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蛇吃黄鳝,硬挺”,为什么蛇吃黄鳝会硬挺呢?

三农堂广讯


生活在农村的人肯定对黄鳝并不陌生,肯定在田间抓过黄鳝,以前抓黄鳝我们都拿来玩,不会像现在要是能抓到一只黄鳝肯定会拿回家烧了给自己补补身子。以前记得专门有人用抓黄鳝的捕捉器放到黄鳝的洞口,然后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满满的收获,那个时候田间黄鳝多也没有人在意黄鳝现在能卖的这么贵。

农村有句话叫做“蛇吃黄鳝,硬挺”,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蛇吃了和自己身体同等大小的黄鳝之后,身体就会变的僵硬行动缓慢,而且黄鳝身体里有一根脊椎骨,黄鳝死后身体也会变的僵硬。和蛇同等大小的黄鳝在蛇体内限制了蛇行走的速度,等蛇遇到天敌的时候更容易被捕捉。如果蛇吞噬比自己要大的黄鳝有可能就更加无法行动。

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只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定要量力而行。

以上是个人所答。


村里的男青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农村地区有一些蛇是专门会吃黄鳝的,比如我们常见的银环蛇和水蛇,水蛇一般是在白天的时候会出来觅食,而银环蛇一般只有在晚上才会出来。不过黄鳝这种动物一般只在晚上出来活动,白天是很少见到的,所以晚上出去田里面抓黄鳝,应该能够遇到有银环蛇吃黄鳝的经历。农村人常说“蛇吃黄鳝,硬挺”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蛇吃黄鳝,你死我亡”这句农村的俗语,其实和题主所提到的这句农村的老话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意思非常的相近。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如果蛇吞下了黄鳝,那么黄鳝死了,蛇最后也一定会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皇上在死了之后身体会非常的硬,所以一旦到了蛇的肚子里面,蛇根本没有办法移动,因为肚子里面的东西非常的硬,所以蛇没有办法蠕动,最终只能在那里等死。


我们都知道蛇如果要活动的话,肯定是依靠身体的蠕动来完成的,如果黄鳝死在蛇的肚子里面非常的硬,那么蛇可能也只能硬挺挺的,呆在原地动不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村老人常常说蛇吃黄鳝,硬挺,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并不是说蛇吞下黄鳝之后,被黄鳝给撑死,或者其他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黄鳝在蛇的肚子里面死掉之后身体发硬导致了蛇没有办法移动,最后蛇要么就是被人给抓走,要么就是在原地活活的给晒死。

农村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如果黄鳝还是活的时候被吞下蛇的肚子的话,那么蛇的肚子可能会被黄鳝给钻空,最后黄鳝可能还会从蛇的肚子里面跑出来,黄鳝没有死反而蛇死掉了。要么就是像毒蛇,如果吃下黄鳝之后黄鳝还没有死,那么有可能黄鳝会将蛇的肚子钻空之后,黄鳝直接死在了蛇的肚子里面,而蛇同时也因为内脏受损而导致死亡,最终同归于尽。

所以说农村这句老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皇上一旦在蛇的肚子里面死去身体发硬,蛇根本就没有办法移动,所以只能待在原地硬挺挺的,吃下黄鳝的蛇身体根本没有办法动弹。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农村的老话呢,你们觉得蛇吃下黄鳝之后真的也会死掉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农村泉水有点甜


黄鳝和蛇大概是相生相克的两种动物,明明模样有点相似,却不是亲戚关系,不是亲戚也就罢了,竟然还是互相能致对方于死地而无后生的两种动物。

蛇最大的特征是嘴巴能张开很大,可以吞食比自己身体大的动物,比自己头部大好几倍的动物它会毫不犹豫的吞掉,不然怎么会有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中的蛇吞象啊。

倒从来没听说过蛇吞象的事情发生,但蛇吞鳄鱼,吞人,吞大鸟,吞狗,吞羊等比自己头部大好多倍的动物的事时有发生,

蛇的胸部没有串连住肋骨的胸骨,因此肋骨可以自由活动,当蛇吞入食物时,无论食物大小都不会受胸廓的限制,食物就能够长驱直入进入肚皮,因此蛇敢于吞食比它个头大的动物。

黄鳝的特点是头部骨骼够硬,有能力钻很硬的泥土,黄鳝的洞都是靠头部硬钻钻出来的,因此黄鳝遇到危险唯一的做法就是:我钻,我使劲钻,钻出一个洞好逃命。


黄鳝不仅仅头部骨骼硬,身体骨骼也够坚硬,据说当骨骼硬的黄鳝遇到蛇以后,蛇会利用自身能吞食比自己大的动物的能力来吞掉黄鳝,黄鳝很快被蛇吞到肚子里,而被吞的黄鳝拼着一口气用自己坚硬的头部使劲钻,它想要钻出一个洞逃命。

于是黄鳝会在蛇肚子里使劲钻,很快钻到蛇的接近尾部,于是骨骼坚硬的黄鳝逃不出蛇的肚子,只好笔直的死在了蛇的肚子里,黄鳝的肉蛇可以消化掉,黄鳝的骨骼蛇消化不了,于是靠身体蠕动爬行的蛇被困住了,它的身体和黄鳝的骨骼一样,笔直的横于地面,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蛇和黄鳝一样的样子死挺在那里。

蛇吞黄鳝硬挺就是指蛇最后的死相,硬硬的挺在那里死去,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贪吃蛇吞大黄鳝的情况下,大黄鳝的骨骼足以要了蛇的命。


如果只是大蛇吞小黄鳝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还是蛇拥有蛇吞象的野心,最后导致自己落得硬挺的局面。


看农村说农事


黄鳝和蛇从外形上看,除了颜色不同,体型差不多,蛇如果吃了黄鳝会不会硬挺,死掉呢?有什么寓意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很多城市小伙伴们,来咱们农村玩,如果颜色相近,他们几乎分辨不出来,蛇和黄鳝的区别,蛇有鳞片,爬行速度很快,大部分喜欢在草丛中活动,主要采食青蛙,老鼠,蜥蜴等。

蛇也会攻击其它蛇类,也有过蛇吃蛇的现象,黄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或者稀软的洞穴中,两种动物,一般不会遇到,如果遇到黄鳝肯定干不过蛇。

蛇吃东西,一般都是先把猎物缠住,然后整吞,它嘴巴,口腔和胃,就像是一个气球一样,可以把比它体型大很多的动物直接吞进去。

然后通过胃蠕动和胃酸,把动物消化掉,不能消化的部分,蛇会把它吐出来。因为老黄鳝的骨头也不容易消化,蛇在吐出来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如果黄鳝的体型比蛇大,蛇就需要硬挺几天,才能消化完或者吐出黄鳝的骨头。



蛇吃黄鳝硬挺,这也就成为了,咱们农村老人的口头禅,其实最主要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实施。做事情不能给自己留下弊端。


乡村生活健康大纲


“蛇吃黄鳝,硬挺”是一句歇后语,指的是黄鳝死后僵硬笔挺的形态。

黄鳝,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经常吃,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宴席上不可多得的一道佳肴。黄鳝生命力十分顽强,有水有泥草的地方都能生存,每年到春暖花开时,黄鳝便从冬眠中苏醒,开始觅食繁殖,以泥洞,石缝,水生植物空隙为巢穴,生命很快就能发展壮大。

不论多么炎热的天气,死亡的黄鳝只要离开水,就不会腐烂变质,能在太阳下能迅速脱水,很快变成一条鱼干。黄鳝死了以后,肉质就会变质变硬,身体就僵直得如同一根树棍,所以,死的鳝鱼是不能吃的。

小时候钓黄鳝,捕黄鳝,可以说,我十分了解黄鳝的习性,蛇是吃黄鳝的,大鳝也吞吃小鳝鱼,我以前都亲眼目暏过,蛇和大鳝都只吞吃活的小鳝,其实,鳝的种类很多,颜色也是多种,黄鳝只是其中一个品种。

蛇吃黄鳝,硬挺。是一句很形象的话,蛇吃黄鳝,吃到肚子里鳝鱼都没死,吃了以后是否硬挺就不知道了。


田原乡野


蛇吃黄鳝,硬挺,这话也能信?在我们七十年代时候上面发来尿素,许多农村老人说这是盐,作水稻肥料一定会碱死,结果好好的,后来自己也离不开化肥了。



睁开眼到一些大型蛇养殖场去看看吧!省得被无知透顶了。几乎所有大型蛇养殖的活饵料都配有泥鳅,黄鳝养殖场给配适吃蛇类吃食,别人不会那么笨吧。说明这句农村老人说的蛇吃黄鳝,硬挺基本上是错误的。


蛇类据种类遗传食物比较固定,也有的为广食性,也有狭食性。无论广食,狭食多以活饵为主,也就昆虫,鼠类,蛙类,鸟类,鱼类,蛇类,蜥蜴这些。蛙类是几乎绝大部分蛇最喜食物(仅眼镜王蛇,烙铁头不食),鼠类鸟类是大部分大类蛇类的食物,鱼类(包括泥鳅,黄鳝)吃食的蛇类也很多,乌梢蛇,水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虎斑游蛇,赤链蛇,三索锦蛇,红点锦蛇,百花锦蛇,赤链蛇这些蛇都是吃黄鳝高手。多数不会失手,个别贪吃蛇因吞食超大黄鳝也能内脏受损而伤亡。


蛇类不存在什么硬挺,蛇胃可超级接收食物,也可能接受不了吞出功能,只要蛇的后半部转曲,前半部后退,几次伸缩,就能将吞食食物吐出来,不过吐出来存在着较大危险性,许多食物顺着吞下而倒着吐出来就有硬物钩挂到胃肠的危险,因为吐时间快,而是反向操作,蛇会闭气,蛇的气管象我们那热水器的开关一样顺着吞时,无论食物多大,能将气管逼向另一透气管,而倒的吐就双闭了,所以吐出食物蛇必须很快速度不让自己闭死,一旦有钩挂着不易吐出时,内脏胃肠易受伤,可能自己闭气而死,所以大多不愿吐食(与黄鳝在野外死亡僵硬无关)。

在的会吃食黄鳝的蛇类,黄鳝在蛇胃肠中是不会僵硬的,这与这些蛇胃肠液有关,并没有发现黄鳝在蛇自食的胃肠中僵硬的任何证据。个别双双死亡中的蛇是由于蛇吐出黄鳝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蛇先死亡后,胃肠中失去液体供应,而后黄鳝也僵硬起来了,被误认为黄鳝在蛇胃肠中僵硬而导致蛇死亡。

我将这事儿理顺,免得许多人误解,为什么许多大型蛇类养殖场会将黄鳝作为一些蛇类饵料这就可理解了。并不是农村老人所说那样,蛇吃黄鳝硬挺,象开始应用化肥一样,许多农村老人出现各式言语,现在他们离不开化肥了,黄鳝同样是一些蛇类很好的饵料,而且是大型蛇类养殖场需要自己养殖的或购买的蛇饲料。


老艾叶


“蛇吃黄鳝,硬挺”是农村的一句老俗话,大概意思就是黄鳝的骨头很硬,蛇吃了黄鳝以后,骨头很难消化。这也是因为蛇的生理结构与其它的动物不一样,蛇的牙齿能力很弱,只能生吞食物,这也练就了蛇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蛇为何只能吞食黄鳝

还有一句寓言大家肯定听过,“人心不足蛇吞象”,蛇真的能吞下大象吗?这只是讽刺有些人比较贪心,又自不量力。虽然蛇吞不下大象,但它能吞下比它大的动物。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就见到过蛇吞老鼠的情景。蛇有这样的能力,主要是由它的头部结构决定的,蛇在张开嘴的时候,上颚和下颚可以张开180度,甚至更大,所在它在吃黄鳝的时候,用生吞更方便。

蛇吃黄鳝真的会硬挺吗

蛇吃黄鳝的机会不大,蛇一般是在陆地上生活,而黄鳝是在有水的泥士里生活,两种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一样。如果蛇在饥饿的情况下,也可能吃黄鳝,但它并不知道黄鳝的骨头很难消化。虽然蛇不会用牙齿咀嚼食物,它在吞食之前会将动物挤压成长条形,吞到口中后会利用带钩将食物送到咽喉,蛇的肋是可以自由活动,帮助挤压食物,同时还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起到润滑的作用,帮助消化良物。

黄鳝的骨头虽硬,但蛇的消化功能更强大

蛇一直以来的摄食方式,经过不断的进化,消化功能已非常强大。在吞了黄鳝之后,如果骨头还没办法消化,就会从肚子里将骨头吐出来,不会造成硬挺的后果。蛇的毒液也是消化液,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蛇吃了黄鳝以后,骨头经过毒液的腐蚀,也就没那么强硬,在蛇的肚子里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消化掉,只是时间稍微长点。

蛇吃了黄鳝,骨头对于蛇来说是有一定的消化负担,也就有了“蛇吃黄鳝,硬挺”的说法,但蛇强大的消化功能足以应对这样的局面,所以蛇吃黄鳝不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后果。

<strong>


农事随谈


黄鳝通体为黄色、无鳞片,喜欢生活在池塘、湖泊、稻田等有水的地方。它们以水生物为食,有时候也会躲在水草下面捕捉一些陆上飞虫。


黄鳝身上有一种黏稠液体,滑溜溜的,如果你要是徒手去捉的话,很容易逃跑。记得小时候,我们会在黄昏后,手里提一个塑料桶,再拿一把火钳,火钳上缠一些丝毛草,它就变成了捕捉黄鳝的利器,保证一捉一个准。

黄鳝喜欢生活在浅水区里,在软泥里打洞穴居。白天它们躲在洞穴里休息,一旦到了晚上,它们就会从洞里钻出来出来捕食或乘凉。

蛇,有的地方也叫长虫子。经常生活在陆地,但也有一种生活在水里的水蛇。它们身上都长满鳞片,它们的爬行与腹部的鳞片有着很大关系。虽然黄鳝和蛇都有着相同的外貌,它们的生活领域和习性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农村有“蛇吃黄鳝、硬挺”这一说法呢?我们先来说说蛇的捕食方法。蛇喜欢捕食陆上小动物,如蛤蟆、老鼠、青蛙等。当蛇把它们捉到后,就会用它那修长的身体把这些有生命的食物缠死,缠死后再慢慢的进行享用。过程十分缓慢悠闲。

作为蛇的捕食习惯,它是很少有机会去捕食黄鳝的,即使捕食,也奈何不了它们。因为黄鳝通体附满黏稠液体,虽然蛇身上长满防滑的鳞片,也会让黄鳝逃走。

“蛇吃黄鳝、硬挺”,只是一个形容词,或谚语。在生活中,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明知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事情,你没有这个能力而非要去做,结果只有一个结局,在众人面前,硬着头皮挺过去。同时也告诫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鄂硒农技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首先来说蛇的爬行特性。无论是水蛇或者是陆地上的毒蛇,爬行特点:陆地爬行的蛇类,都是靠腹部的鳞片,摩擦地面,以弓子形的优美姿态前进;水中游走,也是靠弓形身体摆尾滑行于水面之上。它们这种游走方式,离不开弓形这一共性特征。


再说鳝鱼死后:没见过鳝鱼死后,如同一条“棍儿”的样子,可以参照泥鳅死后的样子。硬邦邦如同一条棍。

两种情况结合来看。就是蛇咬死了鳝鱼,把鳝鱼脱入腹中,之后鳝鱼硬邦邦的形态,会使得蛇就失去了爬行的能力。蛇一时半会儿也消化掉整条鳝鱼,在这个消化期间,如果蛇被它的天敌遇到:比如黄鼬,野猫,刺猬,菜花蛇等,还有人类,蛇也就束手就擒了。

再者说来:无毒的蛇想要绞杀掉一条黄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看菜花蛇能捕获同类,那是行为蛇身体并不是光滑的。但是,黄鳝是滑不溜秋的,一般同等大小的蛇,无法轻易绞杀掉黄鳝。黄鳝的咬合力也不是吃素的,不会怕一般的水蛇,所以蛇很难捕获猎杀黄鳝。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之下,饥饿的蛇,才去冒险捕获到鳝鱼来吃。

大家知道,蛇类是不会吞食活物。所以蛇想要吃掉黄鳝,需要很高的技巧来捕获干掉黄鳝之后再来享用,这个难度系数很大。所以我们现实中很难看到蛇吃黄鳝的场景。就是蛇遇到合适的机会捕获到黄鳝,吃完以后,可不是“硬挺”嘛!


三农的高度


“蛇吃黄鳝,硬挺”,并不是说蛇吃了黄鳝就会硬挺挺的死去。

蛇是看不见物体的,它爬行找食物辨别方向都是用舌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子”。蛇抓食物不象其它动物要追着跑好远,它就是条懒蛇,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有动物不小心走近它身边,不论多大,也不论能否吞得下去 ,它只知道是食物,都要咬一口,蛇牙接触的同时,注进去毒素。小的象老鼠、小鸡这样的被咬了,都会拼命的跑,但跑不了多远的也就几米吧,就被蛇找到了,然后咬住食物,它嘴里有倒钩,倒钩钩住食物往里送,送一点进去又退出来钩,钩住又往里送。蛇吃食物挺慢的,完全是送进去一点又退出来钩一点,吃只老鼠大概要花半个小时才吞完。要是吃只小鸡,一斤多的那种,从鸡头部吃的话,大概要一小时,从一只鸡脚开始吃的话也许要花三个多小时,因为它吞完一只腿时,鸡还有另一只腿和身子还在外面,面积太大,吞不了,只有慢慢吞。

蛇不论什么动物都吃,包括同类。我曾亲眼看见一条红脖子蛇咬住了一只大它三倍的癞蛤蟆的一条后腿,癞蛤蟆拼命朝前爬,想挣开蛇口,但因为蛇口里有倒钩,那是永远挣脱不了的,蛇吃癞蛤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上午十点左右逮住,那天我去看了五次,直到下年5点才整只吞完。

蛇吃蛇我也见过,一条菜青蛇咬住了一条红脖子蛇的尾巴,两条蛇时而蜷做一团,时而又散开,从中午就开始的战斗,到天擦黑了才吞进去半截。

蛇是很不容易找到食物吃的,有时十天半月才吃得上一顿,所以,它不论碰到什么动物,只要对方不走开,它都要一试,哪怕对方个头多大 ,因为它不一试,它就要挨饿,所以有了”蛇吞象”一说。

那么,“蛇吃黄鳝,硬挺”,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就是说,那天蛇的运气很好,逮住了黄鳝,估计大战了一天才吞完。由于黄鳝的骨头太硬,蛇也精疲力尽,就硬挺好的躺在那里了,但并不是说蛇也死了,蛇是不会被撑死的,但也不会被饿死,因为它已经饿惯了也撑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