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大考 大同白醫戰士書寫優秀答卷

新冠病毒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面對疫情大考,大同市廣大醫務工作者放棄團圓堅守崗位,不辱使命,勇往直前,始終衝在抗擊疫情最前線,交出百分答卷,大同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因此而變得更加溫暖而充滿力量。

與病毒抗爭的300個小時

“這是十幾天來我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2月7日,大同市首批3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的消息一發出,全市人民欣喜異常。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身穿防護服,夜以繼日與病毒抗爭的300個小時。

大同市確診的11例新冠肺炎患者先後住進了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市四醫院十二病區,醫院調集了20多名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全力救治患者。

呼吸內科主任崔模林除夕夜帶領首批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區,與確診患者一同被“隔離”,一同與病毒抗爭。“醫院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精心施救。同時,注重醫患間的溝通,正確的疏導和溝通會讓患者更加有信心戰勝病毒。”“隔離的這些日子,他們像家人一樣陪在我們身邊,無微不致地照顧我們,我們特別感動!”治癒患者走出醫院前不停向醫護人員致謝。

自1月24日(除夕)凌晨大同市確診首例新冠病例以來,他們已經在隔離病區堅守了17天17夜。這2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了全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後一道堅實防線。他們也珍愛自己的生命,他們也清楚存在的危險,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們毫不猶豫,肩負起了護佑大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擔。

深夜12點的年夜飯

1月24日(大年三十),大同市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劉豔接到單位的電話:“今天發熱門診由你值守,請迅速到崗。”劉豔二話沒說,安排好科裡的事情,做通患者的思想工作,立即趕到發熱門診開始工作。詢問病史、採集基本信息、進行鑑別診斷……忙忙碌碌到半夜12點左右,她才抽空吃了點盒飯。隨後,又投入到工作中。

“大年初一第一個班,那天病人蠻多的,我剛去不是很熟悉流程,再加上防護特別好,說話稍微急一點,眼鏡就起一層霧,感覺有些手忙腳亂。等一兩天慢慢熟悉後就適應了,工作強度也能接受。”在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克服困難和不便,用專注的工作態度,每天對大量的發熱患者進行疾病篩查。在這裡,每個地方都高效率運轉,每個地方都穿梭著忙碌的身影,連續幾十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困了,趴在辦公桌上眯一會兒;餓了,扒拉幾口工作餐,沒有人叫一聲苦,也沒人喊一聲累。

為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發生初期,大同市衛健委就根據當前疫情形勢,按照“雙零”目標,對全市疫情應對工作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地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組建了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確定定點救治醫院,規範了疾病診斷篩查流程,明確轉診確認工作程序。隨後,組織專業培訓、確定公佈發熱門診、強化重點區域防控等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與此同時,各醫院根據反饋,時時改進,減少醫護人員直接面對病毒時感染的風險。在良好制度的驅動下,21家醫院發熱門診得以在短期內迅速完成升級轉型,有序地運轉起來,從而保證了發熱患者能夠就近、及時得到準確的診斷及有效的分診和分流,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發展。

330萬家鄉的親人是你們堅強後盾

“多喝水,多保重!”“把我的電話號碼給你的家人,我來完成你家人需要做的事情”……市五醫院護理部主任洪維英就像媽媽一樣,每天都會通過微信與遠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線戰鬥的3名年輕護士聊天談心,關心她們的生活日常,解除她們的後顧之憂。

“此次援鄂,家裡非常支持,逆行者需要勇氣,更需要強大的後盾。得知咱們防護服缺乏,愛人千方百計買到50套防護服,很快就送到駐地。”1月30日晚,忙碌了八九個小時的我市援鄂醫療隊員李晶回到駐地,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他的小幸福。

“向你們致敬,你們最美!”“ 期待你們健康歸來!”“一個都不能少,等你們回家。” 連日來,大同市各主流媒體深入報道全市援鄂醫療隊員的新聞,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大家紛紛向最美“逆行者”致敬、點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同市先後抽調兩批共40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有的瞞著年邁父母,有的扔下年幼孩子........身在大同的親屬和朋友牽掛著他們,一批批物資、一條條短信,飄過陰霾,送到醫療隊員手中,飛到他們心中,鼓舞著他們,溫暖著他們。

近日,大同市領導、各級部門和單位還專程看望慰問了市裡首批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醫療隊員家屬,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向醫療隊員表達敬意,向家屬表示感謝。還為援鄂醫療隊全部醫護人員及其家屬贈送了“醫務人員法定傳染病責任保險”,全方位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大同市新聞中心馬靜波 田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