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暖心!大同“90後”援鄂男護師——原坤坤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

這是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護士長原坤坤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裡發的一句話。

暖心!大同“90後”援鄂男護師——原坤坤

第一次見原坤坤還是在採訪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集結出徵的時候,穿著黑色的衝鋒衣的他與同事一起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口罩也遮不住這個“90後”大男孩兒的陽光和帥氣。因為在大同市防疫一線工作,原坤坤從1月30日到2月13日一直沒有回過家,2月14日又匆匆踏上去湖北的征程,當時他還調侃自己,“估計疫情結束回來後,寶寶會不認識我這個爸爸了。”

暖心!大同“90後”援鄂男護師——原坤坤

男護士在護理人員中數量很少,但是他們的分量不容小覷。

2月25日,記者試著撥通原坤坤的手機,和他聊起了這些天在湖北的工作。

“我有8年的工作經驗,與這次一起支援湖北的武濤一樣,都是我們三醫院裡為數不多的男護士。來到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已經10多天了,我們與患者的接觸時間相對比較多,所們對負責護理的每個患者都很瞭解也更容易成為朋友,我們會時常帶些水果給患者,他們也誇我們很暖心。”

性格開格的原坤坤在採訪過程中,聊到起興處,會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暖心!大同“90後”援鄂男護師——原坤坤

“2月13日,我晚上10點多才回的家,打算第二天去岳父母家看看剛出生幾個月的兒子,但自己有種預感最近可能要去支援湖北,所以回家後先隨手收拾了些衣服,放在包裡以備不時之需”

原坤坤笑著說,第二天還在睡夢中就接到集結通知支援湖北,直覺還挺準,可惜沒見上寶寶。

原坤坤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是老家運城的一名村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也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我們現在上一個班一般是4個小時,但基本上都會超時。因為穿脫防護衣比較費時,而且還有嚴格的消毒程序。我的工作是在重症護理組,也算一個代班護士長,主要負責督導和協作工作。對於我們男護士來說,體力充沛、膽大心細、抗壓及應急能力強是我們的優勢”

原坤坤說,來之前雖然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但心中依然有些忐忑,好在適應能力挺強,第二次進入病房時很快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暖心!大同“90後”援鄂男護師——原坤坤

“看著患者們的狀態越來越好,真的很開心,昨天還有患者用微信給我們發來感謝信,說我們做的點點滴滴都讓患者覺得溫暖、感動,還說會永遠記住我們呢!”

原坤坤驕傲地說,雖然這段時間不能陪在孩子的身邊,但一有時間會和妻子視頻,寶寶的成長沒有缺席,等寶寶長大了,我會好好給他講講這個冬天發生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