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是清朝核心力量,朝廷为何坐视不管其腐朽糜烂令湘军崛起?

历史痴


“八旗”是清朝立国的基础与功臣,但是也拖垮了清朝。这是因为入关以后的“八旗”,高人一等,处处被优待。也正是这个原因,从顺治年间开始,“八旗”军民不仅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且骑射武功都被荒废,慢慢的“八旗精神”就走向了衰落!

“八旗”作为满清的一种政治、军事组织形态,最初起源于一种牛录狩猎组织,随着牛录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领导集体。而在狩猎时候,为了统一引导队伍就产生了“旗”。

1601年,努尔哈赤把牛录改编,产生了四旗,1615年,在此基础之上又发展了蒙古和其他部落的四旗,最终形成了“八旗”。

努尔哈赤建立的这种“八旗”制度,在战时,强壮的青年全部入伍为兵。在平时就会是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由于他们是游牧民族,天生就有强壮的体魄,能在草原上锻练出勇猛的战斗力,使的这些“八旗”军具有很大的作战优势。

为什么如此有优势的八旗会走向衰落呢?

1、在清军入关之初,八旗“旗人”与没有旗籍的人享受不平等的待遇;

2、清朝入驻中原以后,发生过至少三次的圈地暴行,使得大批的良田无偿圈给旗人;

3、满清对旗人免税赋,免徭役!

满清八旗从连年的战争中获得了不少军功,在入关后,很多人被赐爵封官,同时在战争当中获得了不少人口土地,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尤其是清朝所封的爵位与官职,很多都是世袭罔替,这就导致这些人的后辈即便不建立寸功,也能获得荣华富贵。

因此,许多的“八旗”子弟就通过这样不劳而获,慢慢的演变成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

这种特权阶层一方面不用交纳赋税、服役徭役,另一方面,这些特权阶层可以不断的压迫剥削黎民大众去贪图享乐。因为,骄奢淫逸已经成为“八旗”子弟的常态。

康乾盛世虽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在这个背后,八旗官兵们却在追求享受,怠慢训练,战斗力慢慢下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天不如一天。其实,这种衰退就能在康熙平定三藩的战争当中体现出来。

按照清朝的部署,“八旗”军队的职责,应该是作为清朝主力部队去参与平定三藩的战争。但是康熙平定三藩所用的军队早已经被绿营兵所取代。

而所谓的绿营,是以汉人为主的军队组织,可见这个时候满清的“八旗”已经不能正常地发挥主力部队的优势,“八旗”的衰退迹象也是可见一斑。

满清的“八旗”就像宠儿一样,被捧在手中,受到特殊的保护

公元1644年,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的拥戴之下,入住紫禁城,满清从此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由于大清朝的统治阶层属于满清贵族,所以对待汉人以及其他民族都是实行民族歧视。比如,满清入关后强制汉族进行“剃发易服”,大喊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满清入关之后,在“八旗”军事力量的安排上,也间接造成了“八旗”走向衰落。这是因为,满清“八旗”作为清朝的主力部队,却被用在守备京师,以及以防守为主的军事作用上。

我这里并不是说守备京师不重要,历朝历代都会把精锐部队用在守备京师上,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清朝的“八旗军”很特殊,与其他历朝历代的兵都不太一样,上文我已经说到了清朝的八旗军是“民与兵”相结合的一种兵制。

这种军制一旦军队脱离了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很容易造成军队贪图享受而战斗力下降,最终走向衰落,其实这一点与安史之乱爆发之初的唐朝军制有些类似!

因此,“八旗”在参与一些重要战争中,如平定大小和卓之战上,尽管参战的“八旗”是一些号称精锐的部队,但是他们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战斗力早就不如当初的勇猛了。

特别是满清的”八旗”发展成为24旗之后,大量的绿营兵和湘军、淮军的建立,使“八旗”军队能施展的余地越来越小,并且那个时候的“八旗”军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战斗力,“八旗”的腐朽没落也越来越明显了。曾经处处受人尊敬,处处享受特权的“八旗”,到了清末却成为国家的负担社会的毒瘤。

由此可见,“八旗”的衰落与满清给“八旗”提供的特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满清能在入关之后,就针对“八旗”建立一种长期而有效的制约机制,并且把“八旗”的优良传统很好的发扬下去,真正的实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那么,清朝的“八旗”也不至于走向衰落,也不会在面对太平天国起义以及义和团运动上,都面临无兵可用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