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他、她、他們,都是朝陽群眾,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當中,他們無私付出、盡己所能,用點滴行動鑄就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用一個個溫暖瞬間,撐起了我們必勝的信心!

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他們在行動!


“疫情防控專員”上崗,做好社區守門人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2月3日,東風地區綜治辦主任王吉武以“疫情防控專員”身份進駐石佛營西里社區,從大年三十就一直撲在防疫一線的王吉武,進入2月份後便將自己的活動範圍劃定在了鄉機關與西里社區之間,每天至少兩個來回,晚上則和衣睡在辦公室。


擔任“疫情防控專員”後,王吉武重點做了幾件事,一是把之前西里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認真梳理了一遍,針對社區人員流動性大、外來人口多的特點,確定了“以房管人”的方針。“石佛營西里小區流動人口多,出租房戶佔總戶數的20%。作為東風地區首創的一項外來人口管理制度,以房管人曾經在北京市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只能強化,不能削弱。”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王專員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發揮他在部隊做軍事幹部,轉業到東風后長期主管全鄉綜治工作,善於統籌動員,協調各方的作用,對社區現有的各種力量進行了有效調配,並實行“三門一院一層”制度,即:在社區大門、居民樓單元門、居民家門設置三層屏障,做到小區大門由居委會和物業負責,居民樓單元門由院長、層長和樓門長負責,居民家門自己負責的防護體系,並採取出入證制度,居民出入小區出示證件,有效地將本小區居民、租客、臨時來訪人員區分出來,做到盡最大努力將疫情隔離在小區之外。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王吉武專員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施行了重點人員“三看一”“六看一”制度。對已排查出的重點人員由社區工作者、物業公司人員、樓門長(社區積極分子)三人小組負責監控;對流動人口大量返京後有可能產生的密切接觸者,明確由派出所民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物業公司人員、樓門長、層長(社區積極分子)六人小組負責監控,確保萬無一失。


“解難書記”變身抗“疫”戰士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2017北京榜樣”殷金鳳是朝陽區呼家樓街道呼北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民都親切地稱呼她殷書記,孤寡老人更是把她當親人,一天見不到她都覺得不踏實。當疫情來臨的時候,殷書記秒變殷戰士,全然沒有了晝夜之分,實在困的不行才打個盹。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1月29號是大年初五,深夜11點56分殷金鳳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要實行社區群防群控。呼北社區是一個開放性社區,沒有物業,共有45個出入口,怎麼封閉?經過一晚上的努力,一套“二防三門四件套五量化”的防控方案出爐了。通過該工作法,將“兩無一開”小區全部納入保障行列,讓疫情防控無死角。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我們社區工作人員還要負責入戶排查、消毒等工作,能夠到社區出入口做摸排管控的人員實在有限。”所以,殷書記動員轄區社會單位力量,共同守牢社區“大門”,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工作。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堅守一線,巡查防控點、宣傳防疫措施、為居家隔離家庭和孤寡老人代購生活用品等,殷書記和社區工作者在防疫的路上一刻也不停歇。


“80後”志願者,戰“疫”中獨特風景線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大媽,平時看您走個路慢悠悠的,咋疫情一來,您腳下就生風了?”

“不是疫情來了嗎,現在正是黨組織需要我的時候,疫情如戰情,刻不容緩。”


東壩地區高楊樹社區82歲高齡的路修煥大媽有著50年的黨齡,創衛、安全保障處處可見她的身影。面對疫情,她又來主動請纓,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她如願當上了小區的“守衛者”。“我是一個人,平時都是社區黨委和居委會照顧我。現在社區需要人手了,為了讓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你說我不去盡一份自己的力嗎!”路大媽用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一名老黨員對黨發自內心的熱愛、對信念的堅守、對宗旨的踐行以及對人民群眾的關心。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年過古稀,很多老人都需要別人照顧,但86歲的王桂珠大媽卻主動衝擊一線助力疫情防控。王大媽說“這次疫情,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年輕人勸他們他們聽不進去,我們年紀差不多,說幾句體己話,他們更容易聽到心裡去。”


同舟共濟 打贏“戰疫”④


路修煥、王桂珠兩位老人是地區志願者和廣大朝陽群眾的縮影,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特殊時期,他們積極行動、迎難而上,站到了抗“疫”的一線,與基層工作者們一同築起一道道疫情防護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