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場“及時雨”,寒冬中的旅遊業變暖了……

原本,按照OTA平臺年前的預測,2020春節假期將有4.5億人次出遊。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場旅遊盛宴化為了泡影,作為一個受外界因素影響波動強烈的行業,旅遊業即刻進入了寒冬。不過,在旅遊界自救與互助的努力下、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下,這個寒冬正在變暖……

在中國農曆庚子年步入倒計時的那段日子裡,一定不會有人想到,這個春節假期的關鍵字居然是“宅”。

2020年1月底,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現和擴散,全國大部分旅遊景點陸續關閉,在上海,包括迪士尼樂園、海昌海洋公園、東方明珠在內的100多家旅遊景區全部宣佈暫時關閉,上海市博物館、美術館、娛樂場所等4200多家場館設施關閉,原定於2月7日至11日的豫園元宵燈會也被迫取消。

旅遊業成為“重災區”

新冠病毒疫情的擴散,無疑讓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作為服務行業裡最典型的代表,旅遊相關企業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重災區”之一。

疫情發生後,上海旅行社第一時間取消了國際和國內遊。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通知,從1月24日開始,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截止1月31日17時,上海地區共取消了出境旅遊團隊11378個,涉及遊客數量超過20萬人。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26萬家旅行社及相關公司,其中超九成是有限責任公司。

無論是OTA平臺還是線下旅遊社,都在這場“災難”中遭受了巨大的壓力,一些企業揹負著十幾億的鉅額墊資款,小部分中小型旅遊企業甚至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

中商國能集團上海國際旅行社董事長陳健告訴周到記者,因疫情的影響,公司現已停掉所有旅遊團,對於一些出境全年包機旅遊業務,公司已提前支付機票費用以及地接定金,但是在航空公司暫時未能退還以及境外地接不認可退還已付款的情況下,公司仍要籌款退還給客戶,資金鍊瞬間吃緊並隨時可能會斷掉。

因为这场“及时雨”,寒冬中的旅游业变暖了……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黃少卿教授在接受周到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對部分企業造成的經濟影響可以說是“摧毀性”的。如果資金鍊斷裂,會有一大批中小企業倒下,即便不倒下,也會傷得很重。同時,黃少卿認為大企業受到的打擊也並不比中小企業小。“現在中國經濟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經濟體,大小企業基於競爭優勢各司其職,形成一個完整產業鏈,成為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如果中小企業大面積倒下,對於處於產業鏈核心位置的大企業來說,這同樣也會是一個不能承受之重。”

危機?轉機!

不過,對於此次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影響,業內人士認為也不必過分悲觀。

眾信旅遊負責人認為,旅遊業是一個韌性很強的行業,疫情過後,尤其是在黃金週期間,旅遊業通常會出現“報復性反彈”的現象,彼時,旅遊業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從2003年非典的經驗來看,預期疫後第三季度的暑期旺季以及第四季度旅遊市場將會迎來充分釋放和反彈。眾信方面堅信本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影響週期將會比“非典”短。

與此同時,一場行業內的自救也正在展開。2月5日,攜程向其平臺上的機票、酒店、旅遊度假等領域合作伙伴宣佈推出“同袍”計劃,投入10億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包括對部分酒店及產品佣金給予6個月至12個月的減免措施、對旅遊度假平臺團隊遊供應商減免其春節前投入的廣告推廣費用及春節期間訂單的交易佣金等9項措施。

因为这场“及时雨”,寒冬中的旅游业变暖了……

疫情發生後,華住集團加強了機器人服務和無人化自助服務等,通過智能化轉型來安全經營。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表示,會對一線員工做好充分地勞動保護,不會通過裁員和減薪來應對危機。雖然部分門店已經出現了經營性虧損甚至閉店的情況,但無論多困難,都不會以犧牲員工為代價。同時,華住集團還面向旗下的加盟酒店,推出了三項金融支持方案,以幫助加盟商緩解資金壓力、共渡難關。

眾信旅遊表示,目前已開始制定疫情過後的產品計劃和資源採購計劃,業務觸角還延伸至遊學、移民置業、貨幣兌換、購物退稅、海外資源運營等與旅行相關的諸多領域,並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些因素將對全年業績修復帶來積極正面影響。還有一部分企業利用5G、VR等新興技術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提升防禦體系和應急機制,以更快速地恢復正常運轉。

政府下了一場“及時雨”

當下,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現金流暫時性困難、成本壓力大等資金問題。除了企業自救,國家層面也出臺了一些幫扶政策。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以及外匯局等五部委聯合出臺通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且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可予以展期或續貸;2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措施,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底,對於旅遊、住宿、餐飲等受影響較大的企業可延長至7月底且不收取滯納金;2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決定向全國所有已依法繳納保證金、領取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暫退80%的質量保證金;2月8日,上海市政府出臺28條支持服務企業發展措施,包括減免中小企業租金、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預計可為企業減少300億左右成本……這些政策無疑為全國旅遊業的從業者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因为这场“及时雨”,寒冬中的旅游业变暖了……

近日,對於上海市政府的28條支持服務企業發展以及暫退質量保證金等措施,記者又進行了深入瞭解和採訪。據上海市政府處消息,2月8日出臺的28條措施自印發之日起開始實行,外資企業與上海其他企業一樣,平等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以多數人關心的減免房租為例,政府推出由所屬國有企業先免收2020年2月、3月兩個月租金的特殊政策,鼓勵國有企業在協商情況下通過減免緩交等方式向中小企業讓利,預計惠及全市12萬家個體工商戶。

中商國能集團上海國際旅行社董事長陳健告訴周到記者,其公司辦公場地是國企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一個月房租5萬多。上海市政府28條政策出臺後,對方主動聯繫說減免2、3月的房租共計10多萬元;此外,在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時間方面,其公司社保人數40餘人,每月近10萬元社保,延期繳社保緩解了公司及員工極大壓力。在延期申報納稅、減輕企業稅與個稅政策上,讓企業與個人在資金上有了緩衝期。

通過這些舉措,我們旅行社至少可以延續3個月!接上旅遊行業的恢復期至正常業務開展。上海政府出臺的28條政策可以說如同一場及時雨!”陳健感嘆道。

此外,他還說,2月5日國家文旅部關於暫退旅遊服務質保金方面通知一發出來,上海市文旅局就及時下發到了各旅行社微信群中,“我公司已經在準備資料開始辦理了,總共可以退100多萬,解決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黃少卿教授表示,從總體經濟層面來看,政府出臺的這些幫扶政策,不但能緩解受疫情直接衝擊的住宿、旅遊等相關中小型企業的壓力,對恢復我國經濟也至關重要。他認為,“救中小企業就是救產業鏈,救產業鏈就是救中國經濟。危機過後,中國經濟態勢會回到原有正常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