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德雲社,突然喜歡相聲了,想多聽聽傳統相聲,有什麼好的人或者節目可以推薦嘛?

一生一世我愛你誓愛生世


我知道小編所問的是什麼意思?估計回答的大多離不開德雲社。在德雲社還叫相聲大會的時候,老郭的起步和初心就是發揚傳統文化的特色,由於幾輩人的交替,郭先生採用當下流行元素與傳統風格融合。

我喜歡郭於兩位的相聲,聽的上了癮,極為喜歡郭先生的接地氣創作風格,更讚美于謙老師的捧哏效果,在現場現掛的時候二人配合的惟妙帷俏,就像肝和膽的作用時刻不能分離,否則作用就不那般完美。

傳統藝術需要傳幫帶,郭先生的徒弟張雲雷也是最好的傳統藝術的傳播者,九辮兒的組合給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提供了無數的精彩與快樂🎈,小辮兒的傳統曲目會的很多,讓我們不敢想象,這是張雲雷最大的亮點和強項。

回答您的問題: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是德雲社帶給我們的,除了老一輩相聲的侯大師馬大師等,現在德雲社傳統藝術最值得期待,去年德雲社還多次舉辦海外相聲專場,把我國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

我只想說:祝願德雲社日異興盛,越來越順利,只要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和喜愛傳統藝術的觀眾們都會更加關注和支持。











蘭竹ZLZ


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傳統相聲,

中國傳統相聲作為一種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追溯起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從清道光年間與咸豐年間開始,在民間藝術的滋養下,相聲藝術逐漸成熟。相聲的表現形式多樣,包括“墊話”、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開場小唱等。若按時期劃分,一般分為傳統相聲和新相聲。通俗地講,所有解放前產生並表演的相聲作品,都屬傳統相聲,而這之後,所有反映新政權,新生活的相聲都是新相聲。

傳統相聲是我國民間文藝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至今約有存目六百多段,記錄保存下來的不下三百餘段,這些作品反映了從清末相聲藝術成熟以來直至二十世紀中葉,相聲發展衍變的歷史軌跡。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利用中國唱片總公司所擁有的珍貴錄音資料,精心編輯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和收藏價值的《中國傳統相聲》十碟珍藏版唱片。幾乎囊括了中國相聲藝術成熟期的精華,不少段子如今已成絕響,彌足珍貴。[1]

都有哪些曲目

(一) 1、繞口令郭榮啟朱相臣2、巧嘴媒婆張壽臣3、賣布頭常寶霆白全福

(二) 1、找堂會馬季劉寶瑞2、論捧逗艾文茂 朱相臣 3、八扇屏趙振鐸趙世忠

(三) 1、汾河灣蘇文茂馬志存2、開粥廠馬三立張慶森3、拔牙 馬季 劉寶瑞

(四) 1、鬥法常連安2、報菜名李伯祥杜國芝3、文章會蘇文茂 馬志存

(五) 1、扒馬褂馬三立 郭榮啟 張慶森 2、皮猴 馬三立 3、黃鶴樓羅榮壽高鳳山

(六) 1、打牌論郭榮啟 朱相臣 2、誇住宅馬敬伯王寶童3、拉洋片常玉霆 白全福

(七) 1、相面侯寶林郭啟儒2、羅成戲貂蟬王謙祥李增瑞3、金剛腿劉寶瑞郭全寶馬季

(八) 1、誇講究 李伯祥 杜國芝 2、批三國蘇文茂 朱相臣 3、學四省 趙振鐸 趙世忠

(九) 1、捉放曹侯寶林 郭全寶 2、三字經 馬三立 趙佩如 3、哭笑論 馬季於世猷

(十) 1、賣馬 侯寶林 劉寶瑞 高鳳山 2、福壽全常貴田常寶華3、對春聯馬季 郭啟儒 4、拆字 馬季 劉寶瑞 郭啟儒[1]

傳統相聲藝術家

於世德,十二歲拜師張壽臣,曾到啟明茶社、天橋和天津、山東等地演出。

侯長喜,1945年生,北京人。天津市曲藝團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於俊波,相聲演員。字利泉,北京人。少時曾在白紙坊印刷局做過排字工人,業餘興趣廣泛,喜愛單絃牌子曲、京劇、書法,尤其酷愛相聲,肯下苦功學習。表演相聲單口、對口、群口捧逗俱佳。

回婉華,1928年1月生人,回族,天津人。從小涉足親戚所開的茶館和相聲場子,受到藝術薰陶,藝人覺得她有說相聲的口風,家裡又為生活所迫,便讓她說相聲。

武魁海,是老一輩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授藝毫不保守,傾心教學,鼓勵徒弟學眾人之長;他“捧、逗”俱佳,並有許多絕技;他的“柳活”深得侯寶林大師讚許。

來寶剛,快板演員。回族,生於北京。一九六零年拜快板表演藝術家高鳳山為師,學習快板藝術。[1]



當然要爆笑面對生活


郭德綱老師的早期作品都很經典和完整。

比如,我字系列:

我是文學家、我要幸福、我要鍛鍊、我要下春晚、我是科學家、我要上春晚、我是黑社會、我要奮鬥、我要反三俗、我要結婚、 我要旅遊、我這一輩子等等。

還有你字系列:

你要唱歌、你要高雅、你得娶我、你這半輩子、你要做善人、你好新北京、你要折騰、你要吐槽、你壓力大嗎等等

還有怯字系列,圖字系列等等精彩節目。

其實,要論相聲的經典程度,技巧功夫,甚至賣力氣的程度,都是德雲社早期作品更勝一籌,當然,德雲社直到今天也是未逢敵手。

主要是實在是沒有能和德雲社競爭的團體出現,又有新的粉絲大量湧入,所以德雲社也不需要太在新作品上面下功夫鑽研,所以有一點點的退步其實可以理解。

當初的郭德綱老師隻身來到北京打拼,苦熬苦掖,必須拼了命的演,拼了命的說才能攏住一些觀眾,為了宣傳自己,德雲社早期的相聲廣大網友幾乎“白嫖”,堪比官錄的畫質和聲音,大量的視頻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人都欠德雲社很多張相聲票。

郭老師自己也說過對於觀眾的選擇,一方面是氣憤網絡噴子好為人師,一方面也是真真假假的直抒胸臆。

為了照顧更多新觀眾的欣賞水平,其實德雲社在作品的選擇上是有所考慮的,一些太傳統或者較深的段子暫時雪藏,等新觀眾漸漸成熟作品也會越來越精彩,永遠不用擔心德雲社的演員黔驢技窮,因為有時候他們在等觀眾。

新觀眾購買力強大,數量更多,老觀眾挑剔,不值得的不會買,所以德雲社肯定要面向市場。


趟風冒雪


前提是喜歡看德雲社相聲的人,又沒時間看現場的朋友們(這裡沒有廣告)可以直接辦一個優酷會員,優酷裡德雲社每年的封箱,開箱,綱絲節,各個角每年國內國外的商演,遊輪演出,紀念郭德綱從藝15週年,20週年,30週年,反正應有盡有,還是挺好看的。


淨蓮44


傳統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今天我主要來說說德雲社的靈魂人物郭德綱,別看郭德綱現年只有47歲,但如果單純從相聲這一門的專業造詣,再加上對於相聲這一門傳統藝術的推動和發揚上來說,郭德綱即便尚不能稱為大師,也絕對稱得上現今中國相聲界頂級的領軍人物!而他與“現象級”捧哏于謙的合作,也已入化境,在以他們兩位為主合作的二十多年中,有太多的經典作品,都值得反覆的欣賞,下面推薦幾個經典的段子與大家分享。

《汾河灣》郭德綱/于謙

這一段相聲之所以成為經典,主要源於“謙大爺”的醉捧。

 

《我要穿越》郭德綱/于謙

郭德綱穿越成個女的,正在梳妝打扮,手持鋼刀大漢進門說了一句:“嫂嫂,武松有話說!”堪稱經典!






樂翻天


我想具體給您推薦幾個我喜歡聽相聲段子!當然我喜歡不一定您也喜歡哈!《鈴鐺譜》《汾河灣》《黃鶴樓》《揭瓦》《造廚》《學啞語》《論夢》《西征夢》《八大改行》《八大吉祥》都是傳統段子!新段子也都不錯的!!


蘭186949007


我喜歡聽德雲社的相聲,常在頭條上看,可惜有時聽不完全。民營公司不簡。佩服


吟雪19


我也比較喜歡聽郭德綱相聲。我有個習慣,失眠時,每次要聽著聲音入眠。推薦小沈龍脫口秀,賈冰,沈騰。


良初集裝袋FIBC


郭德綱的單口相聲也不錯 濟公傳


小政生活


其實,相聲界人才濟濟,我倒覺得德雲社水平一般,推薦西安青曲社,苗阜,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