大量軍隊前去鎮壓。這批日本浪人才逐漸被打敗,最後在重重包圍之下,全部被擒自殺。

53人組成的倭寇,明軍死傷千人無傷亡,最後為何選擇自殺?

53個日本浪人殺傷四千多明朝軍隊,是浪人勇還是明軍慫?日本浪人能取勝其實有很多原因,比如他們所用的日本刀,還有他們所使用的戰術。而這些東西很多是借鑑中國的,比如日本刀就是由中國唐刀改造而來,並在此基礎上大力弘揚,加長了刀柄,使攻擊範圍擴大,同時也有助於雙手緊握,在進攻時加大力度。日本人有一個特別“噁心”的特點:“在看到別人有比他先進的東西,他就會向人學習,併發揚成自己特有的一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