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焦慮背後有多少自尋煩惱?

“氣溶膠”焦慮背後有多少自尋煩惱?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在阻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每一條關於疫情動向的信息都會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不信?先看看近幾天爆出的一則消息:日前,在上海市疫情防控進展新聞發佈會上,有專家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或存在氣溶膠傳播。

“病毒可藉助氣溶膠傳播”的信息就迅速引發網民熱議,新浪微博話題#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閱讀量高達7億多次,氣溶膠毫無意外地成為了全網最熱的詞,牽動著人們繃得緊而又緊的神經,令人感到無比焦慮,甚至有人因此還鬧得徹夜未眠。

行文至此,很有必要追問一句:氣溶膠真的有那麼恐怖嗎?是否如網友所說“打個噴嚏,氣溶膠就可以飛出幾百米”“在家裡開窗,帶著病毒的氣溶膠也會飄進來?”從權威消息來看,在國家衛健委2月5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曾明確指出“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換句話說,現有證據只是表明,病毒是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的,暫時並沒有第三種傳播路徑。顯然,氣溶膠焦慮的背後,或許是有人自尋煩惱了。

不得不說,對於陌生的事物產生焦慮甚至恐慌,這是人類的本性。比如,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糞口傳播,同樣是疫情之下的“新發現”,同樣引來了各種“神乎其神”猜測與傳言,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眾的焦慮和恐慌。可是,從公佈的數據來看,因為糞口傳播導致新冠肺炎的,並沒有相關的確診病例。同時,國家衛健委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也給出了最新的回應,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由此來看,公眾懸著的心可以“放到肚子裡”了。

公眾面對諸如氣溶膠這樣的“新發現”,難免還是會感到恐慌,害怕“開窗通風也能引毒入室”,內心“焦慮指數”提升也是必然的。當此之際,反思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那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聲音?什麼樣的聲音才能緩解公眾的焦慮情緒?

應當看到,公眾焦慮的背後,公眾自尋煩惱的背後,更多地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對於很多人來說,什麼是氣溶膠,什麼是病毒傳播路徑,聽起來都是一頭霧水,只要有專業人士發話,那就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可見,對於氣溶膠這個事,不能全怪老百姓偏聽偏信,原因很簡單,咱真的是外行,啥也不懂。類似情況接連發生也提醒我們,就是專業人士、媒體平臺要切實把責任挺在前面,在發佈疫情相關的各種發現、成果信息時,務必要秉持科學、嚴謹、審慎的態度,確保講出的每一句話、發出的每一條信息,都是真實、客觀、準確的,都是能為老百姓答疑釋惑的,決不能因此加重公眾焦慮。

說到底,公眾對於病毒及其傳播途徑,重視和謹慎對待是必要的,但不必過分緊張和恐慌。尤其是面對疫情之下出現的新名詞、新說法,不要因為陌生和害怕就被搞得暈頭轉向、人云亦云,從而徒增不必要的煩惱。一定要堅信,只要科學解讀,科學防護,堅決按“賽先生”的意思辦,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而且不會太久!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气溶胶”焦虑背后有多少自寻烦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