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在家怎麼吃出免疫力?營養專家給您支招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 通訊員趙林

“醫生,2天前我開始拉肚子,一天跑7、8趟廁所,全身發冷、臉發燙難受,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啊,我好害怕……”

今日,武漢協和醫院“網上發熱門診”接到市民問診,對方是31歲的武漢市民韓先生。他擔心的肺炎問題,全是宅在家吃出來的。

楚天都市報記者向江城多家醫院網上問診平臺瞭解到,像韓先生這樣,“閉關”在家,一家嘴閒不住,亂吃亂喝出問題,導致出現腸胃不堪重負,出現腹瀉、乏力等症狀,被自己嚇個半死。

中午,接診醫生詢問: “您最近有和確診或疑似患者接觸史嗎?”韓先生解釋,他哪都沒敢去,天天在家。“聽說同事家人、朋友有感染,我整天擔驚受怕,生怕自己中招,但閒在家沒事,只有靠看劇、吃零食緩解焦慮。”

他說,前天嘴饞,吃了一包辣條、一包薯片、一袋瓜子,還喝了一瓶冰可樂。後發現網購囤的草莓快壞了,但又捨不得扔,挑出幾個品相好的,趕緊洗了吃了。

幾個小時後,他開始腹脹難受,接著開始全身無力、發冷、腹瀉。觀察了2天,症狀沒一點好轉。他開始胡思亂想,聯想到自己會不會感染了新冠病毒,嚇得整晚不敢睡。

武漢協和醫院當值醫生診斷,肺炎可能性不大,根據症狀,問題就出在“吃”上。推測是油膩、冰冷飲料疊加,加上變質水果,讓腸胃不堪重負,性胃腸炎,便開出口服藥緩解症狀。

武漢市民閉戶隔離已有十多日,很多是市民關心,“閉關”期間究竟該怎麼吃,又如何通過飲食提高免疫力?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湖北省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武漢市漢陽醫院營養科主任郭小芳教授。對不同人群在疫情期間該如何飲食,她進行了支招。

健康人群】

儘可能食物多樣化,葷素搭配,穀類為主

郭小芳教授說: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比如五穀飯、雜糧麵包、全麥製品,富含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能參與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

新鮮蔬果不能少

每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各種葉菜類、根莖類、十字花科類、菌藻類都要吃,提升抗氧化能力。

“多吃蔬果可起到滋潤氣道、稀釋痰液、清熱去火的作用,從而減輕咳嗽、咳痰症狀。”郭小芳教授說,其中紅色、橘色、黃色系的蔬果富含胡蘿蔔素,會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黏膜,增強防禦細菌、病毒的能力;白蘿蔔具有行氣消痰,助運化的作用,對於咳嗽、咳痰、氣喘者適用;菌菇類食物、木耳、西藍花、銀耳等可以提升自然免疫細胞的生長活性,增強免疫功能。

每日蛋白質要充足

每天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常吃豆製品。郭小芳說,堅果是膳食的有益補充,注意適量補充,每天攝入10g左右。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多吃富含維生素C、E的蔬果,像鮮棗、獼猴桃、柚子、草莓、橙子、番茄、甘藍、花菜。多喝溫開水,保持鼻粘膜和咽喉部的溼潤。多吃梨、銀耳、百合、山藥、荸薺等白色食物有潤肺養肺的功效。

儘量少吃辛辣刺激

另外要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冬季氣候偏乾燥,易出現咽乾、咳嗽等症狀,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少吃辛辣刺激、燥熱的食物。食物生、熟分開,烹調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選擇蒸、煮、燉、拌等烹調方式。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疫情期間要保持身心愉快,調整好心態。”郭小芳提醒,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特別要注意保暖,同時避免出汗後著涼和睡覺著涼。不能在家裡躺吃,最好每隔一個小時起來運動下,促進人體代謝機能健全。按時進食一日三餐,但是不能暴飲暴食,也不可刻意減重。

【兒童】

少喝含糖飲料,每天可適當加餐2次

“兒童生長髮育迅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量較高,良好的個人營養狀況可以降低發病風險。”郭小芳教授說,兒童飲食可以多吃鮮蝦、豆沙包、菠菜炒雞蛋、山藥小米粥,清炒西藍花、香菇豬肝粥、牛油果等,這些都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

除了定時一日三餐外,每天至少安排兩次加餐,加餐份量宜少,以免影響正餐進食量。吃什麼?郭小芳建議,加餐以奶類、水果為主,配以少量鬆軟麵點。所吃食物要細軟易消化,蔬菜切碎、瘦肉剁碎有利於咀嚼。要保證每天300毫升左右鮮奶或牛奶,適量增加紅肉(豬牛羊肉)、動物血、動物內臟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

零食應儘可能與加餐相結合,以不影響正餐為宜。避免選擇油炸及膨化食品,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食物,如奶製品、水果、堅果和豆類食物。一定要多喝白開水,兒童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多,水分需要量大,建議每天飲水以白開水為主,避免或少喝含糖飲料,可適當選擇家庭自制的豆漿、果汁等天然飲品。

【老人】

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食物,儘量要做得細軟

郭小芳教授說,老人的飲食要攝入足量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食物,不僅品種要多,顏色也要多。

早餐要有主食、一個蛋、一杯奶,最好還有蔬菜或水果;中餐和晚餐每餐至少要有一個主食、一個葷菜、一個素菜、一份粥或湯羹類食物。

適當增加魚禽肉蛋、奶、大豆類食物,多吃新鮮蔬果,尤其是深顏色的蔬果。足量的蛋白質有助於延緩肌肉衰減、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而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鎂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強抵抗力,緩解焦慮和壓力。

“如果進食量少,可以選擇一些營養強化食物。”郭小芳提醒,比如鐵醬油、維A或維D強化奶、營養強化麵粉等,必要時在專業營養科醫師指導下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老人的食物儘量要做得細軟一些,吃飯時細嚼慢嚥,以幫助消化吸收。

例如將食物切小切碎、延長烹調時間或使用高壓鍋;肉類切絲,或者剁碎製成丸子;雞蛋做成雞蛋羹;魚蝦做成魚片、魚丸、魚泥、蝦滑等。此外,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防止嗆咳,尤其是吃堅果、帶殼、帶刺的食物時。

此外,老年朋友還要主動少量多次飲水,每次50-100ml,每天的飲水量以1500-1700ml為宜,首選溫熱的白開水,視個人愛好也可飲用淡茶水。

【慢性病患者】

堅持疾病飲食治療原則,學會調整飲食方案

如糖尿病患者要少食多餐,控糖限油;

高血壓患者要低鹽飲食;

高血脂患者要低脂飲食,切忌油炸、肥膩等食物;

高尿酸血癥患者要低嘌呤飲食,葷菜肉類煮沸去湯,與牛奶、雞蛋交替實用;

慢性腎病患者強調低蛋白飲食,優選優質蛋白食物如乳類、蛋類、瘦肉等。

另外,主食添加粗雜糧,食物多樣化。單純的精白米、面由於食物加工損失了很多營養物質,建議慢性病患者日常膳食中添加全穀類食物、粗雜糧,獲取充足的營養物質同時增加食物多樣性。

雜糧最好煮製成粥好消化

郭小芳教授提醒,慢性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胃腸道比較脆弱,對食用粗雜糧會有所顧忌。建議在烹飪前,豆類、糙米、高粱米等比較硬的食物,可以提前浸泡,煮製成粥類來食用。

建議老年人群谷薯類每人每日攝入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每天的膳食應做到食物多樣,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週至少25種食物。

常見的好穀物包括全麥粉、糙米、燕麥、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蕎麥、薏米。

每日蔬菜攝入300—500克

足量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顏色多樣、種類齊全。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其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C,對於保護呼吸道上皮細胞黏膜,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人體炎症反應有重要作用。

她建議,建議每人每日蔬菜攝入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佔一半,水果200—350克。深色蔬菜主要包括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萵筍葉、韭菜、西蘭花、茼蒿、蘿蔔纓、蕺菜、芥菜、西洋菜、西紅柿、胡蘿蔔、南瓜、紅辣椒、紅莧菜、紫甘藍等。

飲食總體要清淡、少油,不吃油炸食品。每日足量飲水1500—2000ml,特別是高尿酸血癥患者,每天應喝7—8杯水,以白開水、淡茶水為主,拒絕含糖飲料。心衰患者及腎衰竭透析患者要嚴格按醫囑控水。可以選食一些小塊水果、小番茄、黃瓜、酸奶等,吃食量堅果,但每天不超過一小把,核桃為2—3個,栗子為4—5個,建議選擇帶殼堅果。

有條件在陽臺多曬曬太陽

目前是冬春交替的季節,本來就是感冒、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要避免飲食不當引起的身體不適,造成腹瀉、發熱等問題,與新冠肺炎症狀相混淆,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同時造成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風險。

所以,要注意飲食清潔,不要吃生冷、未充分加工的食物。較涼的水果,可隔水稍加熱食用,兒童或老年人可以煮成果泥、果羹食用。在有限的室內環境中,要有意識地活動身體,避免運動量減少造成的消化系統不暢。在室內有條件的應保證每天20—30分鐘曬太陽,保證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闭关”在家怎么吃出免疫力?营养专家给您支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